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农业农村部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要求,省农业农村厅开展2023年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工作,经乡镇村申请、县级遴选、市级审核推荐,并经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同意太原市娄烦县静游镇等25个乡镇、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等350个村为2023年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以下简称“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单位。 |
山西省临汾市古县石壁乡三合村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岳山脉西南缘,属汾河支系石壁河流域,属温带半湿润性大陆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0摄氏度,这里植被良好,囊括华北多种树种,森林覆盖率达32.88%,林草覆盖率可达41.54%以上,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人居环境,奠定其成为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沉积着悠久的远古文明。沿河古人类遗址分布广泛,本村村南就是一片仰韶文化遗址,河南耕地曾出土唐至宋钱币187枚……。 |
该村原名小和村,村东湾有一佛庙,于清乾隆岁次戌年8月28日吉立石碑,上刻村名为小和村。距今200多年,此村有户姓黄人家为当时官府四品官员现有十几孔石窑为黄氏修筑,村后有座黄家坟,村名的演变姓黄的姓氏有关,为小黄村。1949年至1955年属第一区公所管辖;1956年至1957年属府城乡管辖;1958年至1983年属府城公社管辖;1984年设立为小黄村村民委员会;属府城镇管辖至今。小黄村……。 |
该村原名飞龙,源于村中古庙石碑,上刻飞龙村。文革期间,庙中一切被毁,石碑不知去向,只剩古庙。据传人们估计,石碑可能埋在庙院中,石碑可能埋在庙院中,碑文无人详知,只知庙为清乾隆年间所盖,以当地山脉走向似一条腾飞的龙而得名。1956年为破除迷信,将飞龙改为飞岭。1949年至1955年属第一区公所管辖;1956年至1957年属府城乡管辖;1958年至1983年属府城公社管辖;1984年设立为飞岭村民委员……。 |
据传说该村最初由蔺河之水合入沁河之大川,正是该村定居点。又为合川,后因民族和好,因此得名和川镇,和川公社。1949年属于第四区公管辖;1953年属于和川乡政府管辖;1958年属于和川公社管辖;1984年属和川乡,设立和川村民委员会管辖至今。和川村……。 |
该村因位于三山相交、两水相汇之处而得名。1949年10月属浮山县三区管辖;1958年9月为山交管理区;1962年成立山交大队;1984年7月撤销山交大队,设立山交村民委员会,山交村民委员会属寨圪塔乡管辖至今。山交村……。 |
此村原叫陈南河,因氏祖变迁后改为臣南河。1949年10月属浮山县四区管辖;1958年9月为臣南管理区;1962年成立臣南河大队;1984年7月撤销臣南大队,设立臣南河村民委员会;2021年乡级区划调整撤销北王乡、北韩乡,合并设立北王镇,臣南河村民委员会属北王镇管辖至今。臣南河村。……。 |
昔日村民在北山台地建窑居住,台下农田平整,台地高约一丈,因此谓村人在台上住着,简称台住,住字古读度音,也谐音写成度字,台字被讹写成太,故名太度。1961年为太度大队,属屯里公社;1984年为太度村村民委员会,属屯里镇管辖至今。太度村……。 |
村位于清水河与州川河汇合处,过去曾建有城堡,名为岔城。北魏前当地政治中心一直在岔城村。由岔城东去平阳,一路经屯里、金刚岭,另一路取曹井、高天山。所以此处建城双扼交通要道,势如关隘,非常险要,因城堡居两路两河分岔处,故俗称为岔城。今书面“车“字系方言谐音字,因车字方言读(cha)。1962年为车城大队,属曹井公社;1971年为车城大队,属曹井公社;1984年为车城村村民委员会,属曹井乡;2001年属……。 |
该山因岚气弥漫而得名。2019年12月大河行政村、坂儿上行政村、东沟行政村和下川行政村合并为云丘山行政村,并沿用至今。云丘山村……。 |
一说该村建在器河中游北侧,石涧沟东侧,村前有一山梁,南北为石涧支沟,似龙的鼻子形状,故名龙鼻;一说很早以前该村落下一条龙,龙起飞后脱下一张皮,故名龙皮,后慢慢演变为龙鼻。相传该地人们在耕地时经常发现有龙骨。1949年属城关一区张马行政村。1958年属西廒乡。1961年属张马人民公社龙鼻大队。1984年7月,实行政社分开,张马人民公社龙鼻生产大队改为张马乡龙鼻村民委员会。2001年3月,撤并乡镇,城……。 |
该地处在东阳沟与瓦渠沟的分水岭地带,往东西两边都要经过土桥,南北两侧沟都有常年流水,为驴驮马栽的涧沟,故名驮涧。明清时期属西区九局。民国时期属四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实行民国区村制。全县设6个区,71个行政村,驮涧成为行政村隶属于第六区。1952年,增设第七区(张马),含驮涧行政村。1953年5月划乡,改行政村为乡建制,全县6个区改为7个区,辖71个行政村,划为65个乡……。 |
1947年名为化乐行政村,属蒲县化乐行政区;1953年8月属蒲县化乐乡;1961年名为化乐生产大队,属蒲县化乐人民公社;1984年名为化乐村民委员会,属蒲县化乐乡;2001年3月蒲县实行撤并乡镇,原化乐乡并入黑龙关镇,化乐村民委员会属蒲县黑龙关镇管辖至今。化乐村……。 |
1953年8月属蒲县化乐乡;1961年为武家沟生产大队,属蒲县化乐人民公社;1984年名为武家沟村民委员会,属蒲县化乐乡;2001年蒲县实行撤乡并镇,原化乐乡并入黑龙关镇,武家沟村民委员会属蒲县黑龙关镇;2019年蒲县将前庄村合并至武家沟村,属黑龙关镇管辖至今。武家沟村……。 |
相传唐将薛仁贵曾在此地扎营驻军称为薛村,又因此村向西河川骤窄。就大而言,是通往河东的咽喉,守住西秦的门户,从小来讲,犹如蒲县西陲之大门,是连通蒲隰两县的必经之道,恰如关口一般,故得名。1947年名为薛关行政村,属蒲县薛关行政区;1953年属蒲县薛关镇;1958年名为薛关生产大队,属蒲县薛关人民公社;1984年名为薛关村民委员会,属蒲县薛关镇;2018年蒲县将刁坪村合并至薛关村;2019年蒲县将天泉……。 |
1953年属蒲县山中乡;1959年名为白家庄生产大队,属蒲县山中人民公社;1984年名为白家庄村民委员会,属蒲县山中乡管辖至今。白家庄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