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沙洋县十里铺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沙洋县十里铺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明代中期,始有人在此居住。

1910年前,属建阳驿巡察署管辖。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属荆门县第六区。

1942年,日军入侵,在此建荆门第四区。

1949年,属荆门县第五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属五里铺区。

1962年,属拾回桥区。

1981年,成立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4年,更名为十里村。

1995年,十里村分成2个居委会(向东、鞠湾)。

1999年,向东、鞠湾居委会合并为十里居委会。

2005年,南街居委会合并到十里居委会,命名为十里居委会至今。

民国初期,属荆门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建阳驿。

1949年9月,属十里铺区人民政府。

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荆门县第四区(五里铺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更名为白庙大队,属五里铺区。

1962年,属拾回桥区十里铺人民公社龙坪大队、龙湖大队。

1975年12月,撤区并社,合并成龙坪大队。

1979年,分为龙坪、龙湖2个大队。

1980年,合并成龙坪大队。

1984年,为十里铺镇龙坪村至今。

清朝中期,属荆门州建阳驿巡检署。

民国初期,属荆门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建阳驿。

1949年9月,属十里铺区人民政府。

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荆门县第四区(五里铺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更名为金玉大队,属五里铺区。

1962年,属拾回桥区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4年,撤公社建镇,更名为金玉村,属十里铺镇。

2005年,松坪村和金玉村合并为金玉村,属十里铺镇至今。

建阳村原名建阳驿,清朝就在此设立巡察署。

民国初期,属荆门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建阳驿。

1949年9月,属十里铺区人民政府。

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荆门县第四区(五里铺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为建阳生产大队,属五里铺区。

1962年,属拾回桥区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4年,为十里铺镇建阳村至今。

2016年,被编入湖北省地情丛书《湖北名村》。

清朝中期,属荆门州建阳驿巡检署。

民国初期,属荆门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建阳驿。

1949年9月,属十里铺区人民政府。

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荆门县第四区(五里铺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属五里铺区。

1963年,为白玉生产大队,共14个小队,属拾回桥区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4年,撤公社建镇,白玉大队更名为白玉村,共8个小组,属十里铺镇至今。

清朝中期,属荆门州建阳驿巡检署。

民国初期,属荆门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建阳驿。

1949年9月,属十里铺区人民政府。

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荆门县第四区(五里铺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属五里铺区。

1962年,称洋坪生产大队,有8个小队,属拾回桥区十里铺人民公社。

1975年,与和平、双河大队合并,属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2年,恢复和平大队,更名为滕湾大队,属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4年,洋坪大队更名为洋坪村,有8个小组,属十里铺镇。

2005年,与滕湾村合并为洋坪村,有10个小组,属十里铺镇至今。

清朝中期,属荆门州建阳驿巡检署。

民国初期,属荆门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建阳驿。

1949年9月,属十里铺区人民政府。

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荆门县第四区(五里铺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与松坪、桃园大队合并,共12个生产小队,属五里铺区。

1963年,恢复松坪、桃园大队,属拾回桥区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4年,撤公社建镇,芦堰大队更名为芦堰村,属十里铺镇。

2005年,与桃园村合并,仍称芦堰村,共7个小组,属十里铺镇至今。

清朝中期,属荆门州建阳驿巡检署。

清朝末期,有吴姓人士在此开有集市。

民国初期,属荆门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建阳驿。

1949年9月,为吴家新场,属十里铺区人民政府。

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荆门县第四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属五里铺区。

1975年,撤区并社,划归十里铺人民公社管辖。

1976年,与包堰生产大队合并,共12个小队。

1979年,恢复包堰大队,光华大队辖10个生产小队,属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4年,光华大队更名为光华村,属十里铺镇。

2005年,与包堰村合并,共14个小组,属十里铺镇至今。

李河村兴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后有当地彭、陈、余、李四大族人商议,在河西建立集场(即现在李家河)。

始建有5个铺面,年长日久,迁来的人越来越多。

1920年(民国九年),有36户,200多人。

因李姓在当地处于优势,有权威,故名为李家河。

1955年,成立李河大队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五里区建阳公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为李河生产大队,属五里铺区车坪乡。

1975年,撤区并社,划归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4年,更名为李河村,属十里铺镇至今。

清代名为枣树店子,最初有4间小铺面,后来由当地四大族主彭宜成、叶瑞田、王伦安、任凤山倡议建场。

1867年,兴建,距今139年。

民国初期,属荆门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建阳驿。

1949年9月,属十里铺区人民政府。

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荆门县第四区(五里铺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称为彭场大队,属十里铺人民公社。

1962年,属拾回桥区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4年9月公社改为镇后,更名为彭场村,属十里铺至今。

清代初期,有一寺庙,附近有一头石头牛,之后称石牛寺。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原石牛寺得名石牛大队。

1949年9月,属十里铺区人民政府。

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荆门县第四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更名石牛生产大队,属五里铺区。

1962年,属拾回桥区十里铺人民公社。

1976年,与包堰生产大队合并,更名为新庙生产大队,共7个小队。

属十里铺人民公社。

1979年,恢复石牛生产大队。

1984年,石牛大队更名为石牛村,原7个小队分为9个小组,属十里铺镇。

2004年,原3组分为3、10组,属十里铺至今。

原为郑家场,始建于105年(戊子年),原是东西向对面街。

1911年,改为南北向对面街,全街有50户400多口人。

集市交易活跃,原来是隔日集,每逢双日属热集,1960年起,为方便群众,改为全日集市。

新中国成立前,郑家场以经商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粮管所、供销社在郑家场设有分店。

1949年9月,属十里铺区人民政府。

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荆门县第四区(五里铺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更名为黎明大队,属五里铺区。

1962年,属拾回桥区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4年,更名为黎明村,属十里铺至今。

民国初期,属荆门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建阳驿。

1949年9月,属十里铺区人民政府。

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荆门县第四区(五里铺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称为九堰生产大队,属十里铺人民公社。

1962年,属拾回桥区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4年9月公社改为镇后,更名为九堰村,属十里铺至今。

清朝中期,属荆门州建阳驿巡检署。

民国初期,属荆门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建阳驿。

1949年9月,属十里铺区人民政府。

1955年,成立荷堰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荆门县第四区(五里铺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更名为荷堰生产大队,属五里铺区。

1962年,属拾回桥区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4年,更名为荷堰村,属十里铺镇至今。

清朝中期,属荆门州建阳驿巡检署。

民国初期,属荆门县第六区,区公所设在建阳驿。

1949年9月,属十里铺区人民政府。

1955年,成立车坪农业生产合作社,属荆门县第四区(五里铺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更名为车坪生产大队,属五里铺区。

1962年,属拾回桥区十里铺人民公社。

1984年,更名为车坪村,属十里铺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