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渭南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渭南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秦武公十年(前668),秦在渭河以北的今故市附近置下邽县。

秦(前221~前206),渭河以南属骊邑、郑县,渭河以北属下邽和莲勺县;东晋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在渭河以南设渭南县(县治在今老城北);孝昌三年(527),改渭南县为南新丰县,属渭南郡;西魏废帝二年(553),设灵源县(县治在今阳郭镇灵阳村)、中源县(县治在今丰原镇境内)。

北周建德三年(574),灵源、中源并入渭南县,在渭河以北的下邽(北魏时改名夏封)置延寿郡,领夏封、莲勺二县;开皇三年(583年)废延寿郡;隋大业元年(605年)夏封复名下邽,莲勺并入下邽。

元代至元元年(1264)渭南并管下邽。

明洪武十四年(1381),下邽划归渭南,从此县境始跨渭河南北,隶属未变。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渭南直隶西安府。

清代隶陕西省西乾鄜道西安府。

民国初隶陕西省关中道。

1921年夏,靖国军在故市镇设渭北分县,与渭南实行分治。

1927年曾在北部置五一县,次年8月五一县撤销,仍归渭南县管辖。

1939年隶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8年6月隶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3月隶渭华分区,1949年5月全县解放,隶渭南分区。

1950年5月隶渭南专区。

1968年9月渭南专区改称渭南地区,渭南县隶之。

1984年1月,渭南县改为渭南市(县级),隶属渭南地区。

1995年5月,原渭南地区改设渭南市(地级)时,县级渭南市撤销。

西周时,属于畿内,称为“郑”地。

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周宣王封其弟友(郑桓公)于郑地,建郑国。

春秋初,郑国东迁,此地后为秦国所有。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在此设郑县。

秦代属内史。

西汉属京兆尹。

东汉初废武城、沈阳入郑县,属京兆尹。

三国魏和西晋,隶属雍州京兆郡。

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于郑县设华山郡,上属泰州。

太和十一年(487),郑县属华山郡。

孝昌二年(526年),又在郑县设东雍州,郑县改隶东雍州华山郡。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雍州为华州,华州领华山郡、白水郡,郑县隶属华山郡。

隋开皇三年(583),废华山郡。

大业三年(607),废华州,郑县属京兆郡。

义宁元年(617),割京兆郡之郑县、华阴,复置华山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华山郡为华州,割雍州渭南县来属,五年(622),渭南复隶雍州。

垂拱元年(685),割同州下邽来属,华州辖郑县、华阴、下邽3县。

垂拱二年(686),改华州为太州。

神龙元年(705),复名华州。

天宝元年(742),华州改为华阴郡。

乾元元年(758),复称华州。

上元二年(761),再更名为太州。

宝应元年(762),复名华州。

乾宁四年(897),华州升为兴德府。

天祐三年(906),又改为华州,郑县皆属之。

北宋郑县属永兴军路华州。

元朝省郑县入华州。

华州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奉元路。

至元十二年(1275),复置郑县,后又废入华州。

明朝华州隶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

清初华州属陕西西安府。

雍正三年(1725),降华州直隶州为散州。

乾隆元年(1736),华州不再领县,属陕西潼商道同州府。

1913年2月,改华州为华县,隶陕西省关中道。

1927年,撤关中道,直隶陕西省。

1939年,属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8年6月,属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5月,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渭南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5月,隶陕西省渭南分区专员公署。

1956年10月,直隶陕西省。

1959年1月,华县与渭南、华阴、潼关合并,称渭南县。

1961年9月,恢复华县建制,属复设的渭南专区。

1968年,隶渭南地区。

1994年12月,撤销渭南地区,设立地级渭南市,华县隶属渭南市。

2015年10月,撤销华县,改设为渭南市华州区。

潼关商代称桃林,隶定国。

周代称“渭汭”,为畿内地,隶北虢。

春秋时潼关称桃林塞,隶晋,晋守此防秦。

秦厉共公二十四年(前453)“晋地三分”后隶魏;秦惠文王六年(前332),魏献阴晋于秦,秦改阴晋名为宁秦置县,潼关属宁秦县辖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在此设船司空衙门,专管黄、渭河水运、船库,之后以船司空官名为县名,隶京兆尹。

