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石塘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石塘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石塘街,传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郑姓人从永淳县格木村迁建,因村中大塘边多石头,故名。[详细]
传圩背后小山顶有一竹常出烟雾,升至半空凝为鹤,人称鹤抽烟,为灵圣之地,故名。[详细]
“大料”原名大廖,因先居者是廖姓人,取名大廖村,方言“料”字与“廖”读音相同,后以“料”字代替“廖”字,改村名为大料村。[详细]
传明万历九年(1581年)覃姓人从宾阳县古辣村迁建,因土地肥沃、稻谷满仓得名,故名。[详细]
“逢村”原名凤村。因村地形似飞凤朝天得名,又因古有凤凰飞舞相逢传说,得名逢村。[详细]
禾塘原名和塘,传清康熙二十年(1681)由和睦村和宾阳甘棠上塘村人迁建,为不忘故里,以和睦、上塘各一字取名,后简写成禾塘。[详细]
木道,传原村中三小溪上用木桥作行道,故名。[详细]
“瑶埠”原名窑埠。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由那阳陈姓人迁建,因居瓦窑和甘棠江边埠头上,故名。由因谐音,雅称瑶埠。[详细]
芦村,传明洪武元年(1368年)卢姓人从六景马毡村迁建,以卢姓命村,后因谐音卢改芦,故名。[详细]
沙江,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陆姓人从宾阳县芦圩大林村迁建,因村旁一小江沙多,故名。[详细]
下垌自然村,明万历八年(1580年)由陈南海梁姓人迁建,因处刘村田垌下边,故名。[详细]
1952年由六赖、塘基、那交、公盘、香炉五村合设五福乡,寓意“五块福地组合”,故名。[详细]
传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陆姓人从宾阳县陆云梯村迁建,以陆姓命村,故名。[详细]
“潘六”原名潘崇。1952年改潘崇乡,取潘村、崇厢村各一字得名。以后因谐音简写潘六。[详细]
1949年10月下香、万春、双河合设三联村农会,故名。[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