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盐津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盐津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清雍正九年(1731年),属大关清军抚夷府。

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大关厅。

民国四年(1915年),置大关县,属大关。

民国六年(1917年),从大关县分设盐津县后,属盐津县。

1958年12月,随县并入大关县。

1961年5月,盐津、大关分治,属盐津。

1970年3月,改公社。

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区公所。

1987年10月,盐井镇被分为城关区公所和盐井镇2个部分。

1988年4月,城关区公所和盐井镇合并称盐井镇。

2001年4月,建立盐井镇街道和黄桶槽新区2个居民委员会。

2002年12月,盐冲、黄柵槽两个居民委员会调整设立老街、水井街、文兴街、黄桶槽4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6年4月,撤乡并镇,艾田乡的仁和村、椒子村并入盐井镇。

民国二年(1913年),属大关县。

民国六年(1917年),从大关县分设盐津县后,属盐津县。

1950年4月,划为第四区,属盐津县直属镇。

1958年,改称普洱公社;同年12月,随县并入大关县。

1961年5月,盐津、大关分治,属盐津。

1962年,改普洱区。

1969年,改普洱公社。

1984年4月,改普洱区。

1988年3月,普洱区改镇。

2001年4月,建立普洱街居民委员会。

2006年4月,串丝乡串丝、龙台、箭坝3村并入普洱镇。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

清雍正九年(1731年),设豆沙关汛,为昭通镇标左营。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在豆沙关设岸站,从水道转运东川铜至京。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水道被废。

1950年4月,属大关县。

1958年,改称豆沙公社。

1961年5月,盐津、大关分治,划归盐津。

1962年,改称豆沙区。

1970年3月,改豆沙公社。

1984年4月,政、社分设后,改豆沙区。

1988年3月,豆沙区改为豆沙乡。

2002年8月,撤乡设豆沙镇。

2007年3月,建立豆沙镇摩崖社区。

1988年1月,从艾田区划出中和、赵溪、中堡3村,从普洱区划出大浩村,从豆沙区划出天宁村,共5个行政村以中和为驻地新设中和乡。

2006年2月,中和撤乡建镇。

明初,属镇雄芒部府,隶云南布政司。

后镇雄改设芒部军民府,改隶四川布政司。

清嘉靖三年(1524年),分置彝良后,属彝良归化长官司。

民国元年(1912年),属彝良县。

1956年1月,划入盐津县,为第七区。

1958年10月,随县并入大关县。

1961年5月,盐津、大关分治,属盐津县。

1971年,称红星区。

1983年,改称庙坝区。

1988年3月,区改乡。

2010年4月,组建庙坝乡聚龙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2年2月,撤乡设镇。

1950年4月,柿子区属大关县。

1952年,与豆沙区合并后,柿子为分区。

1958年,改为红旗公社。

1959年1月,改柿子公社。

1961年4月28日,盐津、大关分治,划归盐津。

1962年,改柿子区。

1969年,改公社。

1984年4月,复为子区。

1988年3月,区改乡。

2010年4月,组建柿子乡白水江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1年12月,撤乡建镇。

清宣统三年(1911年),县建制十四乡时,属大关厅。

民国四年(1915年),实行区自治,属大关县。

民国六年(1917年),分置盐津县,属盐津县。

1958年,成立卫星公社。

同年底,随县并入大关。

1961年5月,盐津、大关分县,仍属盐津。

1962年,改称兴隆区。

1969年,改兴隆公社。

1984年4月,兴隆区。

1988年3月,区改乡。

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属于大关厅。

民国四年(1915年),实行区自治,属大关县。

民国六年(1917年),盐津建县,属盐津县。

1958年末,随县并入大关。

1961年5月,盐津、大关分治,属盐津。

1984年,成立落雁区,下设落雁、龙塘、天星、共和、保隆5个乡。

1988年3月,区改乡。

2010年4月,组建及弟社区居民委员会。

清雍正六年(1728年),设滩头汛,属大关抚夷府。

民国四年(1915年),大关设县,属大关县。

民国六年(1917年),分设盐津县,属盐津县,改为玉屏镇。

1950年4月,改为第五区。

1958年,改称滩头公社。

同年底,随县并入大关。

1961年5月,盐津、大关分治,属盐津县。

1962年10月,从滩头区分出两碗,原有6乡设两碗区。

1969年,复称滩头公社。

1984年4月,复为称滩头区。

1988年3月,区改乡。

2010年4月,组建玉屏社区居民委员会。

清雍正九年(1731年),设立滥田汛(因寨附近有地名滥田坝),属大关抚夷府。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裁撤。

清宣统三年(1911年),名安乐乡,属大关厅。

民国四年(1915年),实行区自治,隶属大关县。

民国六年(1917年),从大关分置盐津县,属盐津。

1950年7月,属第一区办事处。

1955年4月,划设第六区,沿用牛寨名。

1958年,改称牛寨公社,同年底,随县并入大关县。

1961年5月,盐津、大关分治,属盐津县。

1984年4月,改称牛寨区。

1988年3月,区改为乡。

2010年4月,组建安乐社区居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