王莽新政元年(9),改船司空县为船利县,隶后承烈郡。

东汉时复名船司空县,隶司隶校尉部。

建安十八年(213),船司空县并入华阴,隶京兆尹。

后经三国、魏、晋275年均属华阴县。

北魏永熙三年(534)在今公庄村北设定城县,隶华州华山郡。

西魏时定城县并入敷西县,直至北周。

隋开皇三年(583),属敷西县隶华州。

大业三年(607)改隶京兆郡,大业五年(609)改敷西县为华阴县,隶属潼关。

唐垂拱元年(685),华阴名因避讳改称仙掌县,天授二年(691)分仙掌县东部设潼津县,隶虢卅;圣历二年(699)三月,改属太州(治所在今华县)。

长安二年(702)撤潼津县,并入仙掌县。

神龙二年(706)仙掌县复名华阴县,经五代、宋、金、元约670余年,潼关辖地均属华阴县管辖。

明洪武七年(1374)设潼关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司管辖。

两年后改设潼关卫,属河南都司管辖。

永乐六年(1408),属中军都督府辖。

清雍正二年(1724)撤潼关卫;五年(1727),设潼关县;乾隆十三年(1748)改设潼关厅,属陕西潼商道同州府辖。

1913年废厅,设潼关县,属陕西关中道。

1939年属陕西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大荔县)。

1947年属陕西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华县),直至解放。

1949午5月潼关解放,属渭南分区,1950年5月,属渭南专员公署。

1956年10月,渭南专员公署撤销后,直属陕西省直辖。

1958年12月,潼关、华阴、华县、渭南四县合并为渭南大县后,设潼关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恢复潼关县制,属渭南专员公署(1979年改称渭南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12月,渭南地区撤地设市,潼关县属渭南市管辖。

2015年乡镇改革后,辖城关、太要、秦东、桐峪、代字营5镇;屯丰、庆丰、顺丰、永丰塬、老虎城、欧家城、寺角营、十里铺、四知、鑫园、西姚、瀵兴、南头、东马、上善、三泰、留翎、中军帐18个村委会,南新、吴村中心、兴隆、太要、秦王寨、港口、代字营、桐峪、安乐10个社区。

夏代属雍州西河侯国领地,商代属芮国所有,西周时东部为芮国,西部为同阝国。

春秋周平王末年(前720)置大荔戎国,属晋国。

秦穆公十五年(前64)属秦国。

战国秦厉公十六年(前461)置临晋县,属秦国。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属河上郡;九年改属内史。

汉太初元年(前104)属冯翊郡。

西晋武帝末年(290)更名大荔县,自此“大荔”正式成为政区名称。

后秦永和年间(416)复名临晋县,属冯翊郡。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分临晋为华阴、南五泉2县,分属华山郡、澄城郡。

西魏大统六年(540)南五泉改为朝邑县,属澄城郡。

隋大业三年(607)属冯翊郡。

明洪武二年(1369)属西安府。

清雍正十三年(1735)附廓复置大荔县,属陕西省潼商道同州府。

1913年大荔、朝邑2县属关中道。

1929年析朝邑县置平民县。

1939年大荔、朝邑、平民3县属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年3月属陕甘宁边区大荔分区。

1950年5月平民县并入朝邑县;大荔、朝邑2县属渭南专区。

1956年10月属陕西省直辖。

1958年12月朝邑县并入大荔县。

1969年9月属渭南地区。

1995年5月属渭南市。

合阳,早在新石器部落时代,为有莘氏部族聚居之地。

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封支子于莘(今合阳),称“有莘国”,简称莘国,上属雍州。

商代因之。

西周时,有莘国改属畿内地。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废有莘国,并入晋国,称“莘地”、“梁”或“羁马”。

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韩、赵、魏三分晋室后,莘地属魏“西河之地”。

魏文侯十七年(前429)于黄河西岸合水(亦称洽水)北岸筑城,取名“合阳城”,西河之地始称合阳。

秦惠文八年(前330)魏献西河之地于秦,秦置“合阳邑”,上属内史郡。

秦二世三年(前207),西楚霸王项羽划秦腹地为塞、雍、翟三国,号称“三秦”,合阳属塞国。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灭塞,合阳归汉,属河上郡。

