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上杭县旧县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上杭县旧县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土地革命时为旧县区苏新坊乡苏(含石院);民国时设新乡新坊保;1949年解放初为旧县区新坊村农会;1953年为旧县区(第八区)新坊乡;1956年设新坊高级社,并入白砂区;1958年公社化,称旧县公社新坊营石院连;1961年称新坊公社新坊大队;1964年又并为旧县公社新坊大队;1966年改称红岩公社新坊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新坊大队革领组;1971年称旧县公社革委会新坊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新坊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新坊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新坊村民委员会,辖:茶子岗、大福、禾庄、横塅上、刘连坑、石乾、水口、小坑、新坊圩、新市、桩角、油楻坪12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水口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旧县区苏新坊乡苏石院村;民国时为新坊乡石院保;1949年解放初称旧县区(后称第八区)尧石乡石院农会;1953年称旧县区石院乡;1956年并入白砂区,设高级社;1957年属白砂区新坊乡;1958年冬公社化,称旧县公社新坊营石院连;1959年改石院大队;1961年为新坊公社石院大队;1965年并入旧县公社;1966年称红岩公社石院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石院大队革领组;1971年复称旧县公社革委会石院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石院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石院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石院村民委员会,辖:大岌头、丁上、旱田里、排下里、上村、下村、荷树下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下村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旧县区苏扁山乡苏;民国时属新坊乡扁山保;1949年解放初属旧县区,后改第八区扁山村农会;1953年为旧县区扁山乡;1956年并入白砂区,设高级社,属新坊乡;1958年公社化,称旧县公社为扁山连;1959年改称大队;1961年称旧县公社扁山大队;1966年改称红岩公社扁山大队;1968年称旧县公社革委会扁山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扁山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扁山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扁山村民委员会,辖:村中心、大榜脚下、丁下、湖洋里、黄泥坎、新屋下、塘坑里7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村中心自然村。

民国时期华洋乡中村保;1949年解放初属古蛟区福村农会;1953年为第七区(蛟洋)华家乡福村村;1958年公社化,属蛟洋公社福村连,后改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福村大队;1961年称白砂工委华家公社福村大队;1963年福村大队从华家公社划入旧县公社,称旧县公社福村大队;1966年称红岩公社福村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福村大队革领组;1971年复称旧县公社;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福村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福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福村民委员会,辖:槽石背、大叶树下、当中屋、横桥、罗丁下、茅坪下、门寮子下、墓前排、畔坑、螃蟹钳、上头坝、塘坑、土楼坪、溪背山、香花树下、寨子顶1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槽石背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旧县区苏旧县乡苏河东村;民国时属新坊乡寨里保;1949年解放初属旧县区(后改第八区)河东村;1953年称旧县区河东乡;1956年设河东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设河东营,下辖河东连,龙溪连,属旧县公社;1959年改称大队;1961年称旧县公社河东大队;1966年改称红岩公社河东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河东大队革领组;1971年复称旧县公社革委会河东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河东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河东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河东村民委员会;2014年新康划出,设新康村民委员会,属旧县镇。

辖:李竹坑、牛子额下、阡背、溪边、下湖山、下寨坝、新田里、赤水洋、寨里9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

村委驻地:寨里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旧县区苏旧县乡苏龙溪村;民国时属新坊乡龙溪保;1949年解放初属旧县区(后改第八区)龙全乡;1953年称旧县区龙溪乡;1956年与全坊合并为龙全高级社;1958年撤区并乡,属河东乡;1958年冬公社化,属旧县公社龙全管理区河东营龙全连;1959年改称大队;1961年称旧县公社龙溪大队,1966年改称红岩公社龙溪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龙溪大队革领组,1971年复称旧县公社革委会龙溪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龙溪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龙溪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龙溪村民委员会,辖:大岗背、大井、龙头岗、馒头山、牛角龙、山下、西俭、新村、新屋、小溪口10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西俭(天灯坝)自然村。

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县治曾迁至原全坊语口市;元、明属上杭县;清属白砂里;土地革命时属旧县乡苏全坊村;民国时为新坊乡全坊保;1949年解放初为旧县区(后改第八区)龙全乡全坊村农会;1953年称旧县区全坊乡;1956年全坊,龙溪合并为龙全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旧县公社河东营龙全连;1961年设全坊农场,后改为大队,称旧县公社全坊大队;1966年称红岩公社全坊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全坊大队革领组;1971年复称旧县公社革委会全坊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全坊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全坊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全坊村民委员会,辖:村中心、上山下、桅杆屋、下村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村中心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旧县区苏坝上乡苏。

