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洼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大洼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形成于清朝中叶,广宁和海城两县,以混江沟为界,故得名“二界沟”。 [详细]
  镇内地势低洼,史上俗称“大洼塘”。街道因此得名大洼街道。 [详细]
  因村边桥东的高岗子地上,埋葬着清嘉庆年间田姓总兵的圆形石头墓,故名。 [详细]
  域内有一座明代烽火台遗址,残存的台墩上自然生长着几棵榆树,由此俗称“榆树台”,现名即由此而来。 [详细]
  早年有王姓人家在此落户,史称“王家窝棚”,后屡次复称“王家”,并沿用至今。 [详细]
  因域内早年有一座鱼骨搭建的小庙而得名“鱼楼”,后演变为现名。 [详细]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为了防御倭寇的侵犯,在沿海一带筑有城堡与墩台。境西3千米处筑有烽火台一处,用于传递警息,后废,成为渔民的避棲之地。先有田、庄两姓渔民在此居住,因而取名为田庄台。 [详细]
  1958年,解放军某部官兵集体转业至此垦荒建场,命名为“东风农场”,“东风”之名沿用至今。 [详细]
  因镇域东部有新开河纵贯南北而得“新开”之名。 [详细]
  因域内有条清水河而得“清水”之名。 [详细]
  因驻地新兴农场,故而得名。寓意期盼兴旺发达。 [详细]
  清末民初镇区属海城县第六区,在县治所西方,又地濒海隅,地广人稀,故得“西安”之名,寓求西方太平安澜之意。“西”指大辽河西岸,“安”指社会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简称“西安”。 [详细]
  因1956年组建的国营农场是该区域史上首个组织机构,故得“新立”之名。含义为新成立之意。 [详细]
  因建厂时地处唐家铺而得名唐家农场,后设乡、镇均沿用”唐家“之名。 [详细]
  1934年,朝鲜地主集团姜凤羽等组织平安农事诸事会社,遣大批朝鲜农民来此开拓水田成立平安农场。解放后,1953年正式建立国营农场,仍以“平安”为名。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