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荥阳市城关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荥阳市城关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传杨姓原世居地,有大户人家住南北向沟里窑洞,故名“杨家垌”。清康熙四十九年(1711)姚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来,人口渐增居多,改名“姚垌”。民国初又定名“杨垌”。以负责管理杨垌村相关事务而成立的自治组织,故名。
传村东沟下有五龙池,镇有五条龙,池旁有庙(1958年毁于洪水),前、后屋梁及后院正墙上亦有五条龙,故称村“五龙寨”。
传此地古有王府,“大王”在此设有教练场和监狱,死后葬此,村因之得名大王村。
村落东临大沟,此沟南至五云山,北到广武山,名“洪沟”。此沟建国前,亦为荥阳、汜水两县分界线。村在沟沿,故名洪界。
雷姓最早迁此居窑洞(窑洞在村民王大柱宅处)。在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中,荥阳将窑洞的“洞”统一标准化为”垌。“以姓氏和住所(窑洞)得名。
相传周朝就建有村庄,周襄王曾住周固寺,村位寺北,古作“周固村”,又作“周村”,清后期称“北周村”。
村中有长竹子,四周有小河环绕,得村名竹叶河。
相传从前村落西北有3个砖瓦窑,西有一里长大坡(名辘把坡),故名瓦窑坡。
相传唐初此地建有一玉仙圣母庙,庙大,内套小庙。明洪武年间赵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汜邑庙沟,永乐年间复迁此,建村位庙东,村因庙得名。
阴姓最早居此且多,村位于北边沟(阴子圈沟)里,取村名阴家套。清雍正年间,村人以村名不吉改名桃李。
村在周固寺东南,称南周固村,后演变为南周村。
村原位沟底,沟底皆青石板,故名石板沟。
以本村居民来自于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故名。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