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恩施市新塘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恩施市新塘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清康熙年间,湖南常德胡姓人家因水灾移居至此。

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适逢南明荆国公,王观兴反清久占戒角塘,迫于无奈,迁址设立新的统治治所为“新塘”,清朝晚期属恩施县崇宁里四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二区保水联保第一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二东乡区(新塘)保水乡第一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设乡,属保水乡第一保。

1950年为保水乡,属新塘区;1953年为保水乡,属四区(新塘区)。

1958年为保水管理区,属新塘区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保水人民公社,属新塘区,下辖高潮、联合2个生产大队;1968年为保水公社革命委员会,属新塘区革命委员会,下辖高潮、联合2个生产大队;1975年为保水管理区,属新塘公社,下辖高潮、联合2个生产大队;1981年为保水管理区,属新塘公社,下辖保水、农科2个生产大队。

1984年为新塘镇,属新塘区,下辖保水溪、农科2个村。

2002年10月新塘区与双河区合并为新塘乡,撤小村并大村,由原保水管理区分开建立新塘社区居委会,下辖农科、保水、丙绪源、干堰塘4个居民小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有湖南永州张、王、万、熊姓人家,因家乡遭受水灾流落至此。

属恩施县崇宁里五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二区济安联保第十六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二东乡区(新塘)济安乡第十六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建乡,属济安乡第十六保。

1950年为济安乡,属新塘区;1953年为双河乡,属四区(新塘区)。

1958年为双河管理区,属新塘区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双河人民公社,属新塘区,下辖大丰、二农2个生产大队;1968年为双河公社革命委员会,属新塘区革命委员会,下辖大丰、二农、农科3个生产大队;1975年为下坝管理区,属双河公社,下辖大丰、二农、农科3个生产大队;1981年为下坝管理区,属双河公社,下辖大丰、二农、农科3个生产大队。

1984年为下坝乡,属双河区,下辖横栏、木栗、下坝、校场、河溪5个村。

1997年为下坝管理区,属双河乡,下辖横栏、木栗、下坝、校场、河溪5个村。

2002年10月新塘区与双河区合并为新塘乡,撤小村并大村,设双河居委会,下辖上坝、双河、渔塘坝4个居民小组至今。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山西上党(今长治市)、江苏徐州、江西吉安、安徽泸江、北京清河分别有冯、刘、唐、何、张等五姓人家躲避战乱和水灾迁居此地。

属恩施县崇宁里三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二区济安联保第十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二东乡区(新塘)济安乡第十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设乡,属济安乡第十保。

1952年建太山庙林场,1979年划出太山庙林场二队,建恩施地区马铃薯原种场。

恩施市太山庙林场与恩施州马铃薯原种场并存。

2002年,恩施市国有太山庙林场和恩施州太山庙马铃薯原种场改制,社会事务无具体单位管理,为方便该地居民,便于社会事务管理,于2007年设立恩施市新塘乡太山庙社区居民委员会。

清嘉庆年间,廖、谭两姓人家因避战乱从湖南常德迁居至此。

清朝晚期属恩施县崇宁里四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二区山花联保第一、二、三、四、五、六、七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二东乡区(新塘)山花乡第一、二、三、四、五、六、七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属新塘乡第一、二、三、四、五、六、七保。

1950年为龙家乡,属新塘区;1953年为龙家乡,属四区(新塘区)。

1958年为山花管理区,属新塘区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山花人民公社,属新塘区,下辖大发、胜利、新花、保卫、创造、青龙、快乐共7个生产大队;1968年为山花公社革命委员会,属新塘区革命委员会,下辖大发、胜利、新花、保卫、创造、青龙、快乐共7个生产大队;1975年为山花管理区,属新塘公社,下辖大发、胜利、新花、保卫、创造、青龙、快乐共7个生产大队;1981年为山花管理区,属新塘公社,下辖上房、龙家台、五堡、八石、挖断、蒲塘、船舱、山花咀共8个生产大队。

1984年为山花乡,属新塘区,下辖五堡山、八石坪、挖断山、山花嘴、下塘坝、龙家台、上房、蒲塘、船舱共9个村。

1997年为下塘坝管理区,属新塘乡,下辖五堡山、八石坪、挖断山、山花嘴、下塘坝、龙家台、上房、蒲塘、船舱共9个村。

2002年10月撤销管理区设大村,将五堡山、八石坪、挖断山、山花嘴、下塘坝、龙家台、上房、蒲塘、船舱共9个村合并为下塘坝村,下设蒲塘、雀窝台、船舱、向家坪、山花嘴、八角湾、挖断山、杜家桩、大堰塘、黄泥湾、大风口、小堰塘、老水岩、枫香坦、后槽、龙家台、邓家村坊、李家台、下塘坝、白耳龙共20个村民小组。

清光绪年间(1875-1908),湖南常德、四川云阳向、周姓人家因当地自然灾害,先后迁居此地,属施州崇宁里四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二区保水联保第一、二、三、四、五、六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二东乡区(新塘)保水乡第一、二、三、四、五、六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属保水乡第一、二、三、四、五、六保。

