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原名博合,圩名。明洪武三十八年(1380年)建圩,因圩内有馨山书院,学子博学多能,故名。后谐音简写百合。[详细] |
“罗凤”指罗村和凤凰地。因圩地是凤凰地,且靠近罗村,故名。[详细] |
1969年,由高架、苏村各取一字,设高苏大队,1972年为避嫌苏联,改名高祝大队,故名高祝村。[详细] |
驻地老社别名黄村,因黄姓人始居得名。[详细] |
“武留”指黄武留。因为黄村人黄武留先来定居,故名。[详细] |
洪庐原名小庐,因在大庐村下部造村,得名。后人口、房屋像山洪一样迅猛发展而改名“洪庐”[详细] |
民国时期由山脚、江平2村合设山江村,各取一字为名。[详细] |
大炉原名大庐,庐指民房,因姓多人多,集中在一起居住,像一个大家庭,故名。[详细] |
六答原名六搭(搭,粤语方言意为合伙),简写成六荅,后规范成六答。传为六个山头的村民移居合伙建村,故名。[详细] |
1951年设庙庄农会,取庙脚、官庄各一字得名。[详细] |
田共原名榃共,传清顺治十三年(1656)由马姓人从六壮村迁建,后因谐音简写成田共。[详细] |
因驻地得名。圩背指圩的后背。因村建在圩的背后,故名[详细] |
菉岭原名绿岭,因建在四季常绿的山岭而得名。后人因方言同音写成菉岭。[详细] |
村人原居陈山,树多而阴暗,后搬来庙岭脚建村,地方比陈山平整开阳,故名。[详细] |
百联村,因原属百合经联社,故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