> 重点推荐 > 安徽省各地市历史沿革

安徽省各地市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吴、越诸国。

楚国于此置合肥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合肥县,属九江郡。

西汉前期属淮南王国。

汉元狩元年(前122),九江郡辖合肥等县。

东汉建武元年(25),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

建安五年(200),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

三国属魏国淮南郡。

西晋属淮南郡。

东晋,县废。

南朝宋,于旧合肥县地置汝阴县。

汝阴属南豫州南汝阴郡,为郡治。

梁天监五年(506)改属汝阴郡。

梁普通七年(526),属南豫州,为南豫州治。

梁太清元年(547),属合州汝阴郡。

隋开皇元年(581),改汝阴县为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合肥属庐州。

唐贞观元年(627),为合肥属淮南道庐州治。

北宋淳化四年(993),合肥县属淮南道庐州。

至道三年(997),属淮南路庐州,为州治。

熙宁五年(1072),属淮南西路庐州,为州治。

元至元十四年(1277),属淮西道庐州路。

至正十二年(1352),属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

至正二十四年(1363),改路为府,合肥县属江淮行省庐州府,不久改属江浙行省庐州府。

明洪武元年(1368),属中书省直隶庐州府。

清顺治二年(1645),合肥县属江南省庐州府。

康熙元年(1661)属江南左省庐州府。

康熙六年(1667),合肥县属安徽省庐州府。

1912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

1914年属安庆道。

1928年,复直属安徽省。

1945年,移省会至合肥。

1948年12月,析置肥西县。

1949年2月1日,再次析置肥东县。

1949年2月,合肥设市。

1952年,设立安徽省,省会驻合肥市,至此合肥正式成为安徽省省会。

1961年划肥东、肥西、巢县3县分别入滁县专区、六安专区、芜湖专区。

1964年分寿县、定远、肥东、肥西4县地置长丰县,为市辖县。

1983年肥东、肥西2县复划入市境。

1965年,长丰县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市辖县。

2011年8月,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

春秋属吴国,时称鸠兹。

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楚,故有“吴头楚尾”之称。

秦始皇统一中国,鸠兹属鄣郡的丹阳县。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为丹阳郡,鸠兹易名芜湖,为其县之一。

三国时期,芜湖属东吴丹阳郡。

北宋开宝八年(975),芜湖属宣州。

太平兴国二年(977)改属太平州。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旧存城垒悉毁于兵。

淳熙七年(1180),又筑城,后渐废。

明万历三年(1575),芜湖再筑城,城址部分与宋城重合。

此后数百年,芜湖虽几经战乱,但城区一直以明城为基础,不断向外发展扩大。

清顺治二年(1645),芜湖县属江南布政使太平府。

康熙六年(1667),芜湖属安徽省太平府。

1912年,废府设道,芜湖县直属安徽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芜湖设皖南行署,辖省第六区的芜湖、当涂、无为、繁昌四县。

1949年4月27日,成立芜湖市军管会,直属南京军管会。

1949年5月10日,芜湖市人民政府成立;5月12日,芜湖县人民政府成立,芜湖市、县分置,芜湖自此正式设立市建制,芜湖市属皖南行政公署。

1952年8月,芜湖市改由安徽省人民政府领导,为省直辖市。

1953年12月,芜湖市军管会撤销。

1956年1月,属芜湖专署。

1958年6月,芜湖市改属芜湖专区;1960年1月,芜湖专区与芜湖市分设,芜湖市属省和芜湖专区双重领导。

1961年4月,芜湖市改为直属安徽省。

1965年7月芜湖市改属芜湖专区。

1968年5月芜湖市革委会成立。

1971年3月,芜湖专区改名为芜湖地区,芜湖市、芜湖县同属芜湖地区。

1973年2月,芜湖市由地辖市改为省辖市。

1980年1月,芜湖县划归芜湖市领导;8月芜湖市革委会撤销,成立芜湖市人民政府。

市辖芜湖县和镜湖、新芜、马塘、四褐山、裕溪口、郊区6区。

1983年6月,宣城地区的繁昌县、南陵县、青阳县和九华山管理处划归芜湖市管辖。

1985年,芜湖市辖芜湖、繁昌、南陵、青阳4县,镜湖、新芜、马塘、四褐山、裕溪口、郊区6区和九华山管理处。

1988年8月,安徽省设立池州地区,芜湖市的青阳县和九华山管理处划归池州地区。

1990年3月,撤销裕溪口区、四褐山区、郊区,设立鸠江区。

2006年2月,镜湖区、新芜区撤销,设立镜湖区、三山区,马塘区更名为弋江区。

2011年8月,原巢湖市所辖的无为县、和县沈巷镇划归芜湖市。

芜湖市辖镜湖、弋江、鸠江、三山4区和无为、芜湖、繁昌、南陵4县。

2019年12月23日,撤销无为县,设立县级无为市,由安徽省直辖,芜湖市代管。

2020年7月6日,撤销芜湖市三山区、弋江区,设立新的芜湖市弋江区;撤销芜湖县,设立芜湖市湾沚区;撤销繁昌县,设立芜湖市繁昌区。

史前时期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

春秋战国时期今市区和三县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分领。

秦统一后,经历1400余年至宋代,全地域一直未有郡、国、州所辖的县分领。

至南宋宝祐五年(1257)始,在今怀远县地置怀远军,辖荆山县。

咸淳七年(1271)始在今五河县地置淮安军,辖五河县。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怀远军为怀远县,撤销荆山县。

