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屯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大屯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洪武年间山西屯留县迁民于此定居,因原迁处名“屯思”,迁此后仍称“屯里村”。后居者渐多,改称大屯。后兴起集市,遂称大屯集。
宋朝与北国打仗时,此地为北宋营地。明洪武年间,黄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命名黄营。
宋朝与北国打仗时,此处为北宋营地。明洪武年间,裴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为裴营。
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地落户,固定下来,取村名下固。后来感觉“下”字不雅,随后将“下”字改为“夏”,故名夏固。
1420年,因当时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四户,其中有姓解、李、高、贾等四姓,迁此地落户后,因该地枣树较多。
明洪武年间,当时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四户,其中有姓解、李、高、贾等四姓,迁此地落户后,因该地枣树较多,故名高枣格。
明洪武年间,始祖卢公自成,自山西洪洞县迁至城西五里居住,子孙世代繁衍耕读。因西有西赵楼,随取名东赵楼。
唐宋年间此处有一老爷庙,庙内香火旺盛,庙东有一燕京至东京的官道,道旁由郝氏,王氏,李氏三姓人家在此开设了三家客栈,古称此地“三家大店”,也称“三家店”,三家店的村名一直延用至民国(民国县志、民国县域图均可查证),后迁民于此定居后,因在老爷庙南有一洼地常年有水,水面波浪涌动,取村名为“波里”。
明朝末年,从山西省洪洞县搬于此地,因生火炉打铁者较多,取名“炉洞楼”,约在1935年前后改为炉里。
古时此地有一条南北大道,一户人家在道旁以开店为生,后成为一个村庄,取名店上。
明洪武年间,徐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得村名徐家。后因村庄扩大,分为东、西徐家,靠东为东徐家。
明洪武年间,徐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而得名徐家。后因村庄扩大,分为西、东徐家,此村靠西故名西徐家。故名。
裴村原名裴店,始建于1414年,建成于1415年10月。后来和店上村分开后,因村民大部分姓裴,故名为裴村。
据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清丰县志》记载:明初有规模不大的纪庄村,位于现在李、陈、东纪庄三村之间。明洪武年间二十一年(1388),来自山西洪洞县的迁民,在原纪庄周围居住,后人多依据居住方位在原纪庄村东建立新村,故名东纪庄。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清丰县志》记载:此村东南处原有规模不大的纪庄村。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来自山西洪洞县的陈姓迁民在其西北居住,遂取村名博义陈,后演变为陈纪庄。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