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三驱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三驱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原为三驱正街;1995年更名为半边街居委会;2003年6月,经县政府批准,设立半边街社区居民委员会。

1951年取名太平村,1958年更为太平管理区,1961年更为太平生产大队,1980年更名为玉金生产大队,1984年1月更为玉金村。

2003年6月,玉金村与高碑村合并为玉金村。

2012年设立玉金社区居民委员会。

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双集村;1958年更为双集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更为双集生产大队;1984年1月复为双集村。

2003年6月,双集村与普吉村合并为双吉村;2019年12月设立双吉社区居民委员会。

1958年从四方村分出设立水星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水星生产大队,与桅杆大队隶属于三驱公社;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水星生产大队,设立水星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水星村村委会;2003年6月,水星村和桅杆村合并仍为水星村;2019年12月,经大足区政府批准,撤销水星村村民委员会,设立水星社区居民委员会。

1958年将原十五村设为大桥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更为大桥生产大队;1984年,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大桥生产大队,设立大桥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大桥村和平坝村合并为大桥村;2019年12月设立大桥社区居民委员会。

原为三驱镇11村;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铁桥村;1958年更为铁桥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铁桥生产大队,与群益大队共隶属于三驱公社;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铁桥生产大队,设立铁桥村村民委员会,简称铁桥村村委会;2003年铁桥村和群益村合并后仍为铁桥村村民委员会。

1958年由三驱镇十二村分出设立板桥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板桥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板桥生产大队,设立板桥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板桥村村委会;2003年板桥村和川门村合并后仍为板桥村村民委员会。

原为十九村;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月池村;1958年更为月池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月池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月池生产大队,设立月池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月池村村委会,沿用至今。

1961年设立星河生产大队;1984年1月撤销星河生产大队,设立星河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建制调整,星河村与新桥村合并为长坪村,设立为长坪村村民委员会,简称长坪村村委会。

1952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新民村;1958年更为新民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新民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新民生产大队,设立新民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新民村村委会;2003年新楠村并入新民村。

1958年设立白坭管理区,隶属于石桌公社;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白坭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白坭生产大队,设立白坭村村民委员会,简称白坭村村委会;2003年白果村并入白坭村。

1953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时,取名楠木村;1958年更为楠木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楠木生产大队;1980年,更名为楠林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楠林生产大队,设立楠林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楠林村村委会;2003年卢楠村并入楠林村。

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千佛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千佛生产大队,设立千佛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千佛村村委会;2003年林金村并入千佛村。

1953年将原三驱十五村分出部分成立佛会村;1958年更为佛会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佛会生产大队;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佛会生产大队,设立佛会村村民委员会,简称佛会村村委会;2003年佛会村和石桌村合并后仍为佛会村村民委员会。

1955年取名月亮村;1958年更为月亮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月亮生产大队;1984年,实行政社分设时,撤销月亮生产大队,设立月亮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月亮村村委会;2003年月亮村和狮子村合并后仍为月亮村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