自此,新建的五河县、怀远县一直延续,而今蚌埠市、固镇县经历元、明、清诸朝仍属周围县所分领。

清同治二年(1863),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但中华民国建立后(1912)即撤销,蚌埠仍属凤阳分领。

由于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成为皖北重要商埠,1947年1月,经南京国民政府批准,蚌埠正式建市,直属安徽省管辖。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怀远、五河2县属皖北行署(后为安徽省)宿县专区(一度为蚌埠专区)所辖。

1983年7月,怀远、固镇、五河县一并由宿县专区(1971年专区改地区)划属蚌埠市,至今未变。

夏商时期,市境属“淮夷”之地。

西周时期,市境大部为州来国所辖,南部地区分属六、蓼;春秋末期,诸侯纷争。

周襄王三十年(前622年),楚灭六、蓼,市境南部入楚;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吴灭州来,市境属吴;随着楚国势力的扩张,位于淮河上游的蔡国被迫几度迁都,求救于吴。

周敬王二十七年,(前493年),在吴国的支持下,蔡国迁都于州来,改州来为下蔡。

战国初期,周贞定王二十二年(前447年),楚惠王灭蔡,市境属楚。

战国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迁都于寿春,改寿春为郢,市境为楚国都城。

楚王负刍五年(前223年),秦灭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市境淮河以南属九江郡(郡治寿春),凤台县及淮河以北属泗水郡。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都六(今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4郡。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英布获罪伏诛,改封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今寿县)。

汉文帝六年(前174年),刘长获罪流放,死于途中。

文帝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淮南国被分为淮南、衡山、庐江,分别封给刘长的3个儿子,长子刘安继任淮南王,都寿春。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刘安获罪自尽,废淮南国,复为九江郡,治寿春。

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部,属扬州刺史部,驻九江郡,寿春为九江郡治所。

西汉时期,市境先后为淮南国、九江郡所辖,凤台县属沛郡下蔡县。

东汉时期,市境为九江郡所辖,分属寿春县、下蔡县。

三国时期,曹魏设淮南郡,寿春为郡治兼扬州治所。

其后,魏文帝先后封其子曹邕及其弟曹彪为淮南王,明帝青龙元年(233年),移治合肥新城。

其间,市境为淮南郡所辖。

西晋初年,扬州迁治建邺,淮南郡迁治于寿春,市境为其所辖。

永嘉乱起,淮河流域沦为战乱区,江淮郡县大批废弛,北人南迁。

东晋咸和初年侨置淮南郡于丹阳郡于湖,市辖境则为侨置的南梁郡。

孝武帝时,因避帝后郑阿春名讳,改寿春为寿阳。

南北朝期间,刘宋、南齐、萧梁沿袭东晋,侨置淮南郡于江南。

市境淮河以南先后有豫州、南梁郡等侨置郡县。

北魏、北齐、北周、隋时,市境淮河以南复为淮南郡所辖,淮河以北属汝阴郡下蔡县。

隋开皇八年(588年),置淮南行台尚书省,治所寿春;次年灭陈,改行台省为寿州总管府。

大业三年(607年),改置淮南郡,寿春为郡治所。

唐,置淮南道,市境淮河以南属淮南道寿州所辖。

天复二年(902年),唐封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为吴王,都扬州,寿州为吴国地。

淮河以北属河南道颍州下蔡县。

五代初,吴王天祐四年(907年),置寿州忠正军节度使。

吴天祚三年(937年),南唐代吴,以寿州置清淮军节度使。

后周显德四年(957年),世宗拔寿州,置忠正军节度使,徙军治、州治于下蔡(今凤台),称北寿春,寿州称南寿春。

北宋,置淮南路,市境属淮南路寿州(治下蔡)所辖。

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市境为淮南西路寿州所辖。

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升寿州为寿春府,府治在北寿春(下蔡)。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议,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市境淮河以北属金国,淮河以南为宋地。

金以下蔡为寿州,置防御使,隶汴京路(后改称南京路);宋置安丰军,治安丰县,寿春隶安丰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复置寿春府,隶淮南西路,寿春为府治,兼制安丰军。

元代,市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安丰路,分属寿春、下蔡两县所辖。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建怀远县,今市区东部属怀远县辖地。

明代,市境属南京凤阳府辖地,分属寿州(包括今凤台县)、怀远县。

清初,市境属江南行省凤阳府,分属寿州、怀远县所辖。

顺治十八年(1661年),置江南省左、右承宣布政使司,凤阳府隶属左司。

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改称安徽布政使司。

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寿州分置出凤台县,辖故下蔡县地,同城分治。

同治三年(1864年),凤台县迁治于下蔡县故地(今城关)。

同治四年(1865年),安徽置3道,市境隶属凤颍六泗道(后改为皖北道)凤阳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府,市境分属寿县、凤台、怀远县。

民国三年(1914年),市境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市境隶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驻寿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第三区,专员先后驻立煌(今金寨)、六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第三区改为第二区。

其中有“淮南三镇”之称的田家庵、大通、九龙岗均属怀远县所辖。

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

市境分属淮南矿区、寿县、凤台县;3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在淮南三镇的基础上设立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4月,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改设为淮南矿区。

