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角镇梓江社区地处场镇中心,辖区的面积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59人、1500余户,外来人口800余人。梓江社区 “5.12”地震后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使场镇面貌焕然一新。对场镇进行了绿化改造,安装了太阳能照明灯和控制式路灯,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好评。建立起了群众和老年人健康娱乐场所、电影院、阅览室等。辖区内有学校、医院、派出所、企事业单位等部门,有大小商业经营门面近200余间,有各类餐馆、酒店、旅馆10余家。马角镇梓江社区交通发达,贯穿南北有宝成铁路、中雁公路、武马公路横贯场镇,每天有近100余趟公共汽车经过,同时马角镇梓江社区还为老年人建立起了日照中心,使老年人的生活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
龙宫村位于马角镇的西部,距马角场镇1公里,其东与马阁寺村接壤,南与二郎庙镇连接,西与前进村为伴,北与岳村村相邻。龙宫村地处浅丘与山区结合,一至九组地处浅丘,人多耕地少; 十组地处山区,海拔在700米至1600米之间,全村地形似“圆盆”形。幅员面积8.8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1458亩,耕地面积922亩(其中田571亩、旱地351亩),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73户,总人口2375人(党员96人,残疾127人), 经济收入以种养业和外出劳动收入为主。种植业以传统的玉米、水稻、油菜等为主;大豆、土豆、花生、红薯等作物为辅;养殖业主要以育肥猪、家禽为主。劳动年龄内劳动力1065人,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800余人。村内有一条长约1公里的村道,社道10条长约5公里。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户,92人。 |
前进村位于马角镇的西部,距马角场镇5公里,其东与二郎庙镇接壤,南与油房沟村连接,西与沉水村为伴,北与龙宫村相邻。幅员面积6.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16亩。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81户,总人口1791人(党员35人,残疾46人), 经济收入以种养业和外出劳动收入为主。种植业以传统的玉米、水稻、油菜等为主;大豆、土豆、花生、红薯等作物为辅;养殖业主要以育肥猪为主。劳动年龄内劳动力705人,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570余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98人。 |
沉水村位于马角镇的西部,距马角场镇6.5公里,其东与龙宫村接壤,南与前进村连接,西与文胜乡为伴,北与印坪村相邻。沉水村地处浅丘与山区结合,一、三、四、八组地处浅丘,人多耕地少; 二、五、六、七组地处山区,海拔在700米至1600米之间,全村地形似“圆盆”形。幅员面积16.71平方公里,森林面积21647亩,耕地面积655亩(其中田408亩、旱地247亩),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94户,总人口1243人(党员39人,残疾26人), 经济收入以种养业和外出劳动收入为主。种植业以传统的玉米、水稻、油菜等为主;大豆、土豆、花生、红薯等作物为辅;养殖业主要以藏香猪、育肥猪、山羊及肉牛为主。劳动年龄内劳动力766人,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450余人。村内有一条长约8公里的村道,社道7条长约15.13公里。全村贫困户70户,225人。 |
印坪村,2010年由原岗堡村与木通溪村合并而成,位于马角镇西部,距场镇15公里,东与大炉山村和岳村相连,南与沉水村接壤,西与文胜镇交界,北与六合乡毗邻,全村幅员面积41.6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在850米以上,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耕地994亩,共有村民298户、89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167人,2017年整村摘帽,贫困户全部脱贫。 |
马角镇马阁寺村(2010年由原豹林村和马角寺村合并为现马阁寺村)位于马角镇的东部,距市区约60公里,马角场镇2.5公里,全村总面积17.6平方公里,东与石元乡接壤,南与二朗庙镇金石村连接,西与龙宫村为伴,北与岳村、大炉山村相邻。境内8个小组均为山地;最高海拔1670米,最低海拔 670 米,平均海拔为830米。全村幅员面积17.6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657户,1932人,(其中:党员89名,残疾人46名)。耕地面积2419亩(其中地2099亩,田320亩),人均占有耕地1.25亩,多年来以传统种养业为主,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少,经济收入低。村内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油菜、杂粮为主,养殖业以养殖猪、牛及小家禽为主。全村贫困户123户,384人。 |
大岳村位于马角镇的北部,距市区65千米,东与马阁寺村接壤,南边是马角场镇,西与印坪村连接,北与雁门镇会龙村相邻,面积56.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0亩,林地面积42498亩,森林覆盖率50%以上。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923户,2837人。该村自然资源丰富,有“小九寨沟”之称的清沟风景区,从岳村3组到印坪村的木通溪蜿蜒约12公里,是有名的天然氧吧,又是川内驴友们的户外休闲胜地。石灰石矿石存储丰富,拉豪双马400万吨石灰石废石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已建成投产。大岳村党总支部连续多年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组织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