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宝山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宝山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友谊路街道旧时地域隶属原江苏省宝山县淞阳镇和城厢镇。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爆发,10月原宝山县全境沦陷,次年8月伪“督办上海市政公署”调整行政区划,长兴岛各乡归日伪上海市浦东北区,大场区归日伪上海市沪北区,吴淞镇归宝山区管辖,全区设8镇,而现友谊路街道境域属当时淞阳镇境内。

吴淞街道于2006年5月由原吴淞镇街道和海滨新村街道撤二建一而成。

吴淞在宋时原系吴淞江汇入长江之一口,遂名为“吴淞口”。

明永乐年间引大黄浦江注入吴淞江,自南跄浦口入长江。

后南跄浦淤浅,黄浦水流日益扩大,遂循吴淞江故道流至吴淞口入长江,江口乃为黄浦江出口,然仍沿称“吴淞口”至今。

“吴淞”则以吴淞口而得名。

吴淞街道辖区以吴淞镇为主故名,吴淞镇原称胡巷桥,清乾隆年间更名胡巷桥镇。

清道光三年(1823)为赈灾方便,宝山县城厂划出吴淞口地区为吴淞厂,胡巷桥及其周围首次以吴淞为地名,胡巷桥之名逐渐由吴淞取代。

同治九年(1870年)清政府更改营制,吴淞营改为水师,驻地从宝山县城(吴淞所)移至吴湖口,提镇驻胡巷镇北首。

光绪三年(1877)建提镇行辕于镇北(今吴淞中学处)。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吴淞开埠,称为吴淞通商场,当年筑路招商,扩大镇区,形成较大市镇,民间习称吴淞镇。

宣统二年(1910)吴淞厂改称吴淞乡,辖境归属吴淞乡。

1928年划归上海特别市,属吴淞区,为区公所驻地。

1938年8月始设行政建制的吴淞镇。

1949年5月吴淞区接管委员会在吴淞镇设第一办事处,后称吴淞镇办事处,1955年3月在蕰藻浜以南设第二办事处,11月更名薀藻浜办事处。

1956年1月吴淞区并入北郊区,3月吴淞镇和蕰藻浜两办事处撤二建一成立吴淞镇。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分属红旗、先锋两公社。

1959年3月起为宝山县的直属镇。

1960年初重建吴淞区时为淞兴路办事处,4月大办城市人民公社时为吴淞城市人民公社薀藻浜分社,10月城市人民公社停办恢复街道建制。

1962年3月为蕰藻浜街道,4月改称吴淞街道,1964年5月后改隶杨浦区,1980年1月划归宝钢地区办事处,1981年起属吴淞区。

1981年8月划出泰和路以北地区成立海滨新村街道,下辖5个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驻地原在海滨三村6号,1986年7月迁入同济支路65号,1987年居委会14个居委会。

使用至今。

张庙街道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南部,是1959年为配合上海市冶金、化工等工业项目落户吴淞工业区而建设的工人新村,始称张庙一条街。

新村规划时该地块还属于上海市北郊区,1958年1月17日宝山县从江苏省划归上海市,同年10月20日北郊区撤销,张庙路区域划给宝山县,张庙一条街建设时属于宝山县,1960年建成后划归新成立的吴淞区。

吴淞区成立伊始就开始了城市人民公社试点,以上钢一厂为中心的10家企业和张庙一条街组成了下属的张庙路分社。

因城市人民公社在实践中难以推行,试点工作逐步停止,同年11月恢复街道组织体制,建立张庙路办事处,1962年建立张庙路街道办事处。

1964年吴淞区建制撤销划入杨浦区,1965年改名泗塘街道办事处。

1980年划入宝钢地区办事处,1981年在宝钢地区办事处基础上建立吴淞区,又重归吴淞区,此时的泗塘街道行政辖区东至上钢一厂铁路专线与吴淞镇毗连,西达共和新路,南至茅浜、向阳河与庙行乡、淞南乡接壤,北濒蕰藻浜,面积达11.42平方公里,地域内除一批大中型企业、新村居民住宅区外,尚有大面积的农田和自然村。