1950年9月,建县级淮南市。

1952年6月,建立省辖淮南市。

1977年1月,凤台县由阜阳专区划入。

1999年11月,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批准成立。

2004年7月,孔店乡、三和乡、曹庵镇、史院乡、孤堆乡、杨公镇、孙庙乡由长丰县、寿县分别划入淮南市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

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2016年1月,寿县正式划归淮南市。

西周时,马鞍山地域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和楚国,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治所今博望区丹阳镇)。

东晋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徙,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

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侨置于牛渚(今采石)。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分丹阳县置南丹阳郡,郡治采石。

隋开皇九年(589年),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徙治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此是姑孰为当涂县城之始,并迄今相沿未变。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

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

明清府治隶属不变。

民国元年(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设芜湖道,当涂属芜湖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仍直隶安徽省。

抗日战争时人民军队建立了皖江抗日根据地,努力发展自己,打击敌人。

1949年1月29日,含山全境解放。

1月30日,和县县城解放。

4月20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西梁山国民党守军溃逃,马鞍山江北地区全部解放。

4月22日晚,马鞍山江南地区国民党驻军大部逃离;4月24日,江淮军区第五军分区从和县渡江到达马鞍山矿区,进驻皖南电厂和马鞍山分矿,当涂解放。

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

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

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

其间,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

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乡外)划属马鞍山市。

2001年7月1日,撤销向山区,将原向山区的慈湖乡1个乡划归金家庄区管辖,霍里镇、濮塘镇2个镇划归花山区管辖,雨山乡、佳山乡和向山镇划归雨山区管辖。

[78]2011年8月22日,原地级市巢湖市所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2012年,撤销金家庄区、花山区,设立新的花山区;设立博望区,将当涂县博望镇、丹阳镇、新市镇3个镇划归博望区管辖。

秦统一后,置相县、铚县、蕲县、符离县,属泗水郡。

西汉元狩六年(前117),设梧县,属沛郡。

东汉建武二十年(44),改沛郡为沛国,国都在相。

西晋太康二年(281),复置沛国,建都相县。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临涣郡。

东魏武定五年(547),临涣郡析置白掸县和涣北县。

北齐天保元年(550),废涣北县,置竹邑县。

隋开皇三年(583),竹邑县废,并入符离县。

唐元和四年(809),以徐州之符离县、蕲县、泗州之虹县置宿州。

元至元二年(1265),废符离县、临涣县、蕲县,并入宿州,属徐州之萧县和宿州管辖。

明洪武四年(1371),属临濠府。

清顺治二年(1645),属江南省直隶徐州、凤阳府。

1912年,分属安徽省宿县和江苏省萧县。

1949年6月,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区。

1950年,由宿县重置宿西县,后宿西县改为濉溪县。

1959年3月22日,撤销濉溪县,设立濉溪市。

1961年6月17日,成立濉溪市郊区。

1971年3月29日,宿县专区更名为宿县地区;1971年3月30日,改濉溪市为淮北市。

1977年1月20日,濉溪县划归淮北市管辖。

1985年7月15日,淮北市撤销宿东办事处,所辖区域划归宿县地区宿州市管辖。

2019年,淮北市有15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

夏、商铜陵地区属扬州。

周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

秦统一中国后,铜陵属鄣郡。

西汉鄣郡改为丹阳郡。

铜陵地区先后属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

东汉设置铜官镇(在今义安区五松镇)。

三国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丹阳郡春谷县、临城县。

西晋铜陵地区属宣城郡春谷、临城二县。

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年),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山西流民进入此地,在此侨置定陵县,县治设在今顺安镇。

定陵县的设置,使今铜陵地区的区域大体确定下来。

南朝宋、齐时期,定陵县属淮南郡。

梁、陈时期,属南陵郡。

隋统一中国后,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属宣城郡。

唐唐初,铜陵属宣城郡南陵县。

唐朝后期,从南陵划出工山、安定、凤台、归化、丰资五乡,设置义安县,县治在今顺安镇,属宣州。

五代仍为宣州义安县。

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属昇州。

铜陵县设置后,即将县治由顺安镇移至铜官镇(今义安区五松镇),当时称江浒。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曹彬伐南唐,闰十月克铜陵县,初江南道(路),后改属江东路池州。

元铜陵县属江浙行省池州路(后改为池州府)。

明铜陵县属池州府,直隶于南京。

清清初,铜陵县属江南左布政使司池州府;后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江南省。

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铜陵县属安徽省池州府,后设徽宁池太广道,池州府为其所属。

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铜陵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年)6月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属安徽省芜湖道。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后,属第二专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6日,改属第八专署至铜陵解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1日,铜陵解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3日,划归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2年2月4日,铜陵县改属安庆专区。

1956年10月12日,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

1958年9月5日,撤销铜陵县建制,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属省直辖。

1959年4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保留铜陵市建制,仍属省直辖;恢复铜陵县建制,属安庆专区。

