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德宏州各县市区情况介绍

德宏州各县市区情况介绍

 美丽的口岸城市瑞丽[1],位于云南省西部,隶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绝对地理位置处于东经97.31′~98.02′,北纬23.38′~24.14′之间。陆路距省会昆明752公里,距州府芒市103公里,为东起上海西达瑞丽的320国道终点,是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的交汇处。其东连潞西,北接陇川,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望,毗邻缅甸国家级口岸城市木姐。

瑞丽地势平缓开阔,无天然屏障,交通便捷,贸易兴隆,城市功能配套齐全,是中国大西南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金大门。瑞丽拥有两个国家级口岸(瑞丽、畹町口岸),两个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合作区(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2000年4月,国务院又批准设立姐告边境贸易区。是中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瑞丽是古代南方丝路的重要通道,是中缅两国贸易的中转站和集散地,也是发展国际陆路运输业的交通枢纽。

瑞丽于1992年撤县设市;1999年,国务院进行区划调整,将畹町并入瑞丽。瑞丽市土地总面积10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122亩,其中水田116013亩,旱地11909亩。2006年末,瑞丽市总人口165294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76151人,占总人口的46.1%。其中:傣族55548人,景颇族13677人,德昂族1775人,傈僳族889人,阿昌族239人。

(二)行政区划

瑞丽市共辖2区:姐告边境贸易区、畹町经济开发区,3镇:勐卯镇、畹町镇、弄岛镇,3乡:姐相乡、户育乡、勐秀乡。有瑞丰、目瑙、勐龙沙、友谊、麓川、兴安、卯相、国门、民主街、和平国防街、建设路11个社区,29个村民委员会,212个村民小组,274个自然村。国营瑞丽农场实业总公司下辖勐卯、贺腮、弄岛、雷允、卡兰、莫里6个分公司。国营畹町农场下辖9个直属生产队。

(三)历史沿革

瑞丽历史悠久,是勐卯古国的发源地。据傣文史籍《嘿勐沽勐》记载,公元前364年,勐卯果占壁王国就已在瑞丽建立。秦汉时属哀牢。唐代属永昌。宋隶属大理腾越府。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置麓川路军民总管府。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置平缅宣慰使司,1596年(明万历二十四年)建平麓城;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设勐卯安抚司。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仍设勐卯安抚司,隶腾越厅。1912年,设勐犯弹压委员;1932年改称瑞丽设治局;1942年日军入侵瑞丽,设治局人员撤离;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失地,瑞丽光复,仍恢复设治局。

1950年4月,瑞丽和平解放,建立了各民族民主联合政府。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瑞丽县。1992年6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瑞丽市。2000年8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在姐告设立边境贸易区。2002年7月撤销弄岛经济开发区。

1999年1月2日,国务院经批准(国函[1999]1号):撤销畹町市,将其管辖的城关镇、混板乡和芒棒乡划归瑞丽市管辖。2月8日,正式撤销畹町市,设畹町经济开发区(副县级)。

1999年瑞丽市辖1个镇、8个乡:勐卯镇、姐勒乡、姐相乡、弄岛乡、勐秀乡、户育乡、城关镇、曼棒乡、混板乡。

2000年,瑞丽市辖3个镇、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5521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勐卯镇8022,畹町城关镇7459,弄岛镇13481,姐勒乡20838,姐相乡19606,户育乡6965,勐秀乡11292,芒棒乡2480,混板乡4946,银河虚拟街道15587,瑞宏虚拟街道18569,团结合作区虚拟乡25965。

2002年末,瑞丽市辖姐告边境贸易区、畹町经济开发区、瑞丽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勐卯、弄岛、城关3镇,芒棒、混板、姐勒、姐相、户育、勐秀6乡;城关、姐告、团结、姐岗、勐卯、银河、瑞宏7个办事处,24个行政村;229个合作社,274个自然村。国营瑞丽农场实业集团总公司下辖勐卯、贺腮、弄岛、雷允、卡兰、莫里6个分公司。国营畹町农场驻混板乡,下辖9个生产队。瑞丽市总户数32809户,总人口11.29万人,比上年增1.49%。非农业人口42085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64869人,占总人数的58%。

2003年末,瑞丽市辖姐告边境贸易区、畹町经济开发区、瑞丽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勐卯、城关、弄岛3镇,芒棒、混板、姐勒、姐相、勐秀、户育6乡;城关、姐告、团结、姐岗、勐卯、银河、瑞宏7个办事处,24个行政村;212个村民小组,274个自然村。国营瑞丽农场实业总公司下辖勐卯、贺腮、弄岛、雷允、卡兰、莫里6个分公司。国营畹町农场驻混板乡,下辖9个生产队。全市总人口113897人,非农业人口42877人,少数民族人口65319人。

2004年,瑞丽市辖姐告边境贸易区、畹町经济开发区、瑞丽市边境经济合作区3区,勐卯、城关、弄岛3镇,芒棒、混板、姐勒、姐相、勐秀、户育6乡;城关、姐告、团结、姐岗、勐卯、银河、瑞宏7个办事处,24个行政村;212个村民小组,274个自然村。国营瑞丽农场实业总公司下辖勐卯、贺腮、弄岛、雷允、卡兰、莫里6个分公司。国营畹町农场驻混板乡,下辖9个直属生产队。

2005年10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瑞丽市撤销姐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勐卯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勐卯镇管辖原勐卯镇和姐勒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姐勒乡政府驻地;同意撤销芒棒乡和混板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城关镇,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城关镇更名为畹町镇,新设立的畹町镇管辖原城关镇、芒棒乡和混板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城关镇政府驻地。[2]

(四)自然地理

瑞丽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南。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毗邻。地处横断山脉高黎贡山余脉的向南延伸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区占全县面积73%。

