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天门工业园(多祥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天门工业园(多祥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谢家湾于清道光年间至清末属沔阳州,民国年间属沔阳县。

1950年6月随仙北乡从沔阳县划入天门县麻洋区多祥乡。

1950年属麻洋第四选区。

1951年属天门县第五区。

1956年属仙北指导组。

1958年7月属仙北乡;9月为先锋人民公社仙北管理区新村大队。

1961年属麻洋区仙北公社。

1975年10月拆区,为仙北公社新村大队。

1981年改名为谢家湾大队。

1984年3月为麻洋区仙北乡谢家湾村。

1987年10月,拆区建多祥镇,为多祥镇谢家湾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谢湾于清道光年间至清末属沔阳州,民国年间属沔阳县。

1950年6月随仙北乡从沔阳县划入天门县麻洋区多祥乡。

1950年属麻洋第四选区。

1951年属天门县第五区。

1956年属仙北指导组。

1958年7月属仙北乡,9月为先锋人民公社仙北管理区劳力大队。

1961年属麻洋区仙北公社。

1975年10月拆区,为仙北公社劳力大队。

1981年改为谢湾大队。

1984年3月,为麻洋区仙北乡谢湾村。

1987年10月,拆区建多祥镇,为多祥镇谢湾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六林口在清道光年间至清末属沔阳州,民国年间属沔阳县。

1950年6月随仙北乡从沔阳县划入天门县麻洋区多祥乡。

1950年属麻洋第四选区。

1951年属天门县第五区。

1956年属仙北指导组。

1958年7月属仙北乡;9月为先锋人民公社仙北管理区红旗大队。

1961年属麻洋区仙北公社。

1975年10月拆区,为仙北公社红旗大队。

1981年更名为绿林口大队。

1984年3月为麻洋区仙北乡绿林口村。

1987年10月为多祥镇绿林口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窑湾在清道光年间至清末属沔阳州。

民国年间属沔阳县。

1950年6月窑湾随仙北乡从沔阳县划入天门县麻洋区多祥乡。

1950年属麻洋第四选区。

1951年属天门县第五区。

1956年为仙北指导组。

1958年7月属仙北乡,9月为先锋人民公社仙北管理区向阳大队。

1961年属麻洋区仙北公社。

1975年10月拆区,为仙北公社向阳大队。

1981年更名为窑湾大队。

1984年3月属麻洋区仙北乡窑湾村。

1987年10月属多祥镇窑湾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清道光年间属天门县东南下太平里至民国末年。

1949年属达洲乡。

1950年属麻洋第四选区。

1951年属天门县第五区。

1956年属达洲指导组。

1958年7月属达洲乡;9月属先锋人民公社达洲管理区。

1961年属麻洋区达洲公社。

1976年10月拆区,属达洲公社东风大队。

1978年合并麻洋公社设达洲管理区。

1984年3月,属麻洋区达洲乡。

1987年10月,拆区建多祥镇设板桥村,为多祥镇板桥村村民委员会。

2018年8月板桥村与陈湾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板桥村村民委员会。

2018年,根据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将刘三家村、赵庄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西湾村。

办公地点设在原刘三家村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四年(1371年)自江西永修县迁居至沉湖葛埠港,后因水患迁向高处,一部分人定居在沉湖最东边的较高处,至清朝。

清道光年间属天门县东南下太平里至民国末年。

1949年属达洲乡。

1950年属麻洋第四选区。

1951年属天门县第五区。

1956年属达洲指导组。

1958年7月属达洲乡;9月属先锋人民公社达洲管理区。

1961年属麻洋区达洲公社。

1976年10月拆区,属达洲公社金星大队。

1978年合并麻洋公社设达洲管理区。

1984年3月,属麻洋区达洲乡。

1987年10月,拆区建多祥镇设达洲村,属多祥镇达洲村村民委员会。

2018年8月达洲村与老西湾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达洲村。

清道光年间属天门县东南下太平里至民国末年。

1949年属达洲乡。

1950年属麻洋第四选区。

1951年属天门县第五区。

1956年属达洲指导组。

1958年7月属达洲乡;9月属先锋人民公社达洲管理区。

1961年属麻洋区达洲公社。

1976年10月拆区,属达洲公社广荣大队。

1978年合并麻洋公社设达洲管理区。

1984年3月,属麻洋区达洲乡。

1987年10月,拆区建多祥镇设广荣村,属多祥镇广荣村村民委员会。

2018年8月广荣村与东洲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广荣村。

2018年,根据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将中和村、曾咀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新合村。

办公地点设在原曾咀村村民委员会。

2018年,根据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将刘河村、九屋台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刘家河村,办公地点设在原九屋台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