1964年7月29日,铜陵市改为铜陵特区,实行政企合一,为省直辖。

[108]1971年12月11日,改铜陵特区为铜陵市,属省直辖。

1974年3月1日,铜陵县由原属池州地区划归铜陵市辖。

周代,今安庆地域主要有皖伯国、宗子国、桐子国和舒国(群舒)。

春秋时,为皖、桐两国之域,后属楚、吴。

秦属九江郡。

西汉初属淮南王国。

三国初属魏,后属吴。

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分庐江郡置晋熙郡,于皖县旧地设怀宁县和新冶县。

南北朝先后设豫州、晋州、江州、熙州等。

隋大业三年(607),熙州改为同安郡,治怀宁,领怀宁、同安、太湖、宿松、望江5县。

唐武德四年(621),同安郡改为舒州,隶淮南道。

天宝元年(742),舒州改为同安郡。

至德二年(757),同安郡改名盛唐郡。

五代十国为舒州,治怀宁,仍领5县,先后属吴、南唐和后周。

北宋政和五年(1115),置舒州德庆军。

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德庆军改名安庆军,安庆之名始于。

南宋庆元元年(1195),升舒州为安庆府。

南宋端平二年(1235)移治罗刹洲、杨槎洲。

南宋景定元年(1260),废舒州府为新安庆府,并迁怀宁县治附郭。

此后,安庆府治稳定不移,“安庆”才作城镇地名,并与行政区名称(府、道、专区等)相一致,沿用至今。

安庆建城以后直至清末,均为安庆府治和怀宁县治,民国时期为专署驻地。

由于安庆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并且安庆同时又是控制金陵的“西大门”。

故明末以来的巡抚亦持节镇守于此。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1937年,安庆同时又是安徽省布政使司和安徽省会(皖省省治)所在之地。

1949年4月,安庆解放。

并与同年设立安庆市,由安庆专署领导,属皖南行署区,专署驻安庆市。

1951年安庆市改由皖北行署直辖。

1952年安庆市由省直辖。

1960年安庆市委托安庆专署领导。

1961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

1965年安庆市划归安庆专署领导。

1979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

1988年8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庆地区,所属的桐城县、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划归安庆市。

1996年8月20日,撤销桐城县,设立桐城市。

属安庆市代管。

2005年5月13日,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

2011年,宿松县被确立为安徽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县。

2015年10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将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

2016年1月4日,安徽省正式宣布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

2018年安庆市潜山县撤县改市。

安庆市现管辖3市辖区、5县、代管2县级市。

黄山市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

从歙县、祁门等地出土的文物表明,今黄山市一带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有先民生活。

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创造原始土著文化。

春秋战国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直至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

但这些都只是地域上的归属,并非实质性的管辖。

当时仍属于相对独立的古越土著的势力范围。

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隶属于会稽郡。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正月,始皇帝嬴政东巡至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将原越国的百姓迁徙至新安江上游一带,设立黝(宋以后称黟)、歙二县,属鄣郡。

这是黄山市地域最早的行政区划建置,已有2000千多年历史。

“黝”、“歙”二县的县名,来自于古越语地名的发音。

当时的黝、歙两县辖地很广。

歙县地包括歙县、休宁、屯溪区、徽州区、绩溪,浙江的淳安及江西婺源的一部分。

黝县地包括黟县、祁门、石台、广德和黄山区的一部分。

西汉初期,黝、歙二县相继属楚国、荆国、吴国、江都国,后属丹阳郡。

鸿嘉二年(前19年),改黝县为广德王国,广德王城在今黟县城东五里。

歙县属丹阳郡。

第二年废广德王国,复设黝县。

元始二年(2年),又设广德王国。

新莽王莽篡权,建立新朝,于始建国二年(10年),贬广德王为公,改黝县为愬虏。

东汉东汉末年三国鼎立。

黝、歙二县属东吴领地。

当时,这里的越人土著和一些避入山林的汉人,“依山阻险,不纳王租”,被称为“山越”,势力日益强大,对东吴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

建安十三年(208年),吴主孙权派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征服歙县金奇、毛甘,黟县陈仆、祖山等山越部落后,分歙县东乡地置始新县,南乡地置新定县,西乡地置黎阳县、休阳县,加黟、歙共六县建新都郡。

治所始新(故城在今浙江淳安县西)。

这是黄山市地域州郡一级行政设置的开始,从此成为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

三国吴永安元年(258年),避吴主孙休名讳,改休阳县为海阳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国,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所属新定县改为遂安县,海阳县为海宁县。

新安郡辖始新、黝、歙、遂安、黎阳、海宁县,郡治在始新县。

郡名新安,一说以祁门县新安山为名,一说取其安定之意。

南北朝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并黎阳县入海宁县。

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划吴郡寿昌县入新安郡。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析歙县华阳镇置良安县。

南朝梁承圣二年(553年),又析海宁、黝、歙各一部分重设黎阳县。

当时境内有两个郡:一个是新设的新宁郡,辖海宁、黝、歙、黎阳县,治所海宁;另一个为新安郡,辖始新、遂安、寿昌、良安县,治所始新。

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将新宁郡并入新安郡,黎阳县并入海宁县。

新安郡辖歙、黝、海宁、始新、遂安、寿昌6县。

隋隋朝重新统一中国。

开皇九年(589年),改始新县为新安县,并遂安、寿昌入新安县,隶婺州。

改新安郡为歙州,领海宁、黝、歙县,治海宁(一说并黝、歙入海宁,划归婺州)。

开皇十一年(591年),歙州辖黝、歙、海宁县,治黝县。

开皇十八年(598年),取“休阳”、“海宁”各一字改海宁县为休宁县,郡治在万岁山(又名万寿山,即今休宁县万安镇东古城岩)。

大业三年(607年),复改歙州为新安郡,辖休宁、黝、歙县,郡治休宁县。

隋末动乱,大业十二年(616年),歙县人汪华起兵占据歙州及宣、杭、睦、婺、饶共6州,号称吴王。

王城即设于休宁万安万岁山,这便是万岁山又称为古城岩的来历。

次年迁往歙县乌聊山。

唐武德四年(621年),汪华归附唐朝,被封为越国公。

复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

并在歙县设歙州总管,越国公汪华为总管府使,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军事。

武德七年(624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

永徽五年(654年),平睦州女子陈硕真起义,析歙县地置北野县。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平休宁人洪贞起义,划休宁回玉乡及乐平怀金乡置婺源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辖歙、休宁、黝、北野、婺源县。