瑞丽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基本无霜,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394.8毫米,年平均日照2330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花开四季,果结终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热区宝地。主要矿藏有煤和铁,还发现铅、锌、绿柱石、独居石等矿产和石灰石、陶土等建材。地热资源、植物资源及动物资源丰富。瑞丽坝子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是云南省重要的产粮区。瑞丽盛产橡胶、甘蔗、砂仁、胡椒、草果、菠萝、烟草、油桐、茶叶、花生、柚子、芒果、菠萝蜜等经济作物。2000年以来,瑞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农业产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种植结构也由单一作物种植发展为粮、蔗、胶、瓜、果、菜、香料、花卉、竹笋等多种作物综合发展的生态型农业,冬季农业开发已取得了长足发展。

(五)基础设施

瑞丽市瑞丽市远眺城乡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城市规划区98平方公里,建成区达8.5平方公里,已成为边境优秀城市。2000年以来,城建投资不断加大,城乡建设发展迅猛,城市交通、园林、环卫、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城市开发日新月异。以320国道为主干、乡村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延伸到全市的每个角落,城市日供水能力达4万吨,年供电能力达1亿千瓦时,集程控、移动为一体的主体通讯网初具规模,瑞丽已形成了集学习、工作、休闲、文化、购物、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城市。[3]

(六)经济贸易

瑞丽经济发达,投资政策优惠。2004年瑞丽生产总值10.3亿元,财政收入2.25亿元。贸易立市、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以城带市、特色建市的发展思路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外贸、旅游、工业、农业已成为瑞丽的四大支柱产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初具成效,国企改革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市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中缅两国的资源和市场,建设繁荣稳定的边疆,中央、省、州先后给了瑞丽许多投资优惠政策,拟将瑞丽建成大西南最活跃最开放的地区。国务院决定建设的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和泛亚铁路,都从瑞丽出境,促进了瑞丽贸易、旅游、服务、仓储等产业的飞速发展。

瑞丽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倍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状况和发达的通讯服务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投资者前来寻求发展机会。

瑞丽为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经济圈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国内贸易异常活跃,2005年1-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12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实现2.61亿元,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据海关统计,2005年1-8月通过瑞丽口岸的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2.9亿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9.6亿元,进口总额为3.3亿元。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发电机、水泵、轴承、汽车零配件等)、摩托车、农业机械、纺织品、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化工产品(化肥、石腊、成品油等)、五金、日用百货、食品等产品。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水产品、矿产品、水果、木材、珠宝玉石成品、玉石毛料以及世界罕见的树化玉毛料等产品。2006年,瑞丽市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5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完成2.9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完成8.7亿元,增长8.8%。第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2.9%、19.1%和58.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亿元;口岸贸易进出口总额34.88亿元;市内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38亿元;财政总收入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66元。

(七)发展优势

瑞丽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它与我国友好邻邦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9.8公里,是我国陆路边境线上对外开放条件最好的地方。从昆明出发沿320国道一天半的路程即可到达邻国缅甸边境,地理、气候条件优越,边境口岸、边境通道可以“全天候”利用。

瑞丽处在中华经济圈、东盟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实施南向印度洋战略的重要门户。从交通条件看,瑞丽具有通往缅甸、辐射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通道。起自上海的320国道由瑞丽姐告出境与缅甸的“史迪威”公路相连。从昆明到瑞丽的高速公路于2008年全线贯通。从昆明到仰光的公路全长1800公里,即可进入印度洋。绕开了“马六甲困局”的瓶颈,并可缩短运距5000多公里,节省运输时间15-30天。

从能源安全的角度上看,石油是全球消耗比例最高的能源,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进口石油中有80%需经过马六甲海峡运抵我国沿海。如何破解“马六甲困局”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经济界非常关心的话题。从缅甸实兑港经瑞丽到昆明的输油管道方案虽然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其优势是明显的。一是可以绕开“马六甲困局”;二可以沿输油管道沿线建设铁路、公路,把缅甸实兑港开辟为我国南向印度洋、出口南亚、非洲、欧洲的货物中转站。三是可以加强与缅甸的睦邻友好关系,对我国的地缘战略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利用伊洛瓦底的“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同样具有上述意义。

依托地缘优势和国家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政策倾斜,瑞丽的对外贸易发展还将面临着诸多机遇,一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缅甸的地缘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二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三是中印关系的改善;四是中缅输油管道的建设;五是泛亚铁路西线大理至瑞丽段及缅甸腊戌至木姐的铁路建设;六是昆明至瑞丽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七是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的开工建设;八是缅印边境德木――曼德勒――缅泰边境格力谬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九是德宏芒市机场改建为国际机场工程完工。因此,瑞丽必会成为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市场的国际商贸中心和前沿阵地。

瑞丽除了具有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外,还有优越的政策优势。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建设进程的推进实施,国家为了加快沿边地区的建设步伐,加快中缅贸易的发展,赋予了瑞丽特殊的优惠政策。200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将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作为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区域,实行“境内关外”的特殊管理模式。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与市区隔江相望,国土面积1.92平方公里,东南北三面与缅甸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木姐市相连,货物、人员出入境十分便利。姐告边境贸易区实行“境内关外”特殊管理模式,即国内所有的货物越过姐告大桥中心横线以后进入姐告区视为出口,出口货物可以在姐告区内对外进行批发零售,不再受海关监管;进口货物可以直接从缅甸进入姐告区内,在未越过姐告大桥中心横线进入市区前,可免于向海关申报。在姐告区,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商品外,所有的商品均可在区内展示销售。国内进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开展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将姐告视为“第三国”的目的港,从别国进口商品后再转口到其他国家。

 潞西市地处云南省西部,位于东经98°01—98°44,北纬24°05-24°39′之间。因在潞(怒)江之西而得名。东西长约71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其中坝区(含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占26%,山区占74%。东北接龙陵县,西南连畹町经济开发区、瑞丽市,西、西北与陇川县、梁河县隔龙江(龙川江)相望。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68.23公里。市府芒市距省会昆明785公里,空距427公里。

