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荥阳市城关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荥阳市城关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据村人传1631年(明崇祯三年),有张姓自盆窑(今崔庙镇盆窑)迁小明村柿子园,后陆续迁来马姓、刘姓,建宅成村得名“柿园”。以负责管理柿园村相关事务而成立的自治组织,故名。
龙泉寺:村东南200米,寺河河沟西岸,有龙泉寺遗址,唐显庆五年(660)建寺,以寺内有井曰“龙泉”得名。
元至正十三年(1354)汪相母子逃难落户于此,子孙繁衍为大族。因村南、北、西三面临沟,命村名“汪家沟”,民国时改村名“汪沟”。
传二百年前,冯姓最早住此,盖四幢楼房,后冯姓衰落,张氏名龙自今五龙寨迁来,村更名“张楼”。
传明末(约在1641)高、袁两姓人家自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汜水县,至清乾隆年间复迁此建村得名“高袁寨”。
据宫氏家庙碑(1745年立)文记载推算,大约明正统年间有宫氏两兄弟自山西洪洞县逃难,至此定居,成村得名宫家村,清代简称宫寨。
据村明天启四年(1624)一碑记载,以阴、赵二姓而得名阴赵寨。
传宋代马固王姓最早迁此建村,且人口居多,成村得名王庄。
明初安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汜水县东二十里铺(今上街区境内),约明嘉靖初年,安姓六世复迁此成村,安姓居多,故名“安家庄”,清初简称“安庄”。
以居史姓得名。明末,西有“蜒乡村”改为“西史村”,位东,故名“东史村”。
原名“蜒乡村”。明末崇祯十五年(1643)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路过,村人逃散,仅有一史姓老人未走,义军据此称为“史村”。后为区别村东“史村”,定名“西史村”。
村在汜水县城东三十里、官道旁,故名。
传明崇祯十五年(1643)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路过,百姓怕兵,纷纷躲避。有农夫名李克背老母逃亡,遇李闯王(自成),闯王知其孝,赠银。李克母子后居通西村西菜园(村小学处,传为菜园址),人称其住处为“李克那儿”,后相继迁来住户,成村讹名“李克寨”。
据清道光七年(1827)杨氏祖坟碑称,杨姓先祖杨建书原居左照,后迁此,其一子凤歧住村西头,凤林住村东头,日久杨氏人口渐多,苟姓迁雷垌,1891年杨姓改村名“苟寨”为现名。
据李氏家族石碑记载,李姓自雾云山南小王庄李家门迁来,最早在此定居,为纪念原居地,定村名“小王村”。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