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歙州。

大历元年(766年),平方清起义,析歙、休宁地置归德县,析黟县赤山镇和饶州浮梁地置祁门县,划歙县华阳镇置绩溪县。

大历五年(770年),废北野县入歙,废归德县入休宁,歙州辖歙、休宁、黝、绩溪、婺源、祁门县,从此形成延续至清末达1700多年的“一府(州)六县”格局。

五代十国歙州先后属吴、南唐(江南)。

宋宣和三年(1121年),平歙州人方腊起义,改歙州为徽州,辖歙、休宁、黟、绩溪、婺源、祁门县,州治歙县。

徽州名称的由来,一说“徽”为美义。

其实“徽”字本意为“绳索”、“捆绑”,以其命名,表达了宋王朝在经过“动荡”之后,企望对这片土地加强约束和统治。

从此,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790年间,作为州府名,徽州这一名称一直没有变更。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徽州为徽州路。

元贞元年(1295年),升婺源县为州,徽州路领歙、休宁、黟、绩溪、祁门县和婺源州。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部攻克徽州,改徽州路为兴安府。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又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曾经是朱元璋重要根据地的徽州府直隶中书省。

洪武二年(1369年),降婺源州为县。

洪武八年徽州府直隶六部。

永乐元年(1403),改隶南京(不久改称南直隶)。

清顺治二年(1645年),徽州府隶属江南省。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康熙帝批准建立安徽省(省名取“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徽州府改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徽宁道、徽宁池太道。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隶安徽布政使。

咸丰四年(1854年),改属徽宁池太广道及皖南镇,因清军与太平军在这一带争战激烈,徽州府由浙江巡抚兼辖。

同治四年(1865年),复归安徽省管辖。

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年),裁府留县,徽州所属各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二十年(1931年),实行“首席县长”制,原属徽州各县首席县长驻歙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设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辖休宁、婺源、祁门、黟、歙、绩溪6县,治所休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婺源县划属江西省,婺源县和原属徽州各县士民随即掀起“婺源回皖运动”。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成立皖南行政公署,治所屯溪,第十行政督察区隶之。

民国二十九年(1939年)3月,撤销第十区机构,保留名义,各县直属皖南行署。

同年8月,原第十区改为第七区,辖休宁、黟、歙、祁门、绩溪、旌德6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婺源县划归安徽省,属第七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第七区所属7县全境解放。

同年5月,成立徽州专区,隶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

专区治所初置歙县,后迁屯溪。

全区领屯溪市和绩溪、旌德、歙、休宁、黟、祁门6县,婺源县划属江西省。

同年5月6日,皖南军区在屯溪正式成立。

同年5月7日,皖南行政公署在屯溪正式成立。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徽州专区仍属皖南区。

1952年2月,太平、石棣、宁国三县划属徽州专区。

同年8月,撤销皖南、皖北区,设安徽省,徽州专区改属安徽省。

1953年12月,屯溪市直隶安徽省,专区辖歙、休宁、绩溪、黟、祁门、旌德、太平、石棣、宁国9县。

1955年,屯溪市改属徽州专区。

1956年1月,徽州专区并入芜湖专区。

1961年4月,重设徽州专区,领绩溪、旌德、太平、歙、休宁、黟、祁门7县和屯溪市。

同年8月,宁国县划属徽州专区。

1965年8月,从太平县划出原石棣县区域和贵池县部分地区设石台县,属池州专区。

1971年3月,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

1974年3月,太平县划属池州地区。

1980年1月,宁国县改属宣城地区,太平、石台2县划归徽州地区。

1983年12月,撤销太平县,所辖区域与歙县黄山公社、石台县广阳公社合并成立黄山市(县级),由省直辖。

1986年6月,黄山市(县级)改由徽州地区代管,徽州地区辖屯溪、黄山(县级)2市和歙、休宁、黟、祁门、石台、绩溪、旌德7县。

1987年1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徽州地区、屯溪市和县级黄山市,设立地级黄山市。

原属徽州地区的石台县划属池州地区,绩溪、旌德2县划属宣城地区。

1988年4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

滁州,古往今来为江北重镇,南接金陵,北望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渡江涉淮的理想之岸,也是山水相间,资源丰饶的鱼米之乡,素有“江淮保障”和“金陵锁钥”之称。

滁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市境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有濮家墩遗址、何郢遗址、顿丘遗址、西王遗址、侯家寨遗址、九梓遗址、泊岗遗址等。

上古时期大禹治水“导淮”,娶涂山氏为妻,在今凤阳一带有传说故事。

商周时期,居住在江淮之间的“淮夷”人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并在沿河、湖岸建立相对稳定的定居点。