德宏民族风情游览区位于芒市镇青年路南段东侧,占地618亩,与芒市城中的树包塔、菩提寺、佛光寺、五云寺、中缅友谊长青树、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旅游步行街等众多景点连成一体,是潞西旅游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德宏州最大的城中公园。依芒市环城东路划分东西区,西区有民族文化宫、娱乐活动广场、风情村、综合旅游购物中心、风味饮食街,东区有大金塔、宗教文化展示、贝叶林、水上活动中、植物园、景颇寨、融情村。宫内最壮观的建筑是“-总理纪念亭”。整座纪念亭鲜明地表现出民族建筑艺术特点。有用汉文、傣文、景颇文刻写的横额和亭记,其大意是:1956年12月,-总理和贺龙副总理出国访问期间,同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理吴巴瑞一行,专程莅临芒市,主持两国边-欢大会。

孔雀生态旅游区位于芒市城东5.2公里处,这是一个集原始生态与现代风情于一体的水上乐园,该处因历史上就是绿孔雀栖息地和湖面酷似一只开屏的孔雀而得名。孔雀湖周围山岭谷间由于水热条件充足,为典型的盆地边缘丘陵地带南亚热带季雨林树种分布地段,森林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季雨林、思茅松林类型。整个景区除水面和环湖公路,森林覆盖率达100%。-茫茫、郁郁葱葱、层林叠嶂而形成满目皆绿的森林背景。

尖山温泉度假区位于芒市坝东南边缘,距城8公里,由一山、一泉、一寺、两河组成。尖山山势陡峭,奇石丛生,突凸200余米,唯沿西南面的千级台阶可攀援及顶。靠西南山脚芒蚌与腊掌村之间有一方圆千米的多点出露中温泉群,水温60°C左右,流量稳定,泉水清澈,水质不含有害元素,属碳酸盐泉类。

芒市树包塔位于芒市第一小学内。傣语称“广母姐列”,译为铁城塔。一说是土司为纪念一次战争而建;另一说是以村寨名而得塔名。傣文史料记载: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芒市土司修广母姐列,涂金加顶。道光十六年(1836年),土司放承恩曾作修葺。此塔造型傣语称“碰比阿沙”,是上座部佛教一种小型的砖石结构的独立塔。塔高10余米,塔身呈八角形,有神龛塑着佛像,在阳光映照下,金光熠熠,银辉烨烨。塔顶上常有飞鸟歇脚。传说在19世纪中叶,一粒“吨海”树的种子(菩提树一类),通过飞鸟的粪便,落在塔顶的尘土里,长出一棵小树。它的须根沿着塔壁往下,扎进地里,形成树根把塔紧紧箍在中间。近几十年,那“吨海”树长得枝叶遮天蔽日,须根已发育成粗壮的树干,一眼望去,树塔浑然一体,成了罕见和自然景观,人称“树包塔”。现列为省级名胜风景点之一。

行政区划

潞西市辖5个镇、6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芒市镇、遮放镇、勐戛镇、芒海镇、风平镇、轩岗乡、江东乡、西山乡、中山乡、三台山德昂族乡、五岔路乡;遮放农场。

梁河县地处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西南端、高黎贡山西麓坡阶地中的峡谷地带,位于德宏州东北部。东北与腾冲县接壤,东南与龙陵县交界,南与潞西市、陇川县毗邻,西与盈江县为邻。县境南北纵距49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5公里,国土面积1159平方公里。县城遮岛镇距省会昆明742公里,距州府芒市,经潞盈路122公里,经腾龙线160公里。全县辖7乡(含2个阿昌族乡)、3镇,63个村民委员会、381个自然村、672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傣、阿昌、景颇、德昂、傈僳、佤、汉等民族。2002年末,全县总人口15.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17万人,占总人口的89.4%,少数民族人口5.19万人,占总人口的32.77%。

梁河属半山半坝县。主要河流有大盈江、龙江和萝卜坝河,较大的坝子是遮岛坝、萝卜坝和勐养坝。境内地势由南向北渐低,最高点是北部海拔2672.8米的瘌痢山顶,最低点是南部海拔860米的勐养乡老芒东。梁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不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多年年均气温18.3℃,年均日照时数2385.5小时,年均降雨量1396.2毫米,不仅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林木的生长,而且天然资源丰富。有蓄积丰厚的思茅松用材林,有药材类、芳香类、竹类等野生经济植物55科、101属、400多种,有锡、铁、硫、煤、铝、锌、铀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锡和煤的储量较大,有龙窝寨、热水塘等17处地热温泉,极具开发潜力。

梁河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就是中国“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由于社会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梁河各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十分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时,坝区傣族还处于从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阶段,山区少数民族经济仍从属领主经济,景颇族还保持着较多的原始公社特点,只有汉族地区基本属于地主经济并兼有一点小规模的工商业,因而生产力十分低下,经济文化极其落后。加之土司、地主、粮商的剥削垄断和匪患横行,使梁河各族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贫困交加的苦难深渊中。

1950年5月,梁河解放。这标志着各民族进入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新时代。从此,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梁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0年至1956年,经过禁种大烟、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梁河的经济出现了划时代的进步和发展。195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705万元增至1107万元,增长57%;粮食总产达4509万斤,比1949年增62%,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粮食自给。1957年至1966年,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这期间,全县各项事业在曲折中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受到了不少挫折。1958年急于搞人民公社化,分配上搞这样那样“不要钱”,生产上搞“大兵团”作战,既违背了经济规律,又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1959年,粮食跌了200多万斤,加之搞“以粮为纲”,很多地方翻茶种粮,茶叶面积减少2696亩,群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1962年以后,经过调整,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各项事业稳健向前发展。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59年增长2200万斤,茶叶发展到8561亩,增加4907亩。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革”浩劫,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也给梁河造下了严重恶果。直到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6956万元,财政收入仅189万元,“两个吃不饱”(农民粮食不够吃,梁河糖厂吃不饱)严重困扰着梁河经济的发展,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在贫困线上生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县委、县政府切实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改革为发展动力,不断解放思想,从县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适合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战略和措施,调整生产关系,梁河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1989年以来,又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开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使全县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7714万元,比1978年增长1.98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54元,增1.1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919元,增13.1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7元,比1989年增4.62倍;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分别达到20平方米和18.3平方米。

