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建政至1955年属一区极乐上乡极拉大庄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时,由城关、斜沟、极乐乡合并,为城关公社前二大队;1961年调整核算单位后,从城关公社分出,为极乐公社前二大队,1984年体改后,改为极乐回族乡前二村民委员会;1985年10月8日根据《(85)大政字第290号》文,更名为极拉上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1949年9月建政至1955年属一区极乐上乡极拉大庄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由极乐乡上、下乡合并为极乐乡,为极拉大庄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后由城关、斜沟、极乐乡合并,为城关公社前一大队;1961年调整核算单位时,从城关公社分出为极乐公社前一大队,1984年体改后,改为极乐回族乡前一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根据《(85)大政字第290号》文,更名为极拉下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1949年9月建政至1955年为一区极乐乡下和衷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由极乐乡上、下乡合并,为极乐乡和衷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时,城关、斜沟、极乐乡合并,为城关公社和衷大队;1961年调整核算单位时,从城关公社分出,为极乐公社和衷大队,1966年和衷大队分上、下和衷两个大队,为下和衷大队;1984年体改时,改为极乐回族乡下和衷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11月6日改为极乐乡下和衷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1949年9月建政至1955年为一区极乐乡下和衷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由极乐乡上、下乡合并,为极乐乡和衷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时,城关、斜沟、极乐乡合并,称城关公社和衷大队;1961年调整核算单位时,从城关公社分出,为极乐公社和衷大队,1966年和衷大队分上、下和衷两个大队;1984年体改时,改为极乐回族乡上和衷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11月6日改为极乐乡上和衷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相传明朝中叶,此地藏族居住,明朝末年,马姓从民和米拉沟迁居阳坡根,1949年9月建政至1955年属一区极乐下乡阳坡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由极乐乡上、下乡合并,为极乐乡阳坡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时,城关、斜沟、极乐乡合并,为城关公社阳坡大队;1961年调整核算单位时,从城关公社分出,为极乐公社阳坡大队,1984年体改时,改为极乐回族乡阳坡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11月6日改为极乐乡阳坡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1949年9月建政至1955年为一区极乐下乡宗阳沟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极乐乡上、下乡合并,为极乐乡宗阳沟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时,城关、斜沟、极乐乡合并,为城关公社宗阳沟大队;1961年调整核算单位时,从城关公社分出,为极乐公社宗阳沟大队,1984年体改时,改为极乐回族乡宗阳沟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11月6日改为极乐乡宗阳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1949年9月建政至1955年为一区极乐上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极乐乡上、下乡合并,为极乐乡深沟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时,城关、斜沟、极乐乡合并,为城关公社深沟大队;1961年调整核算单位时,从城关公社分出,属极乐公社,1984年体改后,改为极乐回族乡深沟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11月6日又改为极乐乡深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1949年9月建政至1955年属一区极乐上乡,极拉大庄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由极乐乡上、下乡合并,为极乐乡极拉大庄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由城关、斜沟、极乐乡合并,为城关公社后庄大队;1961年调整核算单位后,从城关公社分出,属极乐公社后庄大队,1984年体改后,改为极乐回族乡后庄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极拉后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相传,元末明初,此地居住藏族,明朝中叶,马氏从河州迁居此地居住,1949年9月建政至1955年为一区极乐上乡白崖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由极乐乡上、下乡合并,属极乐乡白崖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时,由城关、斜沟、极乐乡合并,称城关公社白崖大队;1961年调整核算单位时,从城关公社分出白崖大队,属极乐乡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极乐回族乡白崖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地名普查时,因与良教乡白崖村重名,根据《(85)大政字第290号》文更名为崖湾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1949年9月建政至1955年为一区极乐上乡白崖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极乐上、下乡合并,为极乐乡白崖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城关、极乐、斜沟乡合并,为城关公社白崖大队;1961年调整核算单位时,从城关公社分出,为极乐公社白崖大队;1981年从白崖大队分出,设岔水坝大队;1984年体改后,改为极乐回族乡岔水坝村村民委员会;1985年11月6日改为极乐乡岔水坝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