1950年为保水乡,属新塘区;1953年为保水乡,属四区(新塘)。

1958年为保水管理区,属新塘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保水人民公社,属新塘区,下辖高潮、东方、红花、金星、龙潭、友爱、健康7个生产大队;1968年为保水公社革命委员会,属新塘区革命委员会,下辖高潮、东方、红花、金星、龙潭、友爱、健康7个生产大队;1975年为保水管理区,属新塘公社,下辖高潮、东方、红花、金星、龙潭、友爱、健康、联合8个生产大队;1981年为保水管理区,属新塘公社,下辖保水、衙门、麻柳、农科、红花、小古龙、杉木辽、三角桩8个生产大队。

1984年为保水乡,属新塘区,下辖保水村、衙门村、麻柳村、红花淌、小古龙、杉木辽、三角桩7个村。

1997年为保水管理区,属新塘乡,下辖保水村、衙门村、麻柳村、红花淌村、小古龙村、农科村、杉木辽村、三角桩村8个村。

2002年撤管理区设大村将衙门、麻柳、红花淌、小古龙、杉木辽、三角桩6个村合并为保水溪村,下辖芭蕉岩、衙门、飞泉、村坊、朱砂坡、唐家坪、白岩、三角桩、阳和淌、磨场沟、杉木辽、大坪、小古龙、横栏溪、巴漏雨、后槽等16个村民小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湖南常德覃姓因灾迁居于此。

属恩施县崇宁里四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四区峁山联保第七、八、九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二东乡区(新塘)峁山乡第七、八、九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撤区建乡,属峁山乡第七、八、九保。

1950年为滚龙乡,属新塘区;1953年为滚龙乡,属四区(新塘区)。

1958年为前坪管理区,属新塘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前坪人民公社,属新塘区,下辖新林、椿林、林林、新农、新生5个生产大队;1968年为前坪公社革命委员会,属新塘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林林大队,下辖新林、椿林、新农、新生4个生产大队;1975年为前坪管理区,属新塘公社,下辖新林、椿林、新农、新生4个生产大队;1981年为前坪管理区,属新塘公社,下辖新田坪、椿木槽、青龙垭、大古龙4个生产大队。

1984年为前坪乡,属新塘区,下辖新田坪、椿木槽、青龙垭、大古龙4个村。

1992年撤销茶盘乡、将茶盘村、横背山村和迎宾村的三家田、二坡2个组划归前坪乡,属新塘区,下辖茶盘、横背山、新田坪、椿木槽、青龙垭、大古龙6个村;1997年为前坪管理区,属新塘乡,下辖茶盘、横背山、新田坪、椿木槽、青龙垭、大古龙6个村。

2002年10月撤销前坪乡,将茶盘、横背山、新田坪、椿木槽、青龙垭、大古龙6个村合并为前坪村,下设茶盘、下坝河、横背山、大水田、六尺坪、许家坪、新田坪、阳角坝、铁厂坝、青岩坪、前坪、后坪、小溪、石板溪、水泥厂共15个村民组。

明永历年间(1647-1661),湖北荆州监利县朱姓人家、湖北建始黄姓人家因水灾迁居至此。

明属南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清属恩施县崇宁里四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四区峁山联保第八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二东乡区(新塘)峁山乡第八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建乡,属峁山乡第八保。

1950年为茶园、黄村乡,属新塘区;1953年为黄村乡,属四区(新塘区)。

1958年为黄村管理区,属新塘区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黄村人民公社,属新塘区,下辖峁山、黄村、茶园、干沟4个生产大队;1968年为黄村公社革命委员会,属新塘区革命委员会。

1975年为黄村管理区,属新塘公社,下辖红旗、红江2个生产大队;1981年为峁山管理区,属新塘公社,下辖峁山、茶园、黄村、干沟4个生产大队。

1984年为峁山乡,属新塘区,下辖峁山、茶园、黄村、干沟4个村。

1992年将迎宾村划归峁山乡,属新塘区,下辖峁山、茶园、黄村、干沟、迎宾5个村。

2002年10月撤管理区设大村,将峁山、茶园、黄村、干沟、迎宾5个村合并为峁山村,下设峁山、朱家湾、茶园、干沟、黄村、顶坪、唐家台、迎宾、黄石板、后山10个村民小组。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四川巫山龚姓人家流浪落业藉于此。

属恩施县崇宁里四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二区峁山联保第六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二东乡区(新塘)峁山乡第六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建乡,属峁山乡第六保。

1950年为龚家乡,属新塘区;1953年为龚家乡,属四区(新塘区)。

1958年为龚家管理区,属新塘区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龚家人民公社,属新塘区,下辖幸福、先锋、高峰、前进4个生产大队;1968年为龚家公社革命委员会,属新塘区革命委员会,下辖幸福、先锋、高峰、前进4个生产大队;1975年为龚家管理区,属新塘公社,下辖幸福、先锋、高峰、前进4个生产大队;1981年为龚家管理区,属新塘公社,下辖北界、龚家、果梨、天生桥4个生产大队。