商朝与淮夷关系融洽。

西周灭商后,周王派兵东征,同时建立诸侯国屏藩王室,市境建有嬴姓的钟离国(凤阳县临淮关)、高阳氏的椒国(全椒县襄河镇)等。

“淮夷”部族经过长期开发和征战,逐步融入中原华夏文明。

春秋时,市境为楚、吴分据。

周简王二年(前584年),南方逐渐强大的吴国与中原诸侯在钟离(今凤阳县临淮关镇)会盟,自此吴国有了向北发展的意图。

周灵王十三年(前559年),楚国令尹子囊率舟师沿滁河打到吴国的棠(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当回撤到滁河中称作“皋舟之隘”的地方(南谯区汪郢与全椒县陈浅之间)时,被埋伏的吴人打得大败。

周敬王二年(前518年),吴国边邑卑梁(今天长市石梁镇)与楚国边邑钟离儿童争桑,致两家相攻,卑梁人被杀。

卑梁大夫怒攻钟离被楚王灭。

吴王发兵攻楚,一举灭掉钟离、居巢。

史称“卑梁之衅”。

秦末楚汉相争,项羽兵败垓下,渡过淮水后,经钟离、阴陵、东城、椒陵,至乌江挥剑自刎,市境留下虞姬墓、霸王墩等遗迹。

东汉时九江郡郡治就设在阴陵(定远县东南境)。

三国时,江淮为魏、吴争战之地,境内置县多因战乱而废弛。

孙吴截涂水(滁河)筑“涂塘”,以水代兵,阻挡南下的曹魏军队。

西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率兵自涂中(滁州市区)出发攻吴。

次年二月,吴王孙皓遣使送玺请降。

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琅琊王司马睿避乱南下建康(南京)途中,曾在滁州西南山中停留,琅琊山因此得名。

东晋咸安元年(371年)大司马桓温破前秦王鉴、张蚝军于全椒城内积玉桥。

太元四年(379年),兖州刺史谢玄率3万精兵进驻白马塘(天长东北)打败前秦军队,安定江北。

在东晋建立前后的数十年间,中原地区士族地主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技术,推进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而与南朝统治中心建康一江之隔的“涂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成为南北交融的结合部。

东晋统治者采取侨置郡县的办法安置北方南迁移民,造成一些建置的混乱,撤并立州郡县不断,曾先后侨置过顿丘、南谯郡等。

南北朝大体以淮河为界,形成南北对峙。

唐大历六年(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与法琛禅师在琅琊山兴建佛寺,代宗李豫赐名“宝应寺”(琅琊寺)。

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写下千古绝唱《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朝名臣李德裕两度出任滁州刺史,在州城内建“怀嵩楼”,又名“赞皇楼”。

唐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矛盾加剧。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克滁州。

唐朝灭亡后,经历50年南北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

滁州先为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建立的吴国统治,后为南方“十国”的南唐政权所辖。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赵匡胤袭清流关,败南唐兵马15万人,攻占滁州。

北宋统一后,江淮地区近百年之间不见干戈,人民生活较为安定。

一批贤臣先后任职滁州。

至道元年(995年),王禹偁贬守滁州,善政爱民,深得后来的欧阳修景仰。

王、欧两人被滁州人称为“二贤”。

包拯曾任过定远和天长知县。

庆历五年(1045年),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任滁州知州,宽简施政,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寺僧智仙为其建醉翁亭,欧阳修为此写下流芳百世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

欧阳修在丰山之侧建立丰乐亭,并撰《丰乐亭记》。

欧阳修知滁是滁州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醉翁亭记》使滁之山水天下扬名,欧阳修在滁期间,吸引一大批著名文人士大夫对滁州的关注,或来游访欧,或诗文唱和,如梅尧臣、苏舜钦、韩琦、富弼、范仲淹以及政见不同的王安石,还有后学门生如曾巩、苏轼等人。

曾巩为欧阳修所建“醒心亭”作记。

欧阳修逝世后,苏轼应滁州知州王诏之请,将《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写成碑帖,镌刻于石碑上,“欧文苏字”珠联璧合,成为世代瑰宝。

南宋时,江淮一带又成为宋金对垒的前沿,滁州城先后9次被金兵攻陷,主战派将领岳飞、韩世忠、张俊、李纲、杨沂中等曾在江淮间给金兵以重创。

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简赋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发展生产,组织民众训练军事,抗御金兵,并向朝廷上策“守江必先守淮”,再收复中原。

辛弃疾还在滁州建起1座“繁雄馆”和1座“奠枕楼”,写下充满收复失地之情的《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等词作。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南宋叛将李成领兵攻打滁州。

知州向子伋面临大军压境,誓不投降,率滁军民在琅琊山摩陀岭一带垒石筑寨,抵抗强敌,最终壮烈阵亡。

南宋末年,蒙古兵两度攻入滁州。

凤阳人姜才成为江淮一带抗元英雄,后在泰州英勇就义。

南宋末年,朝廷还有一位刚正不阿的宰相——定远人董槐,为官40年尽职尽忠,爱国恤民,晚年辞官回乡,品行可嘉。

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生于濠州钟离县(凤阳县东至明光市西北),至正十二年(1352年)投奔定远人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至正十五年(1355年)在滁州建立太阳翊元帅府,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自称吴王,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称帝,定国号为明。

