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武胜县赛马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武胜县赛马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赛烈路,连接赛马镇到烈面镇的道路。
赛遂路为连接赛马镇到遂宁市的道路,故名。
因该地附近有一座由三个状元捐资修建的石桥,名三元桥,社区以此得名。
此地解放前盛产李子,凹形山沟里,遍山遍野都长满了李子树和杂果树,每到李子成熟季节,果实累累、挂满枝头,故名李子坑。村以此得名。
境内有一片山林,常年树竹葱郁成林,远近群鸟都飞来栖息,尤以麻雀为最多,故名麻雀林。村以此得名。
村内有一条很长的大沟,沟内有一条小溪河名曰西沟河,人们习称西沟,村以此得名,居住于此地的村民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整个村的地形像一个茶盘,且村境内曾修过寺庙,名曰茶盘寺(现为武胜县赛马镇茶盘小学),村以此得名。
传说以前此坪常有白兔出没,盘踞生活,但谁也捉不着,遂认为此坪风水好,取名白兔坪。村以此得名。
据传境内有一庵为清代所建,庵内主持僧人,从建寺以来均系女尼,直到1949年底还有尼姑3人,故称为尼姑庵。村以此得名。
境内有一块石岩,石质坚硬、沙细,略呈白色,习称白石岩,村以此得名。
境内有“尹家祠堂”和“长钟梁子”,各取一字谐音,村以此得名。
村境内有3块相连的大田,面积约300平方丈(合3318平方米)。解放前当地人民为防止天旱,深挖成一座大堰塘,蓄水灌溉此湾田土,故名堰塘湾,村以此得名。
传说很早以前,此地小河两岸,有两棵相对的石头,每天晚上子时,就会发出亮光,形如天上闪烁的星星一样,故名“天星”。后在此连接两岸星石修了一座石平桥,得名“天星桥”,故名。
传说清代,当地有一位财主由于经营不当,家也破落。他的一位姓文的朋友慨然相助,借了二十两银子给他再做生意,后又发大财,而姓文的朋友走后杳无音讯,他为了怀念那位友人,就用那二十两银子修建了一座桥,并取名文家桥。后人认为“文家”与“文雅”字音相近,遂改“家”为“雅”,从而得名并沿用至今。村以此得名。
村境内有一沟,山沟凹形地带,两侧高,人站在沟里唱歌、喊话有回声应答,加之曾有应姓人家在此地居住,故名应家沟。村以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