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响石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响石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解放后是原前锋乡政府所在地,1992年前锋乡撤乡并入响石镇,此地人口居住集中,有前锋小学、前锋中学、农贸市场,是原永高村、高洞村、石硖村和观音村的交界地,为便于管理,2003年12月当地政府将此地命名为前锋社区。

解放后为民照,1958年改为七大队,1981年改为鹰嘴大队,1984年改为鹰嘴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属响石镇。

2020年因四川省乡村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当地政府将响石山社区8个组,鹰嘴村4个组,桃园村2个组和圆仓村8组合并为龙井社区。

解放后属响石公社,原响石市街居委会,自古以来是响石镇政府所在地,2003年12月,当地政府命名为响石山社区,2020年因四川省乡村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改名为响石社区。

解放后属吉庆乡的和平,团结,友爱三个村,1956年撤区并乡仍属吉庆乡,58年公社化时改为响石公社“4管区”1961年改为4大队,1981年改为“桃园大队”1984年改为“桃园村”,1992年7月撤区并乡建镇属响石镇。

2020年因四川省乡村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当地政府将原园仓村合并到桃园村,新村命名为桃园村,桃园村办公地点设在原桃园村办公室。

解入后属吉庆乡联华村,1956年撤区并乡仍属吉庆乡联华村,1958年由石庙新,联华三个村并为5管区,1961年由联华村新设村的一部分组建为5大队,1981年改为吉庆大队,1984年改为吉庆村,1992年7月撤区并乡建镇属响石镇。

2020年因四川省乡村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当地政府将原石庙村8个组和柿子村7个组所属区域划归吉庆村管辖,吉庆村办公地点设在原柿子村办公室。

解放后为转家村,1958年改为八大队,1981年改为群乐大队,1984年改为群乐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属响石镇。

2020年因四川省乡村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当地政府将原巴山村、群乐村和鹰嘴村8个组所属区域合并一个村,命名为群乐村,群乐村办公地点设在原群乐村办公室,隶属响石镇。

1951年系龙凤乡胜利,民主,九曲三个村合并,1958年为一管区,1961年为水口公社一大队,1981年更名为天成大队,1984年改称天成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属响石镇。

2020年因四川省乡村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当地政府将原喜神村、老林村和天成村所属区域合并为一个村,命名为天成村。

1951年属龙凤乡九曲、木犀、模盘三个村合建,1958年合并为龙凤公社二管区,1961年为二大队,1981年更名为龙凤大队,1984年更名为龙凤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属响石镇。

2020年因四川省乡村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当地政府将原南冲村、巫山村、龙凤村和水口村2个组所属区域合并为一个村,命名为龙凤村,龙凤村办公地点设在原南冲村办公室。

1953年为龙凤公社一管区,1966年为前锋乡一大队,1981年更名为前锋乡宝峰大队,1984年改为前锋公社宝峰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属响石镇。

2020年5月因四川省乡村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当地政府将原长桥村、官主村和宝峰村所属区域合并为一个村,命名为宝峰村,宝峰村办公地点设在原长桥村办公室。

1951年属观音乡石硖村,1958八管区,1966年为前锋公社八大队,1981年更名为石峡大队,1984年更名为石峡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属响石镇。

2020年因四川省乡村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当地政府将原观音村8个组,锣鼓村3个组,永高村2个组和高洞村10个组所属区域划归石峡村管辖,石峡村办公地点设在原石硖村办公室。

2020年5月14日因四川省乡村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当地政府将原小嘴村、坝上村、大屋村、永安村所属区域合并,设立青龙村。

1951年系水口乡五村,1958年为龙凤公社八管区,1961年为水口公社五大队,1981年更名为河坝大队,1984年改称河坝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属响石镇。

2020年因四川省乡村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当地政府将原河坝村、海螺村和原石庙村6组、7组合并为海龙村,海龙村办公地点设在原石庙村办公室。

解放前系响石乡第九保,解放后是一、二两个村,1958年合并龙凤公社,为”十管区“,1961年改为水口公社7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改为水口大队,1984年改为水口村,1992年7月撤区并乡建镇属响石镇。

2020年因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将原水口村16个组和酱园村9个组所属区域合并,设立龙口村。

2020年因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当地政府将响石镇原锣鼓村9个组,罗堂村9个组,永高村11个组和高洞村3个组所属区域合并,设立黄龙村,黄龙村办公地点设在原罗堂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