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天聪9年(1635)蒙古人来此定居后,因是蒙汉交界的第一道营子故得名。 [详细] |
清顺治五年(1648)李姓来此定居。在西岭上开条通往河北省青龙县干沟乡道路而得名。 [详细] |
清顺治十八年(1661)贺姓来此定居而得名。 [详细] |
后金天聪九年(1635),蒙古人来此定居。因有大片草甸子适合养马,故名。 [详细] |
清乾隆元年(1736)清廷钦天监观星并预言东南方出娘娘,便派遣官员巡查至此,并修建增福寺(娘娘庙)。为纪念和尚的功德,又建一牌坊,当地人称为“和尚坊子”并逐渐演化为地名。后人将“坊”误写为“房”,故得现在地名。 [详细] |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曹姓人家来此定居,依地处六股河河湾处,有较大的杨树林而得名。 [详细] |
黑山科是由蒙语“碣石克”的近音而得名,汉语意为禄田,是蒙古王公赐给有公差人的土地。 [详细] |
清嘉庆九年(1804)雷姓来此定居并开客店而得名。 [详细] |
清乾隆四年(1739)蒙古人来此定居,“小德“是蒙古语的谐音,汉语意为“贤者”或“能者”,“营子”源于蒙古语,是对村庄的一种叫法,故名。 [详细] |
清乾隆五年(1740)苏姓来此定居,因位于六股河北岸,流经此处为第二大河湾处而得名。 [详细] |
巴什罕由蒙语的近似音而得名。“保日罕”的原意为佛的意思,以村庄中间莲花池旁有一块长方形花岗岩石头,人们信以此石是佛的化身,谁要动它就得大祸临头,故蒙古人称“保日罕”。 [详细] |
清嘉庆十二年(1807)因建有娘娘庙,供奉“三霄娘娘”而得名。三霄娘娘为云霄、琼霄、碧霄简称三霄娘娘。从前信士求儿女,都要拜三霄娘娘。所以有人称三霄娘娘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 [详细] |
清乾隆元年(1736)古姓来此定居得名古杖子,1983年人民公社改称乡,由于牌子和公章误写为谷杖子乡,由此延续至今。 [详细] |
清乾隆三年(1738年)设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称建昌县,当是为存古而取建德、昌黎两郡字头,合并而得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建昌县,故治即今凌源县。今建昌县清为建昌县地,1914年后为凌源县地,1931年由凌源、朝阳二县析置凌南县,设治蟒牛营子。1949年改为建昌县,仍以旧建昌县为名。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