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三管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三管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旧名沙庄村,以沙土见称,原址在今之西2千米处,明代迁至今地,因地处猗氏、万泉,安邑三县交汇地带,管属即离(都管都不管)俗称“三不管”,通称三管庄。
明初建村,称原家庄,后因吕姓人家迁此,命名为吕家庄。以后又因山东一梁姓盐务官员落户于此,又改为梁家庄。
明万历年间,高家垛高姓和上里村姚姓人家于此打母子井后,奠定新居,遂以新庄为名。
据县志载:春秋列国时“赵武既主,报树以苗,智窑、韩厥、程婴、公孙杵西,因立庙祀之,曰祚德庙”。遂将此村称为四大夫屯。明初有一大将陆德山在此扎营落户,改名陆喜营。
明末清初,姚氏建村,按其方位居东,故名东姚庄。原属万泉县,1950年划归临猗。
相传:明末清初,姚姓在此建村,因居东姚之西,故名西姚庄。原属万泉县,1950年划归猗氏。
原属万荣县(1950年划归临猗),万泉县志称为沙家庄,后因师姓居多,改为师家庄,现虽无师姓人家,但据村老讲,古井台旁曾有石碑,上列人名多为师姓,可见当时师姓繁衍之盛,后虽绝户,但师家庄之名仍延续至今。
明末称为沙一村,以土质见称。清康熙时,以黄、薛两姓为主,均欲以其姓氏命定村名,经县令公断为合家庄。后黄氏势重强以其姓氏命名为黄家庄。原属万泉县(1950年划归临猗)。
清嘉庆年间,万荣偏店村民李庆携眷迁此,因名李庆庄。至道光时,其后人因以先祖之名命名,失礼不敬,改为李家庄。因与闫家庄乡李家庄同名,于1983年改为李卓。
相传:丁庄产一宝驹,名为千里驹,不贡于朝,而卖于该村,得罪朝廷,事涉王庄,恐受株连,逃亡罄尽,后有个王二虎,落户于此,改为王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