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凤阳兴建中都城。

洪武七年(1374年)罢建中都城,改设中立府。

不久改中立府为凤阳府,府、县同治新城。

凤阳府辖区幅员广大,初领9州24县,后领5州13县。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升滁州为直隶州,领来安、全椒2县,市境其他州、县仍为凤阳府辖。

明朝建立以后,滁州成为京畿辅地,被誉为“开天首郡”。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追封已故的郭子兴为滁阳王,在滁州建滁阳王庙祭祀。

洪武六年(1373年),兵部在滁州设立管理放牧繁殖军马的机构——太仆寺,令滁州军民养殖马牛。

南京太仆寺一直延续至明末。

明朝一些名宦要员任职太仆寺,或往来于中都、滁州、南京之间。

宋濂曾扈从太子经滁州游琅琊山;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在滁州讲学,收罗戚贤等一批弟子;江南才子文徵明父子都与滁州结下诸多缘分,在滁州留下诗文碑刻;陈琏、胡松为一代名宦。

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在醉翁亭内建“宝宋斋”,保护“欧文苏字”。

明朝中后期,海防松弛,倭寇由近海袭扰进而侵犯江淮腹地。

抗倭英雄沃田战死天长,被朝廷授予镇远将军,在天长县城建祠祭祀。

定远人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征战浙江、福建、广东,彻底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康熙六年(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省,市境改属安徽省。

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津浦铁路临淮关至浦口开始售票载客,为市境近代交通之始。

自此,滁州粮食、竹篮、菊花药材等土特产开始销往南北各地。

津浦路沿线门台子、临淮关、滁县等城镇开始有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开办火柴厂、面粉厂、烤烟厂等企业。

清代,全椒、天长文风渐盛,先后涌现出一批文化世家名人,如天长状元戴兰芬、女学者王贞仪、“工诗文书画”的小说家宣鼎、全椒“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吴氏宗族。

乾隆十四年(1749年),吴敬梓于落魄之中完成惊世骇俗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300年来以各种文本传遍世界。

晚清天长女学者王贞仪,博学多才,一生短暂,著述丰厚,同时代学者钱大昕称其为“班昭之后,一人而已”。

道光十二年(1832年),画家、文学家宣鼎出生于天长城东,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夜雨秋灯录》等。

还有人才辈出的定远方氏,为政、治学以方浚颐、方浚师、方浚益三兄弟成果卓著。

全椒贤达薛时雨曾任杭州知府,后弃官讲学,筹款重修醉翁亭。

晚清时期,滁州出现吴棠、吕本元、吕增祥等一批治乱世能臣。

辛亥革命,大批皖东志士仁人为推翻封建统治流血牺牲。

汪雨湘、武焜南、方绍舟等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田淑扬、田激扬兄弟先后牺牲。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行径激起全国人民愤怒。

柏文蔚在安徽组织讨袁军,任命方绍舟为讨袁军旅长,在定远、寿县一带迎战北洋军。

民国三年(1914年),孙中山任命方绍舟为讨袁军皖北总司令,全权指挥江淮地区反袁斗争。

在反对袁世凯复辟斗争中,皖东大地出现一位女中豪杰,她就是天长人朱剑霞。

民国26年(1937年)12月,日军侵占滁城,皖东各地先后沦陷。

国民党军队在津浦铁路南段和淮河一线进行激烈的阻击战。

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人们用大刀、长矛、红缨枪、土枪土炮同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

民国27年(1938年)4月,由鄂豫皖红二十八军等部改编的新四军江北部队挺进皖东敌后抗日,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28年(1939年)12月,刘少奇抵达皖东,主持召开第一次中原局会议,开创华东抗日斗争的新局面。

民国29年(1940年)3月,新四军第四、第五支队在苏皖支队配合下连续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取得路西自卫和半塔保卫战的胜利,巩固和壮大根据地。

民国31年(1942年)春,皖东抗日根据地改称淮南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19个著名抗日根据地之一。

民国34年(1945年)冬,华中解放区成立苏皖边区政府,市境分属华中第三、第四行政区。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并重点进攻华东解放区,皖东军民奉命北撤。

民国37年(1948年)冬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华东野战军沿津浦铁路挥师南下。

民国38年(1949年)1月,皖东全境解放。

20世纪50年代初,全区相继开展反匪反霸斗争、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社会除旧布新,人民翻身做主。

抗美援朝发动各界捐款捐物,总价值可以购买10架飞机。

“三反”“五反”运动首次惩治经济犯罪,维护经济秩序,教育干部和工商业者。

1953年起,全区贯彻以“一化三改造”(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中心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后期,滁县专区先后经历“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农民,秘密包产到户,在全国率先实行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迈开农村改革的第一步。

20世纪80年代,滁州改革发展在全国崭露头角,“大包干”改革向城乡各个领域延伸。

农业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以“扬子”“全柴”为代表的工业经济开始崛起,城乡商贸充满活力,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城镇建设和城市化水平得到提升,地域行政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

1992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成立省辖地级滁州市,以原滁县地区行政区域范围为新设立的滁州市行政区域范围,一座新兴的现代化都市渐具雏形。

秦代始置汝阴县;东汉时期属于汝南郡;三国魏置汝阴郡;北魏孝昌四年(528),置颍州;隋大业三年(607),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属亳州管辖;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朝属凤阳府。