九年(前198)改属内史郡。

景帝二年(前155)改“合”为“郃”,始设“郃阳县”,属内史郡。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属左冯翊郡。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并郃阳入夏阳县(今韩城市)。

明帝永平二年(59)复设郃阳县,且将汜爱县(今澄城县)并入,上属左冯翊郡。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西晋愍帝建兴三年(315),郃阳属冯翊郡。

十六国时,郃阳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大夏等国占领,县置流废。

南北朝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析郃阳,于东北部设宫城县(治所在今东宫城村),于南部设五泉县(治所在今良石村)。

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又于中部设郃阳县,三县皆属华山郡。

西魏文帝大统六年(540),调整郃阳县属武帝郡,宫城县、五泉县属澄城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并宫城县及五泉县的乳罗山地区入郃阳县,上属澄城郡。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郃阳属同州。

十六年(596),县治由黄河西岸迁至县中部(今县城),改同州为冯翊郡,郃阳属之。

唐高祖三年(620),析郃阳东部黄河沿岸一带设“河西县”,两县皆属同州。

八年(625),郃阳县属西韩州,至太宗贞观八年(634)复属同州。

玄宗天宝元年(742),郃阳、河西两县属冯翊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复同州之称,郃阳、河西两县属之。

乾元三年(760),改河西县为夏阳县。

五代初期,郃阳、夏阳两县属河中府,后同属同州。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撤夏阳并入郃阳县。

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划属桢州。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复属同州。

明代,仍属同州。

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同州改府,郃阳为其辖。

1913年,郃阳县隶属关中道。

1933年,陕西省直辖。

1938年,析西北山地红石崖一带归黄龙垦区;后属黄龙县。

次年,划郃阳县归属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所辖。

1948年3月26日,郃阳解放,划为陕甘宁边区政府黄龙分区所属县。

同年12月,郃阳县人民政府成立,改由陕甘宁边区政府大荔分区所辖。

1950年隶属陕西省渭南专区。

1956年10月至1958年12月直属陕西省管辖。

1958年12月,郃阳县并入韩城县,1961年8月22日恢复郃阳县建制,隶属渭南专区。

1964年9月国务院更改生僻地名,改“郃”为“合”,称合阳县。

1968年,渭南专区改称渭南地区,合阳县仍属之。

1995年,渭南地区撤地建市,合阳县由渭南市辖。

据《尚书·禹贡》记载,周以前,处于传说中之雍州。

春秋属晋,为北徵(今蒲城县避难堡)、王官(今善化乡居安村西)及郊地,周顷王二年(前617)秦伐晋取北徵。

战国初,属魏。

秦、魏争夺,后归秦,隶重泉(今蒲城县地)。

秦(前221—前206)置北徵县,属内史。

楚汉相争之际,属塞国,隶重泉。

西汉高帝元年(前206),汉灭塞国后,属河上郡。

九年(前198),属内史。

景帝二年(前155),复设北徵县,后易名徵县,属左内史。

太初元年(前104),属左冯翊。

新莽改三辅为六尉郡,改徵为氾爱,归列尉大夫。

东汉光武帝东都(25)之后,撤销氾爱,辖地并入合阳(一说并入重泉)。

三国曹魏(220-265),属雍州冯翊郡。

西晋(265-316)归属同曹魏。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设立澄城郡,辖澄城、五泉、三门三县(五泉、三门分别在今澄城县西部与南部。

三县原均为合阳县地)。

孝文帝十年(486),郡内增设宫城(今合阳县地)、南五泉(今大荔县朝邑镇)两县。

太和十一年(487),澄城郡改属华州。

西魏大统六年(540),南五泉县改名朝邑。

废帝三年(554),澄城郡属同州。

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五泉、三门两县,辖地并入澄城县。

隋开皇三年(583),撤销澄城郡。

大业三年(607),澄城县属冯翊郡。

唐武德三年(620),在长宁河南(今洛城村西)设长宁县,贞观八年(634)撤销。

澄城县之隶属随道、州、郡名之更迭而相应变更。

贞观元年(627)属关内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属京畿道;天宝元年(742)属冯翊郡;乾元元年(758)复属同州。

