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瓮安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瓮安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民国初年沿袭清制属附郭里。

民国三年(1914年),全乡设8区、22镇、84乡,设雍阳镇为第一区区公所驻地。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雍阳镇,辖14保、149甲。

1950年,设平兴乡、永和乡、雍阳镇,属第一区。

雍阳镇辖15保。

1953年,设玉华乡、茅坡乡,与雍阳镇同属第一区。

1954年,雍阳镇更名城关镇。

1958年,设中心(原城关镇地域)管理区,属雍阳公社。

1963年,设城关、茅坡等公社,属雍阳区。

1984年,撤销城关公社,建立雍阳镇,为区级镇。

1990年,原茅坡乡并入雍阳镇。

2012年,撤镇改街道。

2012年4月8日,瓮水街道办事处成立。

民国三年(1914年),全县设8区、22镇、84乡,设平定营镇,属第二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平兴乡,辖平定营、营定街等地。

1950年,设平兴乡,属第一区。

1953年,设平定营、营定等乡,同属第一区。

1956年,属雍阳区。

1958年,成立平定营公社。

1963年,设平定营、营定等公社,属雍阳区。

1984年,撤销公社建立平定营乡、营定乡。

1990年,原平定营乡、营定乡合并为平定营镇。

古名革木。

清初时期,开场,划入黔西州西城里。

民国初期,划归黔西县北一区。

民国十六年(1927年),置三坪、石坪、环河3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三坪、环河2乡并入石坪乡。

1953年5月,置中坪、石坪、新民、野马、顺河5乡。

1954年,新民乡并入中坪乡。

1956年5月,顺河、石坪2乡合并为顺石乡。

1958年9月,各乡改公社。

1984年5月,中坪公社改中坪镇。

1991年7月,顺石、野马2乡并入中坪镇。

民国二十年(1931年),全县建4镇、14乡,设中坪区,辖建中乡、中坪镇。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中坪镇,辖13保、108甲。

1950年,设建中乡、中坪镇等,属第三区,建中乡辖龙凤村、果水村等。

1953年,设建中乡、雷文乡(果水村并入)等,同属第三区。

1958年,设建中、高坪(果水乡并入)等管理区,属中坪公社。

1963年,设建中、果水等公社,属中坪区。

1984年,建立建中乡、果水乡。

1990年,原建中乡、果水乡合并为建中镇。

民国三年(1914年),全县设8区、22镇、84乡,设永和镇,属第四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永和乡,辖15保、133甲,朵丁街、洗马塘等位于辖区。

1950年,设永和乡,属第四区,永和乡辖朵丁、洗马塘、长岭等村。

1953年,设金篙乡(朵丁村并入)、长岭乡、洗马乡(洗马塘村并入),同属第四区。

1958年,成立朵丁、长岭、洗马等管理区,属永和公社。

1963年,设朵丁、长岭、洗马等公社,属永和区。

1984年,建立朵丁乡、长岭乡、洗马塘乡。

1990年,原朵丁乡、长岭乡、洗马塘乡合并为永和镇。

民国三年(1914年),全县设8区、22镇、84乡,设珠藏镇,属第八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珠藏镇,辖13保、112甲。

1950年,设铜锣乡、珠藏镇属第四区,珠藏镇辖市街村(今珠藏)、羊岩关、荣院等村。

1953年,设珠藏乡、羊关乡等,同属第五区。

1958年,设珠藏、荣院等管理区,属珠藏公社。

1963年,成立珠藏、荣院、羊关等公社,属珠藏区。

1984年,建立珠藏乡、荣院乡、羊关乡,同属珠藏区。

1990年,原珠藏乡、荣院乡、羊关乡合并为珠藏镇。

民国三年(1914年),全县设8区、22镇、84乡,设思源镇(即岩坑)镇、开源乡(即小开州),属第七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玉山乡,辖15保、129甲。

1950年,设玉山乡,属第三区,玉山乡辖岩坑、龙蟠、开源等村。

1953年,设玉山乡(岩坑、新庄、龙蟠村合建)、开源等乡,同属第六区。

1958年,设岩坑、小开州等管理区,同属玉山公社。

1963年,设岩坑、小开州、龙蟠等公社,属玉山区。

1984年,建立岩坑乡、小开州乡、龙蟠乡,属玉山区。

1990年,原岩坑乡、小开州乡、龙蟠乡合并为玉山镇。

2013年6月24日,同意撤销瓮安县鱼河乡建制,将原鱼河乡深溪村划入玉山镇,高枧村划入中坪镇,新场村划入银盏镇。

民国三年至民国九年(1914至1920年),全县设8区、22镇、84乡,设天文镇、平坝乡、玉屏乡,同属第六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天文乡辖15保、127甲。

1950年,设天文乡、草塘镇等,属第二区,天文乡辖天文、平坝、玉屏等村。

1953年,设天文、玉屏、云南寨(平坝村并入)等乡,同属第七区。

1958年,设天文、平坝等管理区,属草塘公社。

1963年,设天文、平坝、玉屏等公社,属天文区。

1984年,撤销公社建立天文乡、平坝乡、玉屏乡,同属天文区。

1990年,原天文乡、平坝乡、玉屏乡合并为天文镇。

民国三年(1914年),全县设8区、22镇、84乡,设银盏乡,属第一区。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雍阳联保。

1950年,设银盏村,属雍阳镇。

1956年初,全县设7区、2镇、49乡,设银盏乡,属雍阳区。

1958年,设银盏管理区,属雍阳公社。

1961年,设银盏公社,属雍阳区。

1984年,撤销公社建立银盏乡。

2012年,撤乡改镇。

2013年6月24日,同意撤销瓮安县鱼河乡建制,将原鱼河乡深溪村划入玉山镇,高枧村划入中坪镇,新场村划入银盏镇。

民国三年(1914年),全县设8区、22镇、84乡,设草塘镇,属第五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草塘镇,辖15保、120甲。

1950年,设松坪乡、天文乡、草塘镇,属第二区。

草塘镇辖下司村、新华等村。

1953年,设下司乡、新华乡,与草塘镇同属第二区。

1958年,设草塘、下司、新华等管理区,属草塘公社。

1963年,设草塘、下司、新华、金星(从草塘公社划出原新和乡,从松坪公社划出马场坪生产大队合建)等公社,属草塘区。

1984年,撤销公社建立下司乡、新华乡、金星乡,草塘镇为乡级镇。

1990年,原下司乡、新华乡、金星乡、草塘镇合并为草塘镇。

2010年8月,草塘镇更名猴场镇。

民国三年(1914年),全县设8区、22镇、84乡,设蓝关(即岚关)镇属第四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全县设4区、19联保,设岚关联保属第二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岚关乡属建安区。

1950年,设岚关乡,辖尖坡等村。

1956年初,全县设7区、2镇、49乡,设岚关乡、章阁乡(尖坡并入),属永和区。

1959年,设岚关、章阁管理区,属永和公社。

1961年,设岚关公社(章阁管理区并入),属永和区。

1963年,设岚关、尖坡2公社,属永和区。

1984年,建立岚关、尖坡2乡。

1990年,岚关、尖坡2乡合并为岚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