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在清代属朔州,1946年6月属朔县第五区。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五区,1953年7月属陶村乡。 1958年10月属朔县下面高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平鲁县陶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陶村乡陶村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属朔县第五区。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五区,1953年7月属陶村乡,1958年10月属朔县下面高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平鲁县陶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陶村乡陶西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属朔县五区。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五区,1953年7月为歇马关乡辖,1958年10月属朔县下面高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平鲁县陶村属陶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陶村乡歇马关村民委员会。 名称沿用至。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属朔县五区。 1951年4月划入平鲁县第五区,1953年7月属陶村乡。 1958年10月属朔县下面高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平鲁县陶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陶村乡前南沟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属朔县第五区。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五区,1953年7月属陶村乡,1958年10月属朔县下面高人民公社,1961年5月平鲁县属陶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陶村乡西家寨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属朔县第五区。 1951年4月计划归平鲁县第五区,1953年7月属歇马关乡,1958年10月属朔县下面高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平鲁县陶村属陶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陶村乡太佐沟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解放后属朔县五区。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五区,1953年7月属歇马关乡,1958年10月属朔县下面高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平鲁县陶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陶村乡白土窑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属朔县五区。 1951年4月归划归平鲁县第五区,1953年7月属铁左沟乡,1958年10月属朔县下面高人民公社,1961年属平鲁县陶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陶村乡卢家窑村民委员会。 |
该村清属朔州,民国属朔县五区。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五区,1953年在此设王高登乡,1958年10月属朔州下面高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61年5月改称平鲁县陶村人民公社。 1984年5月再改陶村乡王高登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属朔县第五区。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五区,1953年7月属安家岭乡。 1958年10月属朔县井坪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平鲁县新成立的陶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陶村乡光明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朔县第五区。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五区,1953年7月属陶村乡。 1958年10月属朔县下面高人民公社,1961年属平鲁县新成立的陶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陶村乡西孙庄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属朔县二区。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五区,1953年7月属王高登乡,1958年10月属朔县下面高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平鲁县陶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陶村乡大尹庄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1946年6月属朔县第五区。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五区,1953年7月属陶村乡。 1958年10月属朔县下面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平鲁县陶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陶村乡一半岭村民委员会。 |
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属朔县第二区。 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六区,1953年7月属西易村乡。 1958年10月属朔县井坪人民公社,1961年5月属平鲁县陶村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陶村乡石西村民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