明朝万历十年(1582),在阜阳县置颍川卫;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颍州为颍州府,并以颍州本辖新置附郭县,乾隆皇帝依奏赐名阜阳县;民国初年撤销颍州府。

1949年3月,撤阜阳市,并入阜阳县;1949年10月,设立阜阳专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

阜阳专区有界首市、亳县、太和县、阜阳县、涡阳县、蒙城县、颍上县、阜南县、临泉县和凤台县。

1953年9月,界首市撤销,建界首县。

1964年10月,建立利辛县。

1971年,改阜阳专区为阜阳地区。

1975年12月19日,设立阜阳市(县级),由阜阳地区管辖。

1977年1月,凤台县由阜阳地区划归淮南市管辖。

1986年3月11日,设立亳州市(县级)。

亳州市由阜阳地区领导(1986年6月4日正式成立)。

1992年,同意撤销阜阳市、阜阳县,重新组建阜阳市(县级)。

1996年1月,撤销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设立地级阜阳市。

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安徽省直辖。

2000年5月11日,将阜阳市管辖的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划归新设立的地级亳州市管辖。

春秋战国时期境内有宿国等小诸侯国。

秦统一后,属泗水郡、砀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革砀郡为梁国,设砀县。

三国魏青龙二年(234),萧县属豫州谯郡。

西晋惠帝无康五年(295),砀山并入下邑县。

东晋建武元年(317),萧县属沛郡。

开皇十八年(598),废安阳置砀山县。

大业三年(607)四月,蕲县属彭城郡;改龙城县为临沛县,复改临沛县为萧县。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置宿州。

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置零璧县,隶宿州。

元至元二年(1265),废蕲县、临涣县、符离县并入宿州。

明洪武元年(1368),宿州属临濠府,七年属凤阳府。

清顺治十八年(1661),宿州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凤阳府。

1912年,改宿州为宿县,属安徽省管辖,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管辖。

1948年12月25日,设宿城市。

1949年3月25日,成立宿县专区,属江淮边区行政公署。

1971年,宿县专区更名为宿县地区。

1979年,设立县级宿州市,以宿县部分行政区域为该市行政区域。

1992年,撤销宿县,并入县级宿州市。

1998年,国务院同意撤销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立地级宿州市。

六安地区建置历史悠久,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Lù)(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称皋城。

西周至春秋时期封国林立。

战国时期,先后隶属吴、楚。

秦统一后,置六县。

汉初属衡山国。

汉元狩二年(前121),汉武帝改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

六安之名由此始。

隋开皇初年(581),置六安县。

北宋重和元年(1118),升六安县为六安军。

元朝为六安州。

明清不变。

中华民国成立,改六安州为六安县。

1914-1928年,属安庆道。

1949年,成立六安市。

不久,六南、六北与六安市合并为六安县。

1971年3月,六安专区改称六安地区。

1999年9月,撤销六安地区和县级六安市,设立地级六安市。

2000年3月正式撤地建市成立省辖六安市。

2015年12月3日,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至此,形成今六安市行政区域。

炎黄时代帝喾(黄帝曾孙)代颛顼为帝,都于亳(今亳州市)。

夏朝境西北为有虞氏,东南为涂山氏。

商汤建立商朝,都亳。

周初亳州境内置焦国。

秦代隶泗水郡,后隶砀郡。

西汉时期地隶沛郡。

东汉时期隶豫州沛国。

北周大象元年(579),始改南兖州为亳州。

唐开元年间,诏以亳州为“望”州府之一。

五代时期亳州先后置宣武军、防御州、团练州。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升为集庆军,置节度使。

元代改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归德府。

明初亳州改隶凤阳府。

清雍正二年(1724),亳州升为直隶州。

1912年,亳州改为亳县。

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

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

1986年,撤销亳县,设立亳州市(县级)。

2000年,撤销县级亳州市,设立地级亳州市。

池州是一方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热土。

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这个历史舞台上活动。

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置池州,州治秋浦(石城),领秋浦、南陵二县,距今1400余年。

宋时为池阳郡后复为池州,元升为池州路,明、清为池州府,下辖贵池、青阳、铜陵、石埭、东流、建德,民国时为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成立专区,隶属皖南行政公署,辖贵池、青阳、繁昌(1950年划入)、芜湖(1951年划出)、太平、石埭、至德、东流、大通市(1949年8月改为新设铜陵县辖市)。

1952年2月,撤销专区,贵池、至德、东流、青阳、铜陵划归安庆,繁昌划归芜湖,太平、石埭划归徽州。

1965年7月,复设专区(1971年3月改为地区),辖贵池、青阳、东至(1959年由至德、东流两县合并)、石台(1965年7月由石埭改名)、铜陵(1974年3月划归新设铜陵市)、太平(1974年3月由徽州划入)。

1980年1月,撤销地区,贵池、东至划归安庆,石台、太平划归徽州,青阳划归宣城(1983年又由宣城划归芜湖)。

1988年6月,复设池州地区,贵池、东至从安庆划入,贵池县改市;石台从黄山划入;青阳从芜湖划入;设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处(正县级)。

2000年6月,撤销池州地区建立池州市(贵池市同时改为贵池区)。

2010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贵池梅龙设立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2020年4月更名为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

2011年6月,池州经济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