1988年宝山县、吴淞区“撤二建一”后,属宝山区,之后改名为泗塘新村街道办事处。

1980年代中期张庙地区新辟居民住宅区,随着市政建设动迁居民的大量导入,1990年泗塘新村街道爱辉路以东划出成立通河新村街道。

1996年区划调整,泗塘新村街道西泗塘河以东部分划出,辖区内不再有国有大中型企业。

2006年泗塘新村街道和通河新村街道撤并成立张庙街道,使用至今。

现罗店镇分别于1989年罗店镇、罗店乡撤二建一。

2000年11月,由罗店镇与罗南镇合并而组成。

罗店地区成陆于唐代略前,地处吴淞江以北最东一条冈身娄塘、嘉定、马陆、南翔一线以东约16公里,约在6世纪初已涨为陆地,距今约1400多年。

至宋代发展为渔村,南宋时已有黄白泾等村落。

因位在连祁河北,又称罗阳及罗溪。

罗店地区原属江苏省昆山县辖境,宋嘉定十年(1217)改属嘉定县,清雍正二年(1724)宝山县建立,始属宝山县管辖。

宣统二年(1910)改称罗店市,1929年属宝山县第四区,1937年“八一三”日军入侵后,罗店属汪伪上海特别市宝山区公署第四分区,后又改编属第三分区,抗日战争胜利后,罗店属宝山县罗店区,1946年后,属江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区宝山县,归宝山县第一督导区。

1949年5月26日,宝山解放后,为宝山县罗店区,1951年罗店街区定为县直属镇。

1958年1月宝山县归上海市管辖,同年9月跃进公社成立,罗店属之。

1959年9月成立罗店公社,罗店镇属之。

1961年罗店镇恢复为县直属镇。

1984年公社体制改为乡建制。

1989年罗店镇、罗店乡撤二建一,设立新的罗店镇,实施镇管村建制。

2000年罗店镇与罗南镇撤二并一,设立新的罗店镇。

建国初期,罗南镇境地分属江苏省宝山县刘行、罗店两区。

1957年撤区并乡,由罗西、罗南、杨溪、福民和积福等5个小乡合并建立罗南乡。

1958年属东风公社,1959年成立罗南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改设为罗南乡隶属宝山县。