梁河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1982年,全县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农村发生深刻变革的20多年中,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实施滇西南农业综合开发、粮食自给工程等项目,加快了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业科技覆盖率和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使全县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1984年,结束了吃植物油靠外调的历史。1989年,全县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受到国务院嘉奖。1991年,解决了“两个吃不饱”的难题。1997.年,以魔芋、松香、柏籽仁、香料、核桃、板栗、桔子、西南桦为主的绿色产业初具规模。200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9424万元,比1978年增长2.74倍;粮食总产38401n屯,增8.47%;甘蔗总产40万吨,增10.9倍;茶叶总产542.6吨,增1.23倍;肉类总产4180吨,增2.71倍;奶蛋、水产品有大幅度增长。全县粮食自给有余,肉奶蛋、水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林业工作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培育、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放在突出位置,同时致力于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加强森林防火、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工作,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化建设,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作,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破坏,使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森林覆盖率由1976年的26.3%上升到2002年的60.2%。水利工作围绕“两江一河”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及“五小”水利和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进行,并取得明显成效。1950年至2002年,共投资9951.6万元,完成各类工程595件,改善灌溉面积8.6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32.95平方公里,改善了10.69万人和36471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工业从无到有。解放前,梁河无工业企业,仅民间有零星分散的匠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以轻工业为基础,蔗糖业、锡业为主导,有电力、机械、煤炭、林产品加工、制药、造纸、魔芋精粉加工等1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199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1170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1%,形成了工农业总产值并驾齐驱的新格局,从而根本改变了梁河历代以农为主的状况。200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7045万元,比增长22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解放前,梁河无公路,无电。电讯极其落后,仅曩宋和曩宋芒东有2处农村电话。经过50多年的建设,至2002年,全县通车里程已达764.63公里;县乡公路实现了柏油化和弹石化,所有行政村和90%以上的自然村通了公路。95%以上的自然村通了电。特别是经过2001年至2002年的农电体制改革和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农村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明显提高,电价明显降低,每千瓦时平均电价降低了0.33元,预计全县每年减轻农民负担223万元。市内电话实现了程控化,农村电话实现了自动化;全县电话普及率5.98部/百人,其中市话普及率36.28部/百人,农话普及率2.45部/百人。近几年来,还相继完成了潞盈路梁河段、通县油路、县城城区改造、第二水厂、农贸市场等建设工程,为今后梁河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业平稳运行。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88.79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4064万元(含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628万元和上划中央所得税228万元),增长20.5倍。各项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415.7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39310万元,增长93.56倍,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76.82万元增加到29461万元,增384.6倍。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78年全县仅有乡镇企业117个。至2002年末,全县已有乡镇企业1904个,增长15.27倍,从业人员6696人,总产值10730万元,营业收入14130万元,上缴税金418万元。不但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2002年末,全县有个体工商户1840户,从业人员2278人,注册资金1575万元;有私营企业42户,投资人数135人,雇工人数276人,注册资金3018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梁河新的经济增长点。扶贫攻坚成效显著。“九五”期间,积极开展小额信贷、易地开发、扶贫攻坚乡、温饱试点村、科技示范村、部门挂钩等扶贫活动,共投入扶贫资金4044.3万元,使全县贫困人口由“八五”末的6.9万人降至2.2万人。

科教文卫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县有377项科技成果获部级和省、州、县科技进步奖(其中:部级5项、省级28项、州级163项、县级181项),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创建科技工作先进县于1998年通过省级验收。梁河教育起步较晚。解放前夕,全县仅有小学39所,学生2013人,教师71人。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梁河的教育得到快速发展。1986年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1991年成为全州第一个达标无盲县。2000年,“两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2001年又得到国家教育部认定。2002年末,全县已有小学206所,教职工1137人,在校生17848人,入学率99.5%,巩固率99.51%;有完全中学1所,普通中学10所,共有教职-T586人,初高中在校生11682人,初中入学率102.89%,巩固率99.02%:有职业中学1所,教职3243人,在校生377人;有幼儿园3所,专任教师26人;有乡村学前班73班,在园(班)幼儿1964人。文化领域硕果累累。南甸司署和李根源故里的保护和维护不断得到加强,并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河县志》和《梁河县地名志》分别荣获国家二等奖和省一等奖。2000年,梁河县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0%和94%。新中国成立之前,梁河仅有1所设备十分简陋的卫生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至2002年,全县已有国家卫生机构12个,共有病床259张,有卫生技术员351人;63个行政村均有卫生室,有乡村医生218名:还有集体诊所1个,企事业卫生室10个,个体诊所11个,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预防和治疗网络。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使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

昔日的“蛮烟瘴雨”之地,现已被文明、卫生、健康所替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到落实,“晚生、晚育、少生、优生、优育”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2002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4%o。今日的梁河,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一派生机盎然。梁河50年的巨变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各项工作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梁河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梁河县委、县人民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继续坚持“农业立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的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一个目标;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梁河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两大机遇;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个意识;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企改革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贫攻坚四个重点”的“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努力奋斗,使梁河在新世纪大展宏图。梁河县自然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民风朴实。是一块无污染的净土。梁河县自然资源丰富,水、热、日照充足,矿产配置较好,由于地方工业起步较晚,对各项资源尚未形成破坏。加之,梁县委、县政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先后-了多项鼓励国内外商家到梁河投资创业的优惠政策,并下大力气进行了与之配套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县境】盈江县地处云南省西部,隶属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其西北部,位于东经97°31′~98°16′,北纬24°24′~25°20′之间。其东北面与腾冲县接壤,东南面与梁河县接壤,南面与陇川县接壤,西面、西北、西南面与缅甸为界。国境线长214.6公里,自古以来有33条通道通往缅甸。国土面积4429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38.4%。县城小平原海拔826米,距州府芒市153公里,距省会昆明735公里,距缅甸密支那197公里,距缅甸八莫131公里。