1984年为龚家坪乡,属新塘区,下辖北界、龚家、果梨、天生桥4个村。

1997年为龚家管理区,属新塘乡,下辖北界、龚家、果梨、天生桥4个村。

2002年10月撤管理区设大村,将北界、龚家、果梨、天生桥4个村合并为龚家坪村,下设麻叶山、晏家槽、长湾、下坪、果梨埫、慈竹园、周家台、天桥、邓家坪、舒方坪共10个村民小组。

清雍正年间(1723-1735),有湖南省常德府金鸡岩小西门涂、赵姓因当地连年水灾,陆续迁此居住。

属恩施县崇宁里四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二区济安联保第十二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二东乡区(新塘)济安乡第十二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建乡,属济安乡第十二保。

1950年为下坝乡,属恩施县新塘区;1953年为下坝乡,属四区(新塘区)。

1958年为下坝管理区,属新塘区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下坝人民公社,属新塘区,下辖白岩、下坝2个生产大队;1968年为下坝公社革命委员会,属新塘区革命委员会,下辖白岩、下坝2个生产大队;1975年为下坝管理区,属双河公社,下辖白岩、下坝2个生产大队;1981年为下坝管理区,属双河公社,下辖白岩、下坝2个生产大队。

1984年为下坝乡,属双河区,下辖车营、白岩、下坝、上坝、农科5个村。

1997年为下坝管理区,属双河乡,下辖车营、白岩、下坝、长岭岗4个村。

2002年10月撤销管理区设大村,将车营、长岭岗、下坝、白岩4个村合并为下坝村。

2009年将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下面的实验厂合并到下坝村。

下坝村含上车营、下车营、长岭岗、实验厂、栗子园、下坝、周家台、王家台、上湾、后坪共10个村民小组。

清雍正年间(1723-1735),湖南常德唐姓人家因连年干旱迁居此地,繁衍生息。

属恩施县崇宁里四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二区济安联保第十二、十三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二东乡区(新塘)济安乡第十二、十三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属济安乡第十二、十三保。

1950年为红南乡,属恩施县新塘区;1953年为红南乡,属四区(新塘区)。

1958年为红南管理区,属新塘区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红南人民公社,属新塘区,下辖美满、富裕、甘坪3个生产大队;1968年为红南公社革命委员会,属新塘区革命委员会,下辖美满、富裕、甘坪3个生产大队;1975年为红南管理区,属双河公社,下辖美满、富裕、甘坪3个生产大队;1977年为红南管理区,下辖红南、甘坪2个生产大队么;1981年为红南管理区,属双河公社,且又将红南大队分为大坪大队、桂花大队、小河大队,即下辖大坪、桂花、小河、甘坪4个生产大队。

1984年为横栏乡,属双河区,下辖桂花、大坪、小河,甘坪4个村。

1997年为横栏管理区,属双河乡,下辖桂花、大坪、小河、甘坪4个村。

2002年10月撤销管理区设大村,将桂花、大坪、小河、甘坪4个村合并为横栏村(村民委员会),下设左家坪、大坪、双龙坪、蓼叶湖、牛栏坪、甘坪、桂花、李家台、小河共9个村民小组至今。

清雍正年间(1723-1735),有肖姓人家从湖北麻城迁此安居。

属恩施县崇宁里四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二区济安联保第十五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二东乡区(新塘)济安乡第十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属济安乡第十五保。

1950年为济安乡,属新塘区;1953年为双河乡,属四区(新塘)。

1958年为河溪管理区,属新塘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河溪人民公社,属新塘区,下辖可观、可爱、可心、可喜4个大队;1968年为河溪公社革命委员会,属双河区革命委员会,下辖红光、红星2个生产大队;1975年属双河公社,下辖红光、红星2个生产大队;1981年属双河公社,下辖红光、红星2个生产大队。

1984年为河溪乡,属双河区,下辖肖家河、河溪村、六石坪村3个村。

1997年为木栗管理区,属双河乡,下辖肖家河、河溪、六石坪3个村。

2002年撤管理区设大村将肖家河、河溪、六石坪等3个村合并为河溪村,下辖肖家河、河溪、六石坪3个村民小组。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湖南常德马姓人家,因频发自然灾害陆续迁此居住,属恩施县崇宁里五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二区新塘联保第五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二东乡区(新塘)新塘乡第十四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撤区建乡,属新塘乡第十四保。

1950年为木栗园乡,属新塘区;1953年为木栗园乡,属四区(新塘区)。

1958年为木栗园管理区,属新塘区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木栗园人民公社,属新塘区,下辖丰光、晨光2个生产大队;1968年为木栗园公社革命委员会,属新塘区革命委员会,下辖丰光、晨光2个生产大队;1975年为木栗园管理区,属双河公社,下辖丰光、晨光2个生产大队;1981年为木栗园管理区,属双河公社,下辖村坊、上台、河溪3个生产大队。

1984年为木栗园乡,属双河区,下辖村坊、上台2个村。

1997年为木栗园管理区,属双河乡,下辖村坊、上台、河溪、六石坪、肖家河5个村。

2002年10月撤销管理区设大村,将村坊、上台村合并为木栗园村,下辖侯家坪、村坊、上台、场坪、蔡家台5个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