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葛仙山镇万年社区位于葛仙山镇中部,东北靠葛仙山镇蒲沟村,西南临葛仙山镇乐江村,覆员面积1.5公里,辖区内有居住户256户,376人,其中0员15名。万年场历史悠久,清同治三年建址于今址,分上场、下场、中街、新街四段,鸭子河上桥名万善桥,严家河上桥名万年桥,均为风雨廊桥建筑结构,各街两头均有寨子门楼,在菜市坝崽子门上嵌有石匾,-“古万年场”。 |
西华社区基本情况介绍 一、社区辖区
楠杨社区位于楠杨北街149号,由东,南,西,北,楠木场老街五条街。
二、社区办公 社区办公场地设在楠杨北街居委会内,位于楠杨北街149号,有9间办公场所
三、社区组织机构和成员 社区设立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成员共3人,其中党支部3人,居委会4人,交叉任职1人,社区下设有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站、成员分别是: 罗敏强 社区党支部书记 负责全面工作 白淋晖 社区党支部委员 居委会主任 王梦妮 代理妇女主任文书 岳先奎 社区党支部委员 市场管理员
四、辖区基本情况 楠杨社区管辖2所学校和1个市场,辖区总人口1900人,党员23人。自社区成立以来,我们按照区里和街道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运行,规范化建设,使社区建设和社区工作迅速起步,目前社区各工作正有序开展。
|
原楠新村和原文林村合并为楠林社区,楠林社区位于葛仙山镇南部,距彭州市约16公里,东与敖平镇交界、南面小石河与军乐镇为邻,西与楠杨社区、群柏村接壤、北靠华顺村,幅员面积6.7平方公里,川西旅游环线敖关公路贯穿村内。村内修建了两个统规统建点古楠木秀小区和幸福文林小区,两个统规自建点鑫楠苑和顺发苑。全村目前有14个居民小组,全村共有耕地约4858亩。总户数1473户,总人口4134人。目前产业结构主要以种植蔬菜、大蒜、川芎、水稻等为主。社区共有正式党员154人,预备党员1人。 |
官仓村位于彭州市葛仙山镇东北部,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地处成都平原,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气温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分明。 官仓村现有人口1490人,建有统规统建点1个314户。自建点3个分别为:天鹅苑26户,三十一户31户,高升苑33户产业结构主要以种植蔬菜、大蒜、川芎、水稻等为主,年人均纯收入为6000元。境内生态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有2463余亩官仓村农业生态园区。
|
花园村位于彭州市北部,东与张泉、蒲沟相邻。南与乐江熙玉村连接,西靠白鹿镇,北与红岩相邻。从成都出发30多公里就到花园村。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2000余亩,林地7000余亩,森林覆盖率90%以上。
花园村成立了支部、村委果业协会、议事会和监事会。全村下设11个村民小组,有353户,965人。其中统规统建142户,464人,异地安置17户37人,原值重建和维修加固194户464人。议事会成员38人,监事会成员5人,0员51人,预备党员4人,低保户15户,五保两户,优抚4人。
花园村村民以种植业、林木和农家旅游为主导经济。种植以著名的花园李为主,伴随有樱桃、枇杷、杏、梨、桃、核桃、桔子等。花园村以水果支撑农家旅游,农家旅游带动水果发展。全村人均收入6000余元。
花园村境内有著名的国家级地质公园,葛仙山飞来峰。有水果基地3000余亩。成都贵腾食品公司种植梅子200余亩。有著名的宝台寺、严华寺。石牛角有待开发,那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天赏花,夏秋品果。是游玩的理想之地。
|
熙玉村位于彭州市西北部浅丘山区,距市区21公里,幅质面积10.587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30人,总户数748户。人均纯收入6824元。
党支部基本情况:村党支部委员会由3人组成,共有党员85名,其中男性党员69人,女性党员16人;大专及以上文化4人,高中文化8人,初中及以下文化72人。
村委会基本情况:村委会由3人组成,分别成立有民事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村民代表大会、民主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
熙玉村5.12地震后农民新村建设大有进步,熙玉村在灾后重建方面,有自建点53户167人,统建点3个,分别是:玉河清溪268户865人,熙林0105户353人;龙凤呈祥53户169人。异地安置17户32人,原址重建106户330人,维修加固139户481人。
|
群柏村位于葛仙山镇西南部,幅员面积约3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约6公里。全村人口2209人,共有686户,14个村民小组。有党员61人,村干部4人。全村以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大蒜、川芎、地瓜等经济作物为主,现有川芎基地一个,2011年村民人均收入8200元。
柏林鹤鸣小区是地震灾后重建统建小区,位于群柏村1组,共占地约100亩,有61栋,75个单元,建筑面积62090平方米,安置人口1774人。
|
指张沟村、涌泉村合并后各取一字,故名。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时万年公社有“张沟大队”、“涌泉大队”;2005年,张沟村、涌泉村合并,称“张泉村”。 张泉村位于彭州市葛仙山镇东北部,地处成都平原,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气温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分明。全村现有人口1743人,528户。全村有新农村建设居住点2处——葛仙春晓和涌泉晨曦。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种植业,其中,种植中药材以川芎为主,种植蔬菜以大蒜、茄子为主,种植水果以蜜橘为主。 |
云居村位于彭州市葛仙山镇西北部,距彭州市约16公里,幅员面积10.6平方公里,总人口3694人,实现“家门口”就业500余人,村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有正式党员128名。域内有桑葚、葡萄、樱桃等优质水果和青花椒等优质农产品,有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居院塔,有中医药体验基地-林野杏林中医药主题村,全村依托水果产业资源和中医康养等旅游资源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
华顺村位于葛仙山镇的南大门,距彭州市约1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4.7平方公里,东与敖平镇兴平村交界,南与敖平镇楠桥社区交界,耕地面积4092.45亩,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总共住户1238户,总人口3317人。村党总支部下设3个小组,党员81人。华顺村传统上主要种植小麦、水稻、川芎、叶烟、大蒜、蔬菜,其中川芎种植面积达500余亩, 水稻、小麦种植1800亩。种植的其他蔬菜有葱、大蒜、玉米、豇豆、菠菜、莴笋、四季豆等。 |
井泉村由原山泉村和原八井村合并而来,位于葛仙山镇西南,村党群服务中心距彭州市约16公里,距葛仙山镇政府2.3公里。花源路、敖万路、熙林路贯穿本村。全村有专业家庭农场两个,食品有限公司一个、专业养鹅场一个,葛仙山镇加油站处在本村。全村幅员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31.63亩、辖13个村民小组、共计户数1194户、人口3258人。现有正式党员121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井泉村以种植川芎、大蒜、蔬菜、花卉等传统农业为主。 |
原普胜村和原红庙村合并为普红村,普红村幅员面积5.3平方公里,距彭州市约16公里,耕地面积4981亩,全村共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585户,总人口4710人,党员126人。集中居住小区4个,集中居住户1109户。境内生态环境优美,地处美丽的花源路两侧,资源丰富,有1400余亩多元产业。产业主要是以绿色果蔬、大蒜、川芎、水稻、花卉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