【气候】盈江县北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并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2004年降雨量为1731.6毫米,较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多176.4毫米,比上年同期偏多525.6毫米,属雨量偏多年份。各月降雨量分布特点:1月、7月、8月正常;2月、3月、6月、12月偏少;11月特少;10月偏多;4月、5月、9月特多。降雨量最少的月份是3月,为0.0毫米;最多的为7月,357.8毫米。全年降雨日数164天,大雨日数19天,暴雨日数5天,大暴雨日数1天;年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气象灾害频发:1月9日和1月15日昔马、勐弄的冰雹灾害;6月27日至6月29日那邦、昔马、勐弄的局部地区山洪泥石流灾害;“7·5”和“7·20”2次罕见的特大洪涝、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灾害;9月4至14日连续11天的秋季低温连阴雨灾害。全年平均气温19.9℃,比多年平均值偏高0.5℃;干季高温明显,1至3月气温特高,3月平均气温20.5℃,是自1954年以来的同期平均最高值。11至12月气温偏高,本年是自2001年以来的连续第4年暖冬。汛期5至10月气温正常,全年月平均气温8月最高为24.4℃,1月最低12.9℃。最高气温出现在3月,为33.2℃,最低气温3.2℃,出现在1月。全年盈江坝区无霜出现,日平均气温大于10℃,年大于10℃,积温为7283.4℃,热量条件好。全年日照时数2519.0小时,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多260小时。月日照时数最多的是3月份284.3小时,最少是7月份130.1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7%。6至9月日照时数581.1小时,日照属充足年份。地面极端最高温度59.9℃,地面极端最低温度1.9℃。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全年蒸发量1819.9毫米。

【行政区划】

2004年,盈江县辖19个乡镇,即平原、旧城、那邦、弄璋、盏西、卡场、昔马7个镇,莲花山、太平、芒允、姐冒、岗勐、新城、油松岭、芒章、支那、苏典、勐弄、铜壁关12个乡,共100个村委会(办事处),1个地方国营农场,辖4个分场。

【人口民族】

2004年末,盈江县总人口26.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66万人,占总人口的84.5%,少数民族16.02万人,占59.74%。其中:傣族98936人,景颇族41191人,傈僳族16403人,德昂族394人,阿昌族732人。全县人口出生率17.91‰,人口自然增长率7.26‰,是历史以来的最低点。

【投资环境】

2004年,协助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完成《盈江县城总体规划》的编修;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420多份;发放宣传材料3000多份;县城清扫面积由18万多平方米增至30万平方米,日清运垃圾约43吨。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至年底,县直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和各乡镇在职干部职工已全部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央、省、州驻盈江的单位100%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参加职工总数7462人,公积金归集总额1500万元,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年内,总投资1200万元,完成可供万人休闲、娱乐的盈江广场建设;正式开工建设县城文化中心大楼,预计投资900万元(含拆迁和建设费用),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为民路商业步行街正在建设,年底已完成主体工程22000平方米;县城小平原街道十字路口增设了高架霓红灯箱广告设施;加强城区绿化树的养护管理,城区共有绿化树9434棵,花灌木16万株,草坪面积10.56万平方米。年内对重点工业特别是糖业进行重点监督管理,完成了18个新建项目的“环评”初审手续,开展了全县重点歌舞娱乐噪声摸底调查与监测,完成了全县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

【历史沿革】

【简史】公元前四世纪,“蜀身独道”形成,今盈江即为主要通道。随着这条通道的打开,中原政权开始开发关隘之地。盈江地区西汉属滇越乘象国。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为永昌郡所辖,永平十二年(69年)属永昌郡哀牢县。南朝属永昌郡辖西城县。唐初为腾越软化府辖地。唐南诏时期在旧城设押西城,隶属永昌节度软化府。宋(大理)属腾冲府乞兰部辖地。元初隶属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至元十三年(1276)隶属镇西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设镇西府,为云南52个土府之一;永乐元年(1403),置干崖长官司;正统九年(1444)升为宣抚司,直隶布政司;天顺二年(1458),刀思忠任干崖副使,管盏达地。清顺治十六年(1659),置盏达到宣抚司;清宣统二年(1910)盏达副宣抚使停袭。民国元年(1912),国民政府在干崖、盏达各设弹压委员一职;民国二年(1913)改为行政委员,设行政公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干崖、盏达改设为盈江、莲山设治区,为建县过渡机构,隶属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1949年12月上旬,边纵西进部队十七团政工队长贾文成(贾侣),在民青成员刘安昌等人的协助下,成功举行了莲山设治局起义。1950年5月,盈江、莲山解放。1951年12月,成立盈江县各民族联合政府。1952年1月,成立莲山县各民族联合政府。1955年6月,曾先后直属于保山专区和德宏州管辖的盏西区划归盈江县。1958年10月,盈江、莲山两县合并为盈江县。

盈江地区西汉属滇越乘象国。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率部归汉,汉王朝建哀牢县于今盈江辖今德宏地区,这是德宏地区正式由中央政府设置县治的开始。此后,唐属南诏节度押西城,宋为腾越府乞兰部,元设镇西路军民总管府;洪武十五年(1382),镇西路改设镇西府,为云南52土府之一;永乐元年(1403)始设干崖长官司,正统九年(1444)长官司升为宣抚司;天顺二年(1458年)刀思忠为干崖副使管盏达地;清顺治十六年(1659),置盏达副宣抚司;1932年,干崖改称盈江,盏达改称莲山。

1949年12月上旬,莲山设治局起义。1950年5月,盈江、莲山解放。1951年12月,盈江开始设县;1952年1月,莲山开始设县。1955年秋,曾先后直属于保山专区和德宏州管辖的盏西划归盈江县。1958年10月,盈江、莲山两县合并为盈江县。

