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郭家坝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郭家坝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以该社区居委会地域内卜庄河地片名和群众自治组织名称综合命名。据此地过去曾是一座古城,名越城。宋朝时期,苏轼从越城经过,当地官员和百姓为了欢迎苏轼的到来,在此处铺上毡子来迎接苏轼。因此地位于长江边,从此后,人们便将此地称之为铺毡河,后逐渐演变成卜庄河,卜庄河由此得名。
此地地形平坦,据《郭氏族谱》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始祖郭虎公由江西南昌吉安府吉永县迁徙归州童庄乡,传三世复分六支,二房、幺房定居童庄乡(今郭家坝镇),在此辟基建房,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故名郭家坝。
此地有一自然山岭,因山岭远看形似一头卧牛,故名牛岭。
此地为一自然山岭,据《王氏族谱》载,明嘉靖元年(1522年),王文秀自归州旧州河王氏家族中迁居此地落叶拓展,开基建房,定居生息,故名王家岭。
此地为较平坦的缓坡地形,据很早以前,生长有大片柏杨树,而且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故名柏杨坪。
此地地处童庄河河道一湾道处,气候、土壤非常适宜桐树生长,因而很早以前,人们便在沿河两岸种植了大片油桐树,故名桐树湾。
据战国时期,此地是古代战争预警要地,若遇外敌来袭,人们便在村庄的烽火台上燃起烽火,为前方将士传递信息,故名烟灯堡。
此地为一自然山坡,据《邓氏族谱》载,始祖邓良俊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江西洪都迁携至湖北秭归,定居郭家坝镇楚王井、莲花滩一带。于民国六年间,在建东陈家村大仍坪创建邓氏祠堂。民国时期(1912-1949年),邓氏一支迁入此地定居,故名邓家坡。
相古时当地百姓去集镇赶集时要经过童庄河上的三座桥,因此地为赶集时在童庄河上过的头一道桥,故名头道河。
此地为一自然山岭,据《熊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熊氏三兄弟自江西南昌府南昌县朱市街紫竹林迁湖北秭归,长兄熊鹏迁居此地落业拓展,开基建房,定居生息,故名熊家岭。
明万历三十七年本《归州志·古迹》载:“楚王井,在楚王台右,其泉甘不竭,相传楚襄王曾吸于此,故名”。
相战国时期,秦兵攻克巫、黔中部,占领归乡,楚王为抵御秦军侵略,派楚国武将严瑞在箭道坪练兵,在安平垭扎营,在此地擂鼓催战,故名擂鼓台。
此地地形为一山垭口,因海拔较高,自然条件恶劣,过去曾荒无人烟,只有一片长满荒草的平地,故名荒口坪。
相很早以前,在此地一座山顶上,有一座寺庙,庙中住有一位白云姑娘,在此等待自己的如意郎君,等了一年又一年,直到老也没有等到,最后死在地楼里,故名。另据《秭归县地名志》载:山峰很高,常被白云笼罩,故名。
清末民初。在平睦河畔,曾有鲁云波、孙淑畔、崔建之、付义安、文恩波五位名士,分居福禄溪、幺棚、付家湾、文家店东南西北四地,人称“五贤”。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五位贤士站在民族大义的至高点,在幺棚开办新学校,强制废止当地各地私办书屋,强力推行全民教育,创造了秭归最早的“普及教育”,教学内容由死背儒学变革为全面学习,教学方式由落后的单个教学变革为班级教学。值此,一种崭新的教育克难而生。先贤们以丰富的情感,超前的意识,为新教育奠基,引领着文化人的未来,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