长庆四年(824)将澄城县的抚道乡(今县西部)划归奉先县(今蒲城县)。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属河中府。

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属同州。

北宋元丰末年(1085),属永兴军路同州。

金皇统二年(1142),属京兆府路。

元(1271-1368),属陕西行中书省,先后属安西路、奉元路。

明洪武九年(1376),属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

清(1664-1911),隶属陕西省潼商道同州府。

1913年,属陕西省关中道。

1926年至1928年因军阀混战,属无所依。

1933年由省直辖。

1939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治所大荔)。

1948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澄城全境,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

1949年归大荔分区。

1950年大荔分区撤销,归渭南分区。

1956年10月改由省辖。

1958年12月,澄城县建制撤销,将韦庄、醍醐、业善、寺前地区划归大荔县,其余并入蒲城县。

1961年9月恢复县制,划入大荔、蒲城的地域复归澄城,属渭南专区,并沿用至今。

春秋晋献公时(前676至前651)向外扩张,占有陕西中部及东北部,蒲城被纳入晋版图。

晋在今蒲城县西头乡设北徵邑。

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韩、赵、魏三分晋室,魏文侯占据山西西部及陕西中、东部,蒲城属魏的河西地。

魏襄王五年(前314),秦夺得河西地区,蒲城为秦地。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重泉县城始形成。

“重泉故城在蒲城县东南四十五里”。

西汉(前206至25),重泉县初隶河上郡。

景帝(前156至141)时属左内史。

武帝时(前140至105)更左右内史为三辅,重泉属左辅。

太初元年(前104),左辅更名“冯翊”,重泉即属左冯翊。

新莽时(9至25),重泉改为调泉县,属列尉大夫。

东汉(25至220),复改为重泉,并北徵邑入重泉,仍属左冯翊。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改设南白水县,县治即今之蒲城县城,以在白水之南故名。

归白水郡管辖。

西魏恭帝元年(554),改称为蒲城县,以县东故蒲城为名称即今蒲石而得名,仍属白水郡辖。

隋开皇三年(583),蒲城县改隶同州。

开元四年(716),葬睿宗于县城西北丰山,名“桥陵”,改蒲城县为奉先县,属京兆府。

开元十七年(729)升为赤县。

天枯三年(906)又属同州。

后又改属雍州(今风翔县)、京兆府。

至北宋建隆二年(961)改属同州。

开宝四年(971)复改为蒲城县。

天禧四年(1020)改隶华州(在今华县)。

元中统元年(1260)废蒲城县。

至元二年(1265)复置。

又改属同州,后改回属华州,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同州改府,蒲城属同州府。

1913年直属省都督府。

次年改属陕西省将军府巡按司关中道。

1927年,废督军设省政府。

1930年废关中道归省直接管辖。

1937年属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今大荔)管辖。

1948年,属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今蒲城)管辖。

1948年11月,经中共黄龙地委批准,蒲城县政府在高广地区之牛家原(今属铜川市高楼河乡)成立。

1949年2月21日蒲城解放,属陕甘宁边区政府大荔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50年5月大荔专署撤销,蒲城县属渭南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56年10月,改由省直辖。