民国时属旧县乡坝上保;1949年解放初属旧县区(第八区)坝上村农会;1953年属旧县区坝上乡;1956年属河西高级社;1958年冬公社化,称旧县公社坝上大队;1966年称红岩公社坝上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坝上大队革领组;1971年复称旧县公社革委会坝上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坝上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坝上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坝上村民委员会,辖:大背头,湖洋坑,坝上,上洋角、十二山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

村委会驻地:坝上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宫厂里设上杭县苏,桅杆屋设保卫局,犁头子设裁判部,属旧县区苏新乡;民国时属新乡、贝湖、上营保。

1949年解放初属旧县区(后改第八区)贝湖、上营、下营村农会。

1953年属旧县区河西乡;1956年设河西高级社;1961年称旧县公社河西大队;1966年改称红岩公社河西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河西大队革领组;1971年复称旧县公社革委会河西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河西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河西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河西村民委员会,辖:贝湖、大岗尾、湖丘坊、黄竹笼、老圩坊、犁头坊、岭下里、唐角坊、桅杆屋、朱吉坊10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老圩坊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旧县区苏尧铁乡苏尧埔村;民国时属三益乡尧铁保;1949年解放初为旧县区(后改第八区)尧石乡尧埔村农会;1953年称旧县区尧埔乡;1956年设尧铁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称旧县公社尧铁营尧铁连(尧埔,兰田);1959年改为尧埔大队;1966年改称红岩公社尧埔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尧埔大队革领组;1971年复称旧县公社革委会尧埔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尧埔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尧埔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尧埔村民委员会,辖:岗下、上大路、上溪边、社岗、塘下、下大路、下溪边、新屋下、中溪边9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大路上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尧铁乡苏;民国时属尧坊保;1949年解放初属旧县区尧石乡兰田农会;1953年称旧县区兰田乡;1956年属尧铁高级社;1958年撤区并乡属尧石乡,同年冬公社化,属旧县公社尧铁管理区;1959年改称大队;1961年称旧县公社兰田大队;1966年改称红岩公社兰田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兰田大队革领组;1971年复称旧县公社革委会兰田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兰田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兰田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兰田村民委员会,辖:坑边、六尾屋、溪边坊、圳头坊、中心屋里、小富(布)坑、半山屋脚下等7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中心屋里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旧县区苏尧铁乡苏,在上牛角屋设乡苏;民国时属三益乡尧场保,设麻坝,铁北二个甲;1949年解放初为旧县区尧石乡铁场村农会;11956年设尧铁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称旧县公社尧铁营铁场连;1959年改为大队;1966年改称红岩公社铁场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铁场大队革领组;1971年复称旧县公社革委会铁场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铁场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铁场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铁场村民委员会,辖:渡头、碓寮坑(碓朽坑)、罗屋、麻坝、泥舍里、牛角屋(牛角里)、享堂、大岭上、梁下、栋山下、铁北11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麻坝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为旧县区苏尧铁乡苏,村民积极支持岩下山游击队;民国时属三益乡尧场保;1949年解放初属铁场农会,属旧县区尧石乡;1953年称旧县区铁东乡;1956年为铁场高级社铁东包产片;1958年公社化,称旧县公社尧铁营铁东连;1959年改称铁东大队;1966年改称红岩公社铁东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铁东大队革领组;1971年复称旧县公社革委会铁东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铁东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铁东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乡铁东村民委员会,辖:光裕堂,黄泥岭下、洋石堂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光裕堂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旧县区苏石圳乡;民国时为三益乡石龙保;1949年解放初属旧县区尧石乡石圳村农会;1953年称旧县区石圳乡;1954年划入附城区;1956年属石龙高级社;1957年又划入旧县区;1958年公社化设石圳管理区,属旧县公社;1959年改为大队;1961年称旧县公社石圳大队;1966年改称红岩公社石圳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石圳大队革领组;1971年复称旧县公社革委会石圳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石圳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石圳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石圳村民委员会,辖:河山头、蓝屋、村尾头、井丘、萝卜岭、响石前、中心屋、楼子上、下家里9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村尾头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旧县区苏石圳乡苏;民国时属三益乡石龙保;1949年解放初属旧县区尧石乡角龙村农会;1953年称旧县区角龙乡;1954年划附城区;1956年设石龙高级社;1957年并入旧县区石龙乡;1958年公社化,设石龙营角龙连,属旧县公社;1959年改为大队;1961年称旧县公社角龙大队;1966年改称红岩公社角龙大队;1968年称红岩公社革委会角龙大队革领组,1971年复称旧县公社革委会角龙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旧县公社管委会角龙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旧县乡角龙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旧县镇角龙村民委员会,辖:上村、下村、赤竹涧、鹿井岗、大排上、河山头、陈岭地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新屋里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