2000年,盈江县辖3个镇、16个乡:平原镇、旧城镇、那邦镇、莲花山乡、太平乡、芒允乡、姐冒乡、弄璋乡、岗勐乡、新城乡、油松岭乡、芒章乡、盏西乡、支那乡、苏典傈僳族乡、勐弄乡、卡场乡、昔马乡、铜壁关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6899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平原镇38167旧城镇19986那邦镇2209芒允乡9844姐冒乡16987弄璋乡26330岗勐乡8516莲花山乡14127新城乡17815油松岭乡12025芒章乡11408盏西乡21380支那乡12592苏典乡6240勐弄乡8392卡场乡8024昔马乡10184铜壁关乡5914太平乡18852。

2001年,弄璋、盏西、卡场、昔马4个乡改制为镇,全县辖7镇12个乡,辖99个村委会(办事处)。地方国营农场1个,辖4个分场。

2002年,盈江县辖平原、旧城、那邦、弄璋、盏西、卡场、昔马7个镇和莲花山、太平、芒允、姐冒、岗勐、新城、油松岭、芒章、支那、苏典、勐弄、铜壁关12个乡,共99个村委会(办事处)。地方国营农场1个,辖4个分场。2002年末,盈江县总人口2629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814人,占总人口的12.5%;少数民族157416人,占总人口的59.9%。少数民族中,傣族97329人,景颇族40607人,傈僳族15931人,德昂族372人,阿昌族710人。

2003年盈江县辖平原、旧城、那邦、弄璋、盏西、卡场、昔马7个乡镇和莲花山、太平、芒允、姐冒、岗勐、新城、油松岭、芒章、支那、苏典、勐弄、铜壁关12个乡,共99个村委会(办事处)。地方国营农场1个,辖4个分场。2003年末,盈江县总人口26517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618人,占总人口的12.68%,少数民族158781人,占59.88%。少数民族中,傣族97993人,景颇族40891人,傈僳族16270人,德昂族381人,阿昌族731人。

2004年,盈江县辖19个乡镇,即平原、旧城、那邦、弄璋、盏西、卡场、昔马7个镇,莲花山、太平、芒允、姐冒、岗勐、新城、油松岭、芒章、支那、苏典、勐弄、铜壁关12个乡,共100个村委会(办事处),1个地方国营农场,辖4个分场。

2005年,盈江县撤销岗勐乡和莲花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平原镇管辖;撤销芒允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太平乡管辖,并将太平乡改设为太平镇;撤销姐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弄璋镇管辖。区划调整后,盈江县辖平原、旧城、那邦、弄璋、盏西、卡场、昔马、太平8个镇和新城、油松岭、芒章、支那、苏典、勐弄、铜壁关7个乡。

【旅游景点】

亚洲第一坝

亚洲第一坝(浑水沟泥石流治理工程),位于盈江梁河交界处,地处盈江坝首,距县城34公里。浑水沟泥石流大暴发距今已150多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重大威胁,为彻底根除灾害,自1967年开始,集各方力量对浑水沟进行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1-6号坝修建工作,植树65000多珠,造林8000多亩,总投资1025万元,梯级拦沙坝总高程达73米,为亚洲最高梯级坝。宏大的工程,不但是一条灾害防治线,更是一道壮观的风景线,具有较高的科普科研和观赏价值。登上坝顶,高观远望,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大盈江畔泉水热

凤凰温泉度假村位于旧城镇潞盈路旁,距县城21公里,交通便利,水温达90摄氏度以上,水质优良,具有较好的康体效果。凤凰温泉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设施齐备,环境优美,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是大盈江畔一处难得的休闲娱乐胜地。

相邻国家缅甸旅游简介

佛塔之国缅甸,气候温和,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热、雨、凉三季,自然景色秀丽迷人,大部分地区的景物都有天然质朴的特点,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到处佛塔、寺庙林立,历史上曾有佛塔400多万座,现仍存2000多座。随着缅甸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到缅甸旅游的游客将会逐步增加,缅甸的佛塔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缅甸北方重镇-密支那简介

密支那是克钦邦首府,现有人口4万,既是缅北重镇,又是克钦山区和缅甸本部的贸易中心,位于尹洛瓦底江上游西岸,是仰光通往缅北的铁路终点。公路四通八达,北通孙布拉蚌抵印度的雷多,东与我国云南盈江县相通,距盈江那邦口岸仅90公里。水路南可达伊落瓦底江辛博。城西和城北有飞机场。克钦邦物产的2/3均通过密支那集散。密支那盛产甘蔗,是缅甸蔗糖的主产区之一。

缅北军事要地-八莫简介

八莫,华侨称它为"新街",为缅北军事要地,位于伊洛瓦底江上游东岸及支流太平江附近,地处水陆要冲,距中国边境很近,距我国云南盈江县119公里。自古为滇缅间通道,伊洛瓦底江向北航运的终点,水路南通曼德勒,北抵密支那、勐拱、边迈;公路北经密支那达片马和孙布拉蚌。八莫城区人口3万多,居民主要有掸、缅族和华侨、印侨。植物景观主要是柚木林、椰林;八莫市区街道整洁有序,沥清路面,房屋多为铁皮木板楼和钢筋水泥的别墅洋楼,尤以码头旁的-街风景最为迷人,是著名的宝玉石集散地。

中国橡胶母树

盈江县新城乡政府东侧凤凰山上生长着一棵高20余米的橡胶树(凤凰山因状如凤凰而得名,被历任土司奉为"风水宝地"),是1904年傣族民主革命先驱者刀安仁从马来西亚引种的八百株橡胶树中仅存活的一棵,现枝叶茂盛,长势良好。据专家考证,这棵橡胶树比台湾引种的橡胶树早两年,比海南引种的早一年,是我国引种最早、树龄最大的橡胶树,称为"中国橡胶母树",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树种。橡胶母树附近有刀安仁墓、大佛寺、报国寺等景点。

榕树王

当地人把榕树称为大青树,傣族人民还把雄姿英发的古榕奉为神树。千姿百态的榕树遍布整个盈江坝,把盈江的山水点缀得更加秀美,其中生长在盈江县铜壁关老刀弄寨旁的榕树气势雄伟,树冠象一把巨伞,浓荫四布、遮天蔽日,树冠占地8亩,高40米,入土气根108根,游客在树下穿行,犹如在原始森林中遨游,令人惊叹。堪称"独木成林",天下奇观。榕树王树龄三百多年,是我国最大的榕树,被誉为"华夏榕树王"。

