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福宁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福宁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以中岳山命名,据《河南通志卷七-山川志》记载:“中岳在阳武西北二十里。”又据《阳武县志》记述:“城北二十里有土山中岳。”由于黄河改道和自然变化,中岳山仅剩一土岭。取名中岳村,沿用至今。
西寨原属福宁集,清代因战乱在福宁集筑东、西两寨,此寨在西,故名西寨。
原属福宁集,维护治安的一个守寨,清代因战乱筑东、西两寨,此寨在东,故取名东寨。
洪武三年(1370年),建村于原黄河大堤,原为福宁集,后此村居住人多成村,称作后堤。
有山西几户人家迁到村东,后人多居住在东寨之外,故名东庄。
清嘉庆元年(1796)福宁集“报恩碑”记载:古名伯州寨。古音“伯”为“霸”。故写为“霸”。又传居于古黄河堤坝上,故名坝寨,后演变为霸寨。
东原有西奡村,村西有冷黄庄,村南有河三庄。秦姓由原冷黄庄迁来至此。姓刘的从西奡村迁来,姓秦的先来扎庄故取名秦庄。
清代乾隆皇帝视察河南,事先安排的视察路线,要预定住此村。后来却未住此村,故名“没住王庄”,后简称王庄。
明朝万历年间,姓贺的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到此定居,故名贺屯,沿用至今。
明崇祯年间,姓武的迁来此庄,后芦姓也来此居住。武姓的在东头,芦姓的在西头,有武圪垱和芦家寨之称。至光绪年间,武姓最早迁来,人户大,故两村合为一村,取名武圪垱。
建于明初,有王姓的兄弟二人来到此地,老大住在岗东,老二住在岗西。一天夜里发大水,发现水里漂来一尊关爷像,遂建庙供奉。从此以后东为大关爷庙,西为小关爷庙。解放后,人们因嫌关爷庙含义不好,将小关爷庙更名为西关王村。后为西关,沿用至今。
于明朝初。有姓王的兄弟二人。来到此地老大住在岗东,老二住在岗西。一天夜里发大水。发现水里有一尊关爷像,就在此修庙奉祀。从此以后东为大关爷庙村,西为小关爷庙村。解放后将大关爷庙村更名为东关村。
据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形成村落,取名程家寨。由于人口众多,解放后分为东西两个自然村。此村在西,故名西程寨至今。
宋朝末年有一程姓大户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形成村落,取名程家寨。由于人口众多,解放后分为东西两个自然村,此村在东故名东程寨,沿用至今。
吴姓最早迁此,取村名小吴庄。后申、蔺二姓陆续迁来,吴姓绝户,村名依旧为小吴庄,沿用至今。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