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通县桦林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大通县桦林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1955年合作化时,取胜利之意,更名为胜利农业生产合作社,后称胜利村。
清乾隆四十年(1775),阿姓来此居住,建村于沟内,故名,后称阿家沟村。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瓜拉”系藏语,匠人之意。因有个铁匠居住,村落较大,人口较多,故名瓜拉大庄,后称瓜拉大庄村。
明朝末年,在本村后山上筑有两个土墩,因此得名墩庄,又因位于瓜拉河的东面,又名东庄。
“鄂博”,系蒙古语,祭祀山神的地方。村始建于乾隆年间,因本村沟脑山岭上有一鄂博,故取名鄂博沟村。
“关巴”系藏语,关巴佛之意。明朝洪武年间,村东沟里有关巴寺,村以寺得名。
公元1386年此地居住着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有一户吕顺姓氏始居且时间较长,故以姓取名为吕顺庄。
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建村时村内有七棵老杨树,故名七棵树村。
明万历年间建村,因村建在沙布塄台(藏语,指鹿多之地),后演变为台子,故名。
村始建于清朝初年,因村庄坐落在西沟的沟内,故称西沟村,故名。
原名叫沙滩,后在清同治年间,有一县官以兴旺发达之意改为兴隆庄,后该称兴隆村。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因村址西靠一大片桦树林,故取名桦林庄村。
“贲哇”,系藏语,山沟像宝瓶之意,故名。
清乾隆年间,建村于瓜拉峡口,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