特色口味1==>火烧乳猪

宰杀20—45斤的小猪一头,净其毛和内脏后,取山茅草用传统方法反复烘烤,当其皮金黄而不烂,肉香嫩而不焦,即告烤成,冷却片刻,便可切食。食时,将火烧肉切成碎片,选上将酸醋或酸水,佐以精制调料蘸食之。

特色口味2==>撒撇

撒撇分为苦撒和酸撒。苦撒是用牛肚子里的苦肠熬的水,再加上佐料,用当地细如粉丝的米线蘸上吃,吃起来苦苦的,但是有降火的功效。酸撒是用韭菜和牛肉搅拌在一起,再加上柠檬汁,同样用米线蘸了吃,酸酸的,非常之爽口。(盈江最好吃的撒撇在盈江县的弄璋镇)

特色口味3==>稀豆粉粑粑

稀豆粉即用大豆磨制的粉经过熬制弄成的,颜色黄黄的,有大豆的香味,放上佐料后,再把烧好的粑粑放在稀豆粉里面搅拌一下,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盈江最好吃的稀豆粉粑粑在盈江县的旧城镇)

盈江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和云南地震台网测定,2008年8月21日20时24分28.8秒,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县城西北的苏典傈僳族乡拉马河村(北纬:25.1°,东经:97.9°)发生5.9级地震。此前4分钟在同一地点发生了4.9级地震。

新华网昆明8月25日电(记者关桂峰李怀岩)记者从云南省民政厅了解到,据初步统计,截至25日18时,地震造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死亡5人、重伤29人、轻伤98人,紧急转移安置12.8万余人。

陇川县在中国西南边疆,镶嵌着一颗璀璨夺目的碧玉,它就是元末明初的麓川故地、傣语称之为“勐宛”现在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勐宛”是傣语音译名,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斯如其名,这里山美水美人美,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是一方充满希望的热土。

陇川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地理坐标:北纬24°08′—24°39′,东经97°39′—98°17′。全县辖8乡4镇1个国营农场,总面积191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5万亩,人均耕地近3亩;全县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万人。少数民族主要有景颇族、傣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和回族,占总人口的54.9%,其中:景颇族和阿昌族分别占总人口的27.2%和7.4%,为全国景颇族和阿昌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县。陇川属典型的边疆多民族农业县,具有土地开发成本低、适宜发展绿色产业经济的最大优势和发展对外贸易经济的口岸区位优势。

陇川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广阔前景。其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宽广,年极端最高气温35.7℃,年极端最低气温-2.9℃,年平均气温18.8℃,历年平均降雨量1600MM,年无霜期292天,有霜期73天,年平均霜日30天,温湿的气候十分适宜各类动植物生长。陇川是云南省重要的商品粮和蔗糖基地县,年产粮食7万吨左右;甘蔗总产(含入榨外县数)95万吨,白糖8.5万吨,酒精0.81万吨,有日处理甘蔗5500吨和2000吨的糖厂各1座,年产1万吨精制糖生产线一条,入榨规模为云南之冠。除粮食和蔗糖产业外,山苍子、魔芋、茶叶、板栗、核桃、柠檬、草果、竹子及优质用材林──西南桦等绿色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产业化开发”的新格局。

全境由高黎贡山余脉纵贯,地貌特征为“三山两坝一河谷”,东北高峻,西南低平,最高海拔2618.8米,最低海拔780米。境内有大小河流98条,总长752.85千米。陇川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8.9℃,降雨量1595毫米,日照数2316小时。

行政区划

陇川县辖4个镇、5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章凤镇、陇把镇、景罕镇、城子镇、户撒阿昌族乡、护国乡、清平乡、王子树乡、勐约乡;陇川农场。

历史沿革

陇川,傣语称“勐宛”,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东汉归永昌郡哀牢县,唐南诏时属永昌节度,宋属大理金齿。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麓川思氏部酋兴起,在勐卯(今瑞丽)统一了几个部落,随之兼并勐宛(陇川),建立麓川王朝政权。元至元十三年(1276),在麓川统辖范围置麓川路、平缅路(置首府于今陇川坝北)。至顺元年(1330)置麓川军民总管府,统管原麓川地。至正十五年(1355),在姐兰(今缅甸南坎附近)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三征麓川”后,明正统九年(1444)撤麓川平缅宣慰使司,立陇川宣抚司,辖今陇川、瑞丽、遮放及缅属高丽等地区。 公元450年,居住在保山卡斯洼的傣族部落首领法赛练率367户,迁徙到今陇川坝尾南宛河旁定居。法赛练氏部落统治勐宛480年,传19代。900余年,德昂族首领莽达良率众征服勐宛,在雷基(今洋人街)建立德昂王城。莽氏家族统治陇川304年。1233年,勐宛被勐卯王混贺罕兼并。元至元六年(1340)思可法立为勐卯王,迁都“姐兰”,建立麓川王国,并开始向德宏及保山地区扩张。明王朝为巩固其统治,派兵“三征麓川”,于正统九年(1444),立陇川宣抚司(正四品)。1447年,明朝庭废恭项,立原同知多歪孟为陇川宣抚使,沿袭28代,执政503年。

清沿明制。民国时期,1912年设弹压委员,划入户撒、腊撒两司地。1916年改为行政委员,行署旱季住章凤,雨季住杉木笼。同年,户撒划归干崖,腊撒归勐卯。1932年改设陇川设治局,隶属云南第一殖边督办。(出处)

1950年5月陇川解放。1951年12月21日成立陇川县各民族联合政府,隶属保山专区管辖。同年10月,瑞、陇两县合并,称瑞丽县。1959年9月,瑞、陇分开,重置陇川县,隶属德宏州。1969年建人民公社。