1988年隶属宝山区。

1993年撤乡建镇,设立罗南镇。

2000年11月罗南镇与罗店镇合并,使用至今。

现大场镇分别于1989年5月,由大场乡与大场镇合并;2000年11月,由大场镇与祁连镇合并而组成。

其镇的历史沿革主要为原大场乡(镇)和祁连镇历史概况。

清康熙十年(1671)设大场厂,清雍正二年(1724)后地境属江苏省宝山县,宣统二年(1910)改厂为乡,称大场乡。

1934年改称第二区,1938年,属沪北区,1945年为第二十四区,即大场区。

1956年,上海市北郊区成立,大场区隶属于北郊区,镇域为大场镇、场南乡、葑溪乡及塘南乡的一部分。

1958年8月,北郊区撤销,大场区隶属于上海市宝山县,同年9月,东方红人民公社成立,场南乡、葑溪乡、大场镇归属于东方红人民公社,镇域成为该公社的一部分。

1959年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大场、葑溪两个人民公社单列。

1960年大场人民公社并入彭浦人民公社。

1961年,又恢复大场人民公社,大场镇单列为县直属镇。

1962年,镇域为大场公社、葑溪公社和大场镇三个行政单位。

1984年4月,撤社建乡,大场公社、葑塘公社(1981年葑溪公社更名为葑塘公社)改称大场乡、葑塘乡,隶属宝山县,1988年起隶属宝山区。

1989年5月,大场乡与大场镇“撤二建一”,设立新的大场镇。

2000年11月,撤销大场镇、祁连镇(1995年葑塘镇改称祁连镇)建制,合并建立新的大场镇。

祁连镇以境内祁连山路得名。

1993年下辖6个村,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陈太路301号。

建岗初期境地属生建乡,隶属上海市大场区。

1951年生建乡拆建为葑溪、新建、场西3个乡。

1956年由葑溪、新建及1954年划入上海市的马桥乡,合并设立葑溪乡。

1958年隶属先后属东方红公社、大场公社。

1959年建立葑溪公社。

1981年更名为葑塘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改设为葑塘乡。

1988年隶属宝山区。

1993年撤乡建镇,设立葑塘镇。

1995年2月更名为祁连镇。

2000年11月与大场镇合并,使用至今。

清雍正二年(1724)杨行隶属江苏苏州府宝山县管辖,之前一直隶属嘉定县。

1949年,杨行地区属苏南行政区宝山县城厢区。

1953奶奶,属江苏省宝山县。

1957年6月29日,原宝山县撤区并乡,原属城厢区的城西乡、杨东乡、杨北乡、杨南乡和杨行镇合为杨行乡。

1958年1月,宝山县划归上海市,杨行属上海市宝山县。

是年9月,成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杨行地区属红旗人民公社。

1959年9月,公社体制改革,分成吴淞、杨行两个公社,本地为杨行人民公社,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体制管理。

1984年4月,政社分设,本地区称杨行乡,成立乡人民政府。

与此同时,吴淞人民公社改称吴淞乡,成立乡人民政府。

1986年4月,宝山县进行“镇管村”新体制的试点,撤销杨行乡建制,建立县属杨行镇。

1988年,宝山县与吴淞区合并为宝山区,杨行镇、吴淞乡均隶属宝山区。

1996年2月,撤销吴淞乡建制,建立宝山镇人民政府。

2000年11月,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宝山区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批复》,撤销原宝山镇、杨行镇,建立新的杨行镇。

现月浦镇于1989年撤销马泾桥街道,其部分境地划入,2000年11月,由月浦镇与盛桥镇合并而组成。

唐代成陆(八世纪),建于宋,盛于明。

宋以前,月浦地属昆山县。

南宋嘉定十年,月浦划归嘉定县临江乡。

明万历《嘉定县志》始载月浦镇“在县治东三十六里,因水得名。

推知月浦镇成镇年代于明正德至万历(1506—1573)年间。

清康熙九年(1670),因水灾赈饥,以乡镇而设施粥厂,月浦厂始得名;雍正二年(1724)后隶属江苏省宝山县。

宣统二年(1910)实行地方自治,宝山县境划分为十四市乡,月浦乡始建置;1945年,抗战胜利,月浦由第五分区改为月浦区;1947年直隶属于县。

1958年4月,月浦由江苏省松江专区划归上海市。

1962年月浦镇人民公社划出练祁河以北12个生产大队,成立盛桥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政社分设,改设为月浦乡。

2000年11月,宝山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月浦镇、盛桥镇建制,合并建立新的月浦镇。

