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张家湾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张家湾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此村原叫“河上塬”,后演变为“和尚塬”。御史,郑本立《河上塬》:活水溪东何处村,桃花柏叶映柴门,千株古树罗岩壁,百尺危湍喷石根。
有“周懒王座庆阳,龙脉斩断”的传说和“骆驼头”山台上修筑的寿峰寺,故名“黑水寺”。相传,周懒王前往庆阳,发现这是龙脉宝地,便下令斩断“骆驼脖子”。谁知昼斩夜合,懒王便下令昼夜兼挖。结果,骆驼脖子被斩断流黑水三日。故有“周懒王座庆阳,龙脉斩断”之传说。金时,在这兀立的“骆驼头”山台上修筑鄜州名寺之一的,寿峰寺,据说僧人最多时达百人。
东汉元年(25),王莽追杀刘秀到此歇脚(即休息),后人便把此地叫做“王家脚”逐渐演变成“王家角”。
金时修寺庙一座有八个宝塔,故名“八塔寺”,后演变为“八卦寺”。
民国初年,社会混乱,一四川籍“石”姓人在此筑高墙大院,墙上留有炮眼,外观似炮楼。
因村子坐落在山脚下,故名。
清同治年间(1862-7875)“石场子之战”是在这里进行的。1868年正月,清军统帅魏光焘率其部万余人在此伏击回民军,回民军死伤一千人。经此战乱,石场子废弃达一个世纪,1972年,吴旗、志丹等地迁来一些人,石场子又复为村落。
相传早期所用的砖瓦在此烧制,清代,这里有砖瓦厂,故名。
东汉时期,刘秀将王莽栓在此村山峁的石洞口而故名“拴庄”,后经演变为“川庄”。
相传,清代这里曾有两座水力推动的磨子,故名。
最早因杨姓居民在此居住,故名。
最早因将三个小队合成一个大队故名三城。
最早因张姓居民在此居住,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