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六枝特区新窑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六枝特区新窑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相传嘉庆年间,这里住着一群苗族,他们虽有自己的文化却没有文字,也因此没有一个具体的记载。也就在那个时候,郭家的祖先为了逃难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成群的野鸭子在塘里追逐。郭家初来乍到,只能寄人篱下,不过后来很快得到苗王的赏识。因为他有文化,自那时起,汉人的文字就进入了这里,也就有了鸭塘村的记载。当时不叫鸭塘村,而是叫野鸭塘,这个名字还是当时的一个知县所取。当时的知府坐落在今天的郞岱镇。在去交税时,郭家祖先说不出自己的地名,他对知县说:“我只知道那里有个很大的塘,有很多很多的野鸭子。”县长听后说:“那从此你那里就叫野鸭塘吧。”(后来野鸭塘改成了鸭塘村)郭家知祖先来到这里的第二代,由于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已不能满足当时的生活,苗王一声令下开发土地,于是塘干了,鸭子也飞了,也就有了今天的鸭塘村。
从前人们在该地建烧制陶器的窑子,称老窑。后因交通不便重新选址建窑,新建之窑称为新窑。
村寨门前的确有一条河,相传300多年前有一商人赶马从此路过,过河是给马洗澡,发现马越洗大,越洗越肥。商人便将此发现告诉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村民们不信,就重新拉匹马来试,一试,马果然越洗越大,越洗越肥。之后,马肥了,人高兴了,此后,人们就叫这条河为洗马河,此寨就叫洗马河村寨。
文革时期,全国一片红,将原四脚田大队更名为为联合(意为联和人民群众)大队,1984年根据《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联合大队改设为联合村。
文革时期,全国一片红,将原沙地大队更名为为联盟大队,1984年根据《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联盟大队改设为联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