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册村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册村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一说原为阏与城册府、册库、册工所在地,故名。
原名阏与城,因先商始祖阏伯居住而得名(阏伯因守卫阏与城而得名),北魏时期改为呜与墟(《魏书》)。唐朝简写为乌苏城。该地是一处历史文化名村。村委会驻此村,故名。
春秋战国时期,位于阏与城南部,称南余交。后因村中有条大沟,故以沟为界,分为南、北余交,该处位于沟北,取名北余交。村委会驻此村,故名。
因春秋战国时期,此地位于阏与古城城南,取名南余交。村委会驻此村,故名。
相传初唐时期,在今故县镇建铜鞮县,当时该村位于铜鞮县的西北方向,取名为西北。村委会驻此村,故名。
公元前270年,秦、赵两军激战于阏与,赵名将赵奢援救,赵大胜,赵奢被封为马服君。村东南山赵军指挥作战处,因而得名马服山。山下的村中有沟,村民居住分散,以沟为界名为南、北马服村。村委会驻此村,故名。
相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领兵大破秦兵,在此安营扎寨,被封为马服君。为了纪念他,将村名定为马服,因村中有条大沟将村分为南北两部分,此处位于沟北,取名北马服村。村委会驻此村,故名。
相传明朝中期,裴氏由运城市闻喜县迁至此地新建村庄,村委会驻此村,故名。
该地在以前是通往阏与城(圣佛岭山口)的交通大道,受河水冲刷,久而久之形成断道,宋朝时改为道兴。村委会驻此村,故名。
相传唐朝时期,该村北面高坡建有一处道教观庵,村民称之为观上,敬香称作上观。村名便取为“上观”,后写作上官。村委会驻此村,故名。
因圪芦河经村前由西向东流过,村东1华里处黎城山阻止而北行,故名。
传说明朝时,吉氏兄弟五个在此建庄,曰五虎庄,因此地河水常年不干,更名“满水”,后因满字与漫谐音,更为“漫水”。传说明朝时期,吉氏五兄弟在此建庄,名曰五虎庄。因此地河水常年不干,更名“满水”。后因满字与漫谐音,更名为“漫水”。村委会驻此村,故名。
明朝年间,由洪桐大槐树底移民建庄,因位于圪芦河下游,故名。
相传明朝后期,李氏从坝堤沟,吉氏从庄则沟迁来建庄,此处有一泉水发源于村后的皇后寨,村前有清泉山,七星泉矿泉水即在山下,故为后泉。
相传,元朝年间,建有铁佛寺寺院一座,后有汾阳瓦瓮村姓马移民来此地建庄,元朝杜思敬宰相即安家于此。宰相坟尚在,因村内有寺院,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