1958年12月蒲城、白水、澄城三县合并为蒲城县后直属陕西省人民委员会。

1961年8月三县恢复原建制后,蒲城县属渭南地区专员公署管辖。

1995年地改市后,属渭南市管辖至今。

春秋时,今白水属雍州之域,设有彭衙邑、汪邑。

鲁文公二年冬,晋伐秦取汪(今白水方城一带)及彭衙(今白水东北,南、北彭衙村一带)。

秦孝公十二年前置白水县,以县临白水而得名。

秦代,仍用白水县名,属内史辖。

西汉景帝时,废白水县,建粟邑县和衙县(于春秋时之彭衙故址设县),俱属左冯翊。

新莽,改衙县为达昌县,改粟邑县为粟城县,俱属列位大夫。

东汉时,粟邑县名曾有废、设,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高陵)郡。

安帝永初元年,因羌乱,上郡从今榆林东南迁于衙县,衙县撤销。

顺帝永建初(126)上郡自衙迁回原址,复设衙县。

三国时,并衙县入粟邑县,隶冯翊郡。

晋时,惠帝复建衙县,不久又并入粟邑县,属冯翊郡(自晋始,以同州为冯翊郡)。

南北朝时,真君七年在故衙地又置三门县,后废。

北魏孝文帝太和三年废粟邑县,复置白水县,县治在原粟邑址,辖县西北部,并设白水郡,治所在今白水县城。

并设姚谷县,辖今县东北部;设南泉县,辖今县南部。

白水、姚谷、南泉3县属华州白水郡辖。

太和十一年,南泉县改称南白水县。

西魏时,白水县隶华州白水郡。

北周,白水县改隶宜州(即耀州)白水郡。

隋,开皇三年废白水郡,姚谷县、南泉县并入白水县,实行州县制,白水县属同州。

唐贞观年间,县治由故粟邑地迁于今治,隶同州,后并入奉先县。

五代,复建白水县,先隶同州,后隶耀州。

宋,白水县改隶同州;金,白水县隶京兆府耀州;元,白水县隶奉元路(后改安西路)同州;明,白水县隶西安府同州。

清雍正三年改属耀州。

雍正十三年又复隶同州。

1913年,白水县隶陕西省关中道,1927年道撤销后,白水县隶属陕西第八行政督察区。

白水县于1948年3月解放,初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1949年隶属大荔分区;1950年隶属渭南专区。

1959年1月,蒲城、白水、澄城3县合并为蒲城县,1961年9月,恢复白水县建制,隶属陕西渭南地区,1994年12月,渭南地区改为地级市,白水县属渭南市管辖。

西周末年,平王东迁,将迤山(今县境西南一带)划归秦国。

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始在频山以南设置频阳县(故址在今美原镇古城村一带)。

秦统一全国后,频阳属内史管辖。

西汉高帝时(前206至195),频阳县属河上郡。

文帝即位,迁母薄姬太后到今华朱乡怀阳城附近,母死后,置怀德县以资纪念,两县均由内史辖。

东汉时(25至220),并怀德县入频阳县,属左冯翊。

汉灵帝中平十五年(185),本设在今宁夏吴忠一带的富平县(秦置县名,北地郡治)因羌乱第三次内迁,最后落户在怀德旧址,与频阳县并存。

三国时(220至265)归曹魏,东晋时(317至420),富平一度为苻秦所统治,曾在频阳县境内设置土门护军(故址今薛镇乡土木坊),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撤土门护军,将其辖地并入同官县(今铜川市),迁北地郡至频阳县辖地通川(今流曲镇),将频阳县并入富平县。

宣武帝景明元年(500),撤原频阳县建制,割同官县地,另建土门县(治在今薛镇),隶北地郡。

西魏文帝大统五年(539),富平县治由怀德故址迁至石川河北岸(今古城村一带)。

废帝三年(554),富平县属宜州(治在今铜川市耀州区)。

北周闵帝元年(557),于中华塬置中华郡(故址今石佛原一带),富平县划归该郡管辖。

武帝建德四年(575),裁中华郡,富平县改属左冯翊。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富平县改属京兆郡。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将土门县并入华原县(今铜川市耀州区),属京兆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从华原县划出原土门县辖区,恢复土门县建置。

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土门县废。

高宗咸享二年(671),于富平、华原两县境域各划一部,在原土门县故址另建美原县。

武则天天授元年(690),美原县隶宜州。

大足元年(701),美原县改属雍州。

玄宗开元年间(712至741),迁富平县治于义亭城(今华朱乡旧县村一带),属京兆府。

德宗贞元四年(788),定富平县为赤县(赤县非县名,唐代将县分等级,诸等中有赤县,由京城直接治理),旋升县为州。

哀帝天祐二年(905),废美原县,设置鼎州,隶属耀州。

五代时,后梁恢复美原县,仍属耀州。

末帝贞明元年(915),改鼎州为裕州,隶属崇州。

后唐复以富平县改属耀州,美原县初属同州,继属耀州。

至后晋、后汉、后周诸朝,均未变动。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富平、美原二县同属耀州。

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宋金两军“富平之役”后,金人以富平、美原二县赐齐(金人立刘豫为齐帝,建都大名)。

