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曹市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曹市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原名曹家嘴,以曹姓人家集居此地而得名。明嘉靖十二年版《沔阳州地图》标有“曹家嘴”。清乾隆《沔阳州志》载:“州南,曹家口新场,距州三十里。”(旧方志按:“曹家嘴支河,由府场直下十里,曹家嘴市傍,旧有支河流径沈家庙、关圣庙、麻濠渡,尾出唐嘴。”)大概是因位居河口处,才称“曹家口”;又因市集新兴,故又称“曹家口新场”。光绪《沔阳州志·乡镇》则称:“南乡村场曰曹家嘴,距州三十里,滨易家河(中府河旧名)。”口、嘴均就地势地貌而言,“曹市”之称属以后因繁就简派生所得。建国前,此地是一古老的集镇。建国后,区、社(镇)机关均设于此,所以“曹市”既为地名,亦为区、社(镇)名。
元至正二十年(1360),老中府河在此拐弯,形如马头,村址位于此,故名,后引用为村名。
清代,此地为一停船码头,最早居施姓,故名,后引用为村名。
庙湾村与枣子湖村相连,合并成新村后,沿用庙湾村名。
以原向东、向前、向阳村名称及人们期盼向前看,共同建设新农村的愿望和组织形式综合命名。
原村名甘家垴村。1966年,以事业必胜之意更名为胜利大队,后改村名。
新农村建设时,人们期望本村前途锦绣而得名。
以所在地民垸清郑垸及组织形式命名。
1966年,此地曾以喜庆丰收的美好愿景设立曹市区庆丰公社,2018年引为新设村名。
原名王五家村,1966年以团结一致,奋力战斗的美好愿景更名战斗大队,后改村。
原名葫芦坝,1966年以心向群众的美好愿望更名向群大队,后改村。
原名大柳村,1966年以心向农业的美好愿景更名向农大队,2018年改为柳口村。
以穴堤、北河两村合并后干群同心同德之寓意及组织形式而命名。
原村名新沟头。1966年,干部群众以心向红太阳的美好愿景更名为向红大队,后引用为村名。
元至正十二年(1352),陈友谅在此屯兵,开设武场,故名。后引用为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