1993年修复“洋八”公路,县委、县政府正式迁到章凤挂牌办公。1998年3月20日,陇川县城正式搬迁至章凤口岸;4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陇川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城子镇迁至章凤镇。2001年原驻老县城各机关相继完成搬迁工作。

2000年,陇川县辖4个镇、8个乡:城子镇、景罕镇、陇把镇、章凤镇、清平乡、王子树乡、护国乡、邦瓦乡、户撒阿昌族乡、姐乌乡、勐约乡、赛号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7000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章风镇40740陇把镇16030景罕镇18588城子镇11192户撒乡21715护国乡6259清平乡13142帮瓦乡7138王子树乡13161赛号乡8554姐乌乡8900勐约乡4587

2001年,陇川县辖8乡4镇,69个村委会,668个自然村,724个村民小组。此外有陇川农场4个分场45个队(站)。其中:王子树、邦瓦、护国、清平、勐约、户撒为山区乡;户撒为阿昌族乡;王子树、邦瓦曾定为“九五”扶贫攻坚乡,护国、勐约定为“九五”州级扶贫攻坚乡,清平、户撒有4个村定为“九五”县级扶贫攻坚村。2001年户撒阿昌族乡定为全省首批扶持的少数民族特困乡。

2002年,邦瓦乡撤并于城子镇、勐约乡;至此陇川县辖7乡4镇68个村委会。此外有陇川农场4个分场45个队(站)。2002年,陇川县总户数40856户,总人口16863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386人,农业人口136249人。人口密度87人/平方千米。年末全县有汉族76534人,占总人口的45.38%;景颇族44559人,占26.42%;傣族27809人,占16.49%;阿昌族12462人,占7.39%;傈僳族4310人,占2.56%;德昂族1101人,占0.65%;白族724人,占0.43%;回族456人,占0.27%;其他少数民族680人,占0.40%。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4.62%。

2003年,陇川县下辖章凤、城子、景罕、陇把4镇,户撒、清平、姐乌、勐约、王子树、赛号、护国7乡,共68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671个自然村,726个村民小组。陇川农场驻陇把镇,下辖4个分场45个队(站)。2003年末,陇川县总户数41261户,总人口170149人。其中:农业人口136784人。全县有汉族77085人,占总人口的45.30%;景颇族44741人,占26.30%;傣族28360人,占16.67%;阿昌族12610人,占7.41%;傈僳族4371人,占2.57%;德昂族1091人,占0.64%;白族737人,占0.43%;回族454人,占0.27%;其他少数民族700人,占0.41%。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4.69%。

2004年,陇川县下辖章凤、城子、景罕、陇把4个镇,户撒、清平、姐乌、勐约、王子树、赛号、护国7个乡,共68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671个自然村,726个村民小组。陇川农场驻陇把镇,下辖4个分场45个队(站)。2004年末,全县总户数41696户,总人口17.17万人。全县有常住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人口9418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86%,其中汉族77501人,景颇族45054人,傣族28690人,傈僳族4499人,阿昌族12747人,德昂族1117人,白族797人,回族490人,彝族377人,少数民族人口94189人。人口密度89人/平方千米。

2005年,陇川县撤销姐乌乡和赛号乡。

章凤口岸概况

章凤口岸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南部,位于北纬24°08′~24°39′,东经97°39′~98°17′之间,东邻潞西,南连瑞丽,北接梁河、盈江,距州府芒市129公里,距省府856公里,边境线长50.899公里,无天然屏障。主要口岸通道拉影、拉勐,距缅甸北部重镇八莫93公里,自古就是中缅贸易的集散地。据史料记载,20世纪20年代拉影通道就有棉纱、布匹、黄丝、硫磺、杂货进出口缅甸,并周转其他国家,英国人修通八莫至雷基的公路后即为早期的章八公路。章凤口岸在进出口贸易活动中立足缅甸,由八莫南下经水路可直达仰光出海,北上经水路、公路可达密支那,并可经公路与印度交往。八莫港辐射面广、集疏能力大,大宗货物由八莫中转,经伊洛瓦底江水运可进出仰光港或沿途各港口,是我省西南地区走向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我国有充足的出口商品,而缅甸及东南亚各国资源极为丰富,在进出口贸易中有极强的互补性。1991年8月10日,章凤口岸确定为国家二类口岸,为了畅通口岸,扩大进出口贸易,1992年县人民政府举全县之力,克服各种困难修复中断了30多年的章凤至八莫公路,次年全线通车,突破了人背马驮的贸易历史。1998年8月23日缅政府将雷基(洋人街)升格为国家级口岸,同时设立雷基市。2002年缅甸扩大开放,大力开发克钦邦第二特区迈扎央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活跃了中缅贸易。口岸的开通和对接,使章凤口岸成为中缅两国继畹町、瑞丽口岸之后的第三个陆路通道。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两国边民自古以来的贸易往来历史,使章凤口岸在对缅贸易和交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章凤口岸现已建设了章凤边境检查站、拉影联检大楼、拉影货场仓储以及国门等硬件基础设施,已完成了拉勐通道联检现场办公设施总体规划、可研报告、项目申报、联检查验设施效果图和拉勐通道检验检疫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的申报审批手续。章凤口岸现有拉影边贸货场占地面积15155平方米,有仓库面积2738平方米,查验办公楼1452平方米,基本满足和方便了进出口商品仓储、货物监管、检验检疫工作需要,实现了快捷、高效的通关“一条龙服务”。2005年陇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边贸兴县”的发展战略,并把改建章八公路弹石路面工程作为“十件实事”之一,加强与缅方的沟通协调,克服各种困难抓紧实施,预算投资2800万元,预计今年底建成。随着章遮二级油路的建成通车,从章凤口岸运输货物到昆明可朝发夕至,届时进出口货物运距缩短,运输成本降低,必将成为国内外商贾首选的运输线路,中缅贸易经济合作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教育

陇川县共有两所高中,一所职业高中即陇川县职业高级中学(位于陇川县城子镇),一所普通高中即陇川县第一中学(位于县城)。

旅游

目瑙纵歌(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举行)中国目瑙纵歌之乡——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