清道光三年(1823)从罗店、月浦两厂划出沿江地区成立盛桥厂。

宣统二年(1910)改厂为市乡,称盛桥乡。

1929年实施县辖区制后,隶属第五区。

1937年隶属伪上海特别市宝山区。

1945)地境为江苏省宝山县月浦区的会源。

1947年后归并为狮林、盛桥等乡。

建国初期隶属江苏省宝山县月浦区。

1957年并入月浦乡。

1958年隶属上海市宝山县。

1959年隶属月浦公社。

1961年从月浦公社划出建立盛桥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改设为盛桥乡。

1989年开展撤乡建镇同时撤销马泾桥街道,将马泾桥街道的部分地区与盛桥乡组建为盛桥镇。

2000年11月,盛桥镇与月浦镇合并。

1985年1月后迁入月浦四村4号。

1978年宝钢征用盛桥、月浦农田建厂,并建生活区。

1979年4月,成立马泾桥街道。

初属宝钢地区办事处。

1980年10月,改属吴淞区。

1989年马泾桥街道撤销,其行政管辖范围分别划入月浦、盛桥镇,使用至今。

1949年解放后,现镇境的东南部为月浦区管辖的新建乡和渡川乡,西部为罗店区管辖的罗泾乡、肖泾乡、洋桥乡;东北部是隶属太仓县管辖的陈行乡。

1952年9月陈行村划归宝山县罗店管辖。

1954年,肖泾乡和新建乡撤销并入邻近各乡,当时境域有渡川、罗泾、洋桥、陈行4个乡。

1957年10月,宝山县实行撤区并乡,渡川、罗泾、洋桥、陈行四个乡合并为罗泾大乡,直属县政府领导,从而成现境的罗泾地区。

1958年,随着宝山县从江苏省划入上海市。

同年开展人民公社化活动,9月成立人民公社,罗泾并入跃进人民公社。

1959年8月24日,调整人民公社区划和规模,罗泾人民公社成立,原跃进人民公社第六大队(川沙片)、第七大队(洋桥片)、第八大队(潘桥片)合并为罗泾人民公社。

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2月成立罗泾乡人民政府,1993年撤乡建镇,罗泾乡改设为罗泾镇。

2004年6月,行政区划实施调整,原罗店所属的解放、和平、民众和王家楼4个村及月浦的部分地区划归罗泾镇,使用至今。

现顾村镇于2000年11月,由顾村镇与刘行镇合并而组成。

顾村镇,原名大顾家宅,相传元代至顺年间(1330-1333)由崇明移居吴淞胡巷桥的顾氏四兄弟迁居此地。

1929年8月,宝山县实行区制,全县设5个区,下辖乡、镇,10月始有顾家镇的设置。

当时的顾家镇及其之后很长时间里的顾家镇或顾村镇(1947年称)。

1947年设顾村镇。

1954年改为乡。

解放初的顾村镇包括今杨木桥村、白杨村、羌家村、顾村村等地区,1957年后并入刘行(大乡)成立东风人民公社(后改刘行人民公社)。

1961年11月又从刘行人民公社分出,成立顾村人民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建立顾村乡(镇)人民政府。

1993年,撤乡建镇。

2000年11月,经市政府批准,撤销顾村镇、刘行镇建制,合并建立新的顾村镇。

刘行镇以刘行集镇得名。

清雍正二年(1724)后隶属江苏省宝山县。

清嘉庆二十年(1815)从广福厂划出部分设刘行厂。

清宣统二年(1910)改厂为市乡,称刘行乡。

1929年实行县辖区制。

1937年后属日伪上海特别市宝山区。

1952年10月嘉定县北管乡的广福村划归广福乡。

1957年撤区并乡,广福、刘行、陈行和现属顾村镇的潘泾、顾村等乡合并为刘行乡。

1958年与罗南乡合并成立东风公社(后更名为刘行公社),隶属上海市宝山县。

1959年下半年跃进公社一分为二,北部划入罗南公社,南部划入刘行公社。

1961年下半年从刘行公社析出荻泾以东6个大队建立顾村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改设为刘行乡,1993年撤乡建镇,改设为刘行镇,2000年11月,刘行镇与顾村镇合并,取名顾村镇,使用至今。

宋建炎元年,高境镇隶属浙西路平江府昆山县。

宋嘉定十年,昆山县析出东部建嘉定县,隶属浙西路平江府嘉定县。

元、明二代仍属嘉定县。

清雍正三年,嘉定县析出东半境设宝山县,隶属江苏省太沧州宝山县依仁乡。

宣统二年,属江苏省苏松太道太仓州宝山县江湾乡。

1927年,划归上海特别市第二十二区。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于日寇,隶属日伪“上海大道市政府第二十二区”。

1938年4月,隶属日伪“督办上海市政公署第二十二区”,10月隶属日伪“上海特别市中心区”。

1945年8月,复归上海市第二十二区。

1947年1月,隶属上海市江湾区。

解放后,1950年属上海市江湾区;1952年10月,江湾、新市二区合并为江湾区,隶属江湾区;1956年上海市北郊区成立,隶属北郊区。

1958年宝山县划归上海市,属宝山县;1959年为江湾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改设为江湾乡;1988年宝山县与吴淞区合并为宝山区,隶属上海市宝山区;1993年撤乡建镇,更名为高境镇。