熙宗天眷元年(1138),两县又同归宋。

两年后复由宋入金。

皇统二年(1142),撤富平县并入美原县,隶属耀州。

蒙古军南下后,恢复富平县制,与美原同属耀州。

世祖至元元年(1264),将美原县并入富平县。

至此,富平县境内再无两县并存的情况。

元末明初,富平县治由义亭城迁至窑桥寨(今老县城),属西安府。

清代隶属没变。

民国初,尽废府州厅制,富平属陕西省关中道。

1934年,属陕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咸阳)管辖。

1948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署驻耀县)辖。

1949年5月富平解放,归三原分区管辖。

1950年5月整编后,改属咸阳专区辖。

1953年1月咸阳专区撤销,改属渭南区专员公署(1955年7月改称渭南专员公署)。

1956年10月渭南专员公署撤销,富平县直属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管辖。

1958年12月,富平县并入铜川市,1961年8月原区域从铜川市划出,恢复富平县制,属渭南专员公署管辖。

1969年属渭南地区,1995年5月渭南地区改建渭南市以后属渭南市人民政府管辖。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称韩(侯)国,周宣王时,秦仲少子康又受封于梁山,是谓梁(伯)国。

都城少梁;周襄王十一年(前641),秦灭梁伯国。

春秋战国时,少梁先后数次为秦、晋、魏占领;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秦更少梁为夏阳,置邑。

新莽时,改夏阳为冀亭,属列尉太夫治。

东汉时期,又复夏阳名,仍属左冯翊,三国时期,魏国雄踞中原,夏阳属魏雍州冯翊郡,晋仍因之,后属华山郡;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属华州华山郡;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隶属同州武乡郡。

隋开皇十八年(598),夏阳自郃阳分出,重新设县,以古韩国改名韩城,属冯翊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改韩城夏阳,昭宣帝天佑二年(905)更名韩原县。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复名韩城,录同州。

金宣宗贞佑三年(1215)设祯州,领韩城、郃阳二县。

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撤祯州,改属同州,县城迁回今址。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韩城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潼关道。

辛亥革命后,属陕西省关中道。

1928年取消道制,属省辖,1939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48年3月24日,韩城第二次解放,初属黄龙分区。

1949年6月改属大荔分区。

1950年5月,大荔分区撤消,改属渭南分区。

1956年10月,直属省辖。

1959年1月,合阳及黄龙县白马滩并入韩城。

1961年8月15日,恢复原建置,属渭南专区。

1972年3月,专区改名地区,韩城仍为辖区。

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1984年1月改为韩城市(县级市),仍属渭南地区。

“华阴”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

唐尧称“华封”;周属豫州。

春秋属晋,晋置阴晋邑。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453),韩、赵、魏三分晋地后属魏。

以魏长城(市区西约1公里处)为界,东属魏,西属秦。

秦惠文王六年(前332)秦魏战争魏败,献河西包括阴晋于秦,秦改阴晋为宁秦并置县,属内史管辖。

汉高祖八年(前199),以地处华山之北为由更名为华阴县,属京兆尹。

王莽新政时改名华坛县,东汉复名华阴县,建武十五年(39)华阴县改属弘农郡(郡治在今河南灵宝一带)。

前秦时在敷水河西(今敷水镇)附近置敷西县。

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在郑县设华山郡后,华阴改属华山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华阴县移治临晋(今大荔县城),辖地归敷西县;孝昌二年(526)还治旧址,属华山郡。

隋开皇三年(583)废华山郡,华阴县直属华州。

隋初废敷西县入华阴县,属京兆郡。

唐垂拱元年(685)因避武则天祖讳改称仙掌县,属华州,神龙元年(705)复名华阴县。

历宋、元、明未变。

清雍正十三年(1735)属同州府。

1914年属关中道。

1928年属省辖,1939年由第八行政督察区(大荔)管辖,1948年改由第二督察区(华县)管辖。

1949年5月,华阴县解放,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渭南分区,1950年属陕西省渭南专区。

1956年属省直辖。

1958年撤销华阴县并入渭南县,1961年复设华阴县,属渭南地区管辖,1990年撤销县制改设华阴市(县级)。

1994年渭南地改市,华阴市由省直辖,地级渭南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