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县辖镇。“章凤”系傣语,意为“大象吼叫的地方”。古为西南丝路要道之一,今为省级边境贸易口岸。
1953年设章凤区,1969年建红卫公社,1984年复置区,1987年改乡。 章凤镇位于陇川坝子底部,地理坐标东经90°48′,北纬24°12′,最高海拔1200米,最低海拔920米,平均海拔950米,是陇川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枢纽中心,同时也是德宏州的粮食、甘蔗生产主产区。全镇国土面积146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6.3公里, 现有耕地面积85183亩,其中水田60653亩,旱地24530亩;年平均气温18.9℃,年最高气温35.7℃,最低气温-2.9℃,全年无霜期299天,年降雨量1544毫米,年平均降雨天数166天,属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甘蔗、水稻、玉米、油菜、水果等多种作物。
全镇辖7个村民委员会,93个自然村,151个村民小组和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8个居民小区,59个居民小组,共15266户5281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3279人(傣族18854人,景颇族2556人,德昂族1595人,阿昌族129人,德昂族1538人,其他民族145人)。其中乡村人口8823户35039人,城市人口6443户17771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6%和34%。 201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6.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05元。 |
陇川县辖镇。原名邦外文化站,1969年成立前哨公社,后改称邦外公社,1981年建区,1988年改建陇把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西邻缅甸联邦,距县城18公里。面积217平方公里,人口2.1万,景颇族等少数民族占13%。辖邦外、垒良、弄安、户岛、邦湾5个行政村。主产粮食、甘蔗、茶叶,1995年有镇办企业13个。境内有县属陇川糖厂、陇川农场。 |
陇川县辖镇。1953年建景坎乡,归章风区,1969年成立庆九大公社,1971年改称景坎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景罕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156平方公里,人口1.6万,少数民族占50.25%,其中景颇族4089人,傣族3648人。芒(市)陇(川)公路过境。辖景罕、曼晃、罕等、曼面、曼软5个行政村。主产粮食、甘蔗。中国西南规模最大的机制白糖厂景罕糖厂座落于镇内。位于景罕镇玉兔山的景罕佛塔,由主塔和8座笋状镀金塔组成,与缅甸联邦曼德勒佛塔齐名,为印度、缅甸联邦、泰国等国公认的佛光宝塔,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三日有盛大宗教-。 |
陇川县城子镇位于陇川县中部,原县城所在地。东靠勐约乡,南依陇把镇和景罕镇,西邻户撒,北连清平,海拔957米。距县城章凤26.5公里,全镇土地面积199.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9%,有耕地面积48294亩,人均1.9亩,(耕地中水田29344亩,旱地18950亩),林地127324亩。全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88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12个居民片区。2016年全镇共有6296户,24880人。(其中:农业人口19676人,非农业人口5204人)。全镇2016年外出务工人员为2392人。 2016年农村(不含社区)经济总收入达3381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30984万元,第二产业收入90万元,第三产业收入27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44元,人均口粮728公斤。
乡镇企业主要从事建筑、运输、服务、饮食业。林业、渔业、畜牧业亦占一定比重。辖区内有陇川宣抚使司署衙门遗址。 |
户撒阿昌族乡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是一个美丽、神奇、富饶的地方。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136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人口24891人,5488户,其中阿昌族共有人口3250户14289人。
户撒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地理区位独具优势。距离县城48公里,是腾冲至瑞丽旅游环线的必经之路,乡内正在建设的环乡公路长42.195公里,是标准长度的马拉松赛道,也是开展国际马拉松和自行车越野赛的理想区域,国境线长5.3公里。最高海拔2138米,全乡国土面积251.9平方公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年均无霜期278天,相对湿度为84%,森林覆盖率48.9%,气候宜人,适宜人居;二是田园风光秀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户撒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风景轮流变化,优美的田园风光,民族文化绚丽多彩,被国家文化部评为“民间艺术之乡”,俗称“佛祖的花园”;三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辖区内居住着汉族、阿昌族、傈僳族、景颇族、回族、傣族等五个世居少数民族,是民族团结的大家园和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民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有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会街节”、“火把节”等民族节日;四是各种宗教文化相互包容。因受汉、傣等文化的影响,户撒乡各族群众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全乡宗教活动场所共有“六寺、六会、九塔、九摆、四十七奘”,是较为突出的宗教文化旅游地区;五是地方特产丰富。户撒是陇川县特产主产区,有户撒优质米(滇陇“201”)、红心猕猴桃、板栗、草果等农特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户撒“三宝”(户撒-、银佩饰、竹杆烟)和户撒“一绝”(户撒过手米线)远近闻名;2006年5月20日,阿昌族-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项老赛入选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代表。“阿昌族-锻制技艺”进一步得到有效保护,即将失传的“七彩刀”工艺得到恢复与传承。 |
陇川县辖乡。1953年成立护国乡,1973年成立护国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位于南宛河源头的北部山区,距县城35公里。面积159平方公里,人口0.7万。公路北通 k 梁河县,南接清平乡。辖护国、幸福、岳家寨、边河、邦掌、杉木龙6个行政村。所辖杉木龙山,古为中缅通道的军事要塞。主产粮食、甘蔗、茶叶。乡镇企业190个。 |
陇川县辖乡。1953年建清平区,1956年8月并入城子区,1969年建卫东公社,1984年改清平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城北,距县城13.5公里。面积196平方公里,人口1.3万。景颇族7500人,傣族3044人,傈僳族388人。辖清平、广外、新山、弄龙、郑家、六昆、赵家寨、大场、广岭共9个行政村。主产粮食、甘蔗、茶叶,并有草果、八角等热带经济作物。乡镇企业主要从事运输、服务、饮食等行业。 |
陇川县辖乡。1953年成立王子树乡,1959年改建为王子树文化站,1969年建东方红公社,1984年改王子树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2公里。面积262平方公里,人口1.3万。辖王子树、托盘山、曼玉河、邦角、盆都、邦东、罗浪、岗巴、那邦共9个行政村。农业以种植粮食、甘蔗、茶叶为主,出产草果、核桃。有乡镇企业339个。境内邦角行政村有景颇族尚自贵山官衙门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勐约乡隶属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位于陇川县东南部,位于东经98°03′50″,北纬24°15′12″,东与芒市西山乡隔江相望,南与瑞丽市接壤,西与景罕镇、城子镇相接,北与王子树乡毗邻,距县城35公里,是陇川县2个贫困乡之一。全乡国土面积200.1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80米,最低海拔872米(陇川县最低海拔),境内河流为瑞丽江水系,有龙江(瑞丽江)、勐约河、南掌河等9条江河贯穿全乡,河流总长度80千米,年平均流量2.12亿立方米。辖区内的龙江水库于2010年3月下闸蓄水,总库容量12.17亿立方米,是德宏州较大的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之一。年平均气温20.1℃,年均降水量1300—15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明显,干湿季分明,适宜水稻、甘蔗、咖啡等多种农作物生长。全乡现有耕地40769亩,其中水田8021亩,旱地32748亩,人均耕地5.57亩。全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45个村民小组,64个自然村,共1857户7332人,其中农业人口7120人,非农业人口212人。全乡设1个党委,5个党总支,28个党支部,现有党员435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