镇域面积20.75平方公里。

1984年,镇南、镇北,纪念、奎照、胜利等5个村全部及高境、江杨、民主3个村部分土地分别划人杨浦、虹口、闸北三区,生产管理和行政关系仍属高境镇。

1997年9月,宝山区人民政府撤消镇6个村民委员会建制,使用至今。

庙行镇域成陆于南朝梁武帝时期(500~550),唐代起至南宋嘉定十年(1217)前属昆山县,嘉定十年昆山县分出东境建立嘉定县,此后历经南宋、元、明至清雍正初年均属嘉定县。

清雍正二年(1724),嘉定县分出东境依仁、守信、循义、乐智4乡所属的13个都的全部或部分建立新县,定名为宝山县,与嘉定县同城而治。

雍正三年实行分治,此时,境域属依仁乡范围,隶江苏布政使司直隶太仓州。

民国元年(1912)废州,宝山区隶属江苏省。

民国三年(1914)1月,隶江苏省观察使,5月,省下设道,隶江苏省沪海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沪海道,直隶江苏省。

民国十八年(1929年)10月,实行县辖区制,隶属于宝山县第二区(大场)。

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抗战胜利后,庙行地域内改设藻南乡、大东乡、鹅浜乡,同时隶属于江苏省宝山区大场区和上海第二十四区,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8月地域正式归于上海市第二十四区(后更名为大场区),南藻乡、大东乡、鹅浜乡为大场区的二、三、四保范围,直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

上海解放后,境域仍隶属于上海市大场区。

1950年3月,设场北乡。

1951年10月,分设场北、场东两乡。

1956年1月,场北乡、场东乡以及新建乡的两个村从大场区中分出,成立庙行乡,隶属于上海市北郊区。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运动,宝山县南部地区由原淞南乡、高镜乡、庙行乡全部地区和中心乡北部地区以及工农乡、塘南乡、江湾镇、中心乡南部地区的农村部分组成先锋公社,原庙行乡属先锋公社五大队范围,隶属于上海市宝山县。

1959年公社调整,境域属新桥公社。

1961年,从新桥公社分出,建立庙行公社,此后基本稳定。

1984年撤社建乡,建庙行乡。

1988年吴淞区、宝山县“撤二建一”,成立宝山区,庙行乡隶属于上海市宝山区。

1993年撤乡建镇,建庙行镇至今,使用至今。

1928年,嘉定县改划为8个市、乡,其中包括淞南乡,1950年,淞南乡分属吴淞区(解放前为上海市23区),1950年6月,华浜、新桥两乡合建为淞南乡;1956年3月6个乡合并为淞南、淞北两个乡;不久,淞南乡划属上海市北郊区;1958年8月,北郊区撤销,其所辖淞南乡并入宝山县;不久,设淞南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淞南乡建制,1987年,仍为宝山县所辖17乡之一。

1949年境地时为华滨、新桥乡,1950年两乡合并,称为淞南乡。

1951年土改后又划为华滨、新桥、上钢三乡。

1956年成立北郊区,小乡合并,本境建立为北郊区淞南乡(包括华滨、新桥、上钢和江湾联合乡的一小部分)。

1959年撤销大公社后,属新桥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成立淞南人民公社。

1984年4月,设立淞南乡党委、政府、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6年,撤销公社管理委员会。

1993年4月,淞南撤乡建镇,设立淞南镇至今。

1996年9月,区域调整,泗塘街道的长江路第一、二、三、五等4个居委会(其中长江路第一居委会于2000年撤销、长江路第三居委会于2003年撤销)和吴淞镇街道的张华浜居委会划入淞南镇,使用至今。

于1998年10月15日由市地名办批准命名,使用至今。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