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宝坻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宝坻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1949年该乡属大白庄区。

1958年设大唐庄管理区,属大白庄公社。

1961年始建大唐庄公社,因其驻地在大唐庄而得名。

1968年改为大唐庄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3年改为大唐庄乡。

1996年1月撤乡设镇,改为大唐庄镇。

牛道口镇:始建于1961年10月,公社化前1953年隶属焦山寺乡所辖,1958年时属老二区(赵各庄)所辖,直到1961年撤管理区,划小公社后,始建牛道口公社。

1983年改为牛道口乡。

赵各庄镇:1949年属宝坻县第二区,区驻地赵各庄。

1958年2月撤区并乡,改建赵各庄乡。

同年8月公社化,成立赵各庄公社。

1983年6月更名赵各庄乡。

2001年1月撤乡建镇。

同年,撤销赵各庄镇、牛道口乡,合并设立牛道口镇。

1958年该乡是赵各庄公社管辖下的史各庄管理区。

1961年11月11日始建史各庄公社,1983年6月改称史各庄乡。

2001年11月撤乡设镇,更名为史各庄镇。

郝各庄乡:清代,属广川乡和乐里。

民国时期,属第四警区第九大编乡。

1947年解放后,属宝坻县第五区(口东区)。

1953年建郝各庄乡,归宝坻县第三区(大口屯区)。

1958年2月撤区并乡,并入中登乡,同年8月公社化后,属黑狼口公社。

1961年11月建郝各庄公社。

1983年6月改为郝各庄乡。

中登乡:该乡原属黑狼口镇,潮白新河自西北向东南斜穿境内,将黑狼口镇分割为河东、河西两部分。

因隔河不便领导,故于1989年1月,在河西建新乡——中登乡。

2001年,将郝各庄乡与中登乡合并,设立郝各庄镇。

清代,有12个村属广川乡宁海里,8个村属尚节里。

民国时期,属宝坻县第四警区的有9个村,属第七警区的有11个村。

解放后,分属宝坻县四区的大宝庄乡、牛家牌乡和西老鸦口乡。

1958年成立黑狼口公社,其属之。

1961年始建牛家牌公社。

1983年6月,改称牛家牌乡。

2011年7月撤乡建镇,更名为牛家牌镇,名称沿用至今。

清代,属海滨乡兴保里。

民国时期,属第七警区第七大编乡。

解放后,属大白庄区,又称宝坻县第五区。

1953年4月,建尔王庄乡。

1958年8月属大白庄公社。

1961年始建尔王庄公社。

1983年6月改称尔王庄乡。

2011年7月撤乡建镇,设立尔王庄镇。

清代,属宝坻县海滨乡兴保里。

民国时期,属第六警区第三大编乡。

1947年解放后,属八门城区。

1953年建黄庄乡,属宝坻县第六区。

1958年8月公社化后,属林亭口公社。

1960年3月随林亭口公社归汉沽市,5月又划归宁河县。

1961年11月大社划小时,始建黄庄公社。

1962年6月1日,由宁河县划回宝坻县。

1983年6月改称黄庄乡。

2011年7月撤乡设镇,更名为黄庄镇。

口东镇:民国时期,属宝坻县第一警备区第七大编乡。

解放后属第五区。

1950年10月改属第八区。

1953年设口东乡。

1958年8月公社化,属王补庄公社。

1961年始建口东公社。

1983年6月改称口东乡。

2001年1月改为口东镇。

黑狼口镇:民国时期,属宝坻县第四警区。

1946年解放后,属宝坻县第四区。

1958年2月撤区并乡,归中登乡,同年8月公社化建黑狼口公社。

1983年6月改名为黑狼口乡。

2001年1月改为黑狼口镇。

同年11月将口东镇与黑狼口镇合并,统称口东镇。

2013年11月改为口东街道。

2018年又改为口东镇。

清代,属广川乡。

民国期间,属宝坻县第三警区。

1947年解放后,属宝坻县第七区。

1953年建大白庄乡。

1958年2月撤区并乡,仍设大白庄乡,同年8月建大白庄公社。

1983年6月改称大白庄乡。

1996年元月撤乡建镇。

2013年11月改为大白街道。

2018年又更名为大白庄镇。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