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董王庄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董王庄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48年设董王庄乡隶属白杨区。

1949年2月宜南、宜北2个县合并后,董王庄乡隶属宜阳县赵保区。

1956年1月属董王庄中心乡。

1958年2月赵保区撤销,隶属于董王庄乡。

1958年8月成立赵保公社,1960年建董王庄大队,属赵保公社。

1961年董王庄大队划归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董王庄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沿用至今。

1945年4月成立伊西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南岭村。

1958年公社化时属赵保公社董王庄大队。

1961年分建南岭大队属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南岭大队改称南岭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管辖,沿用至今。

1960年分建前村大队属赵保公社。

1961年划属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前村大队改称前村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沿用至今。

1960年公社化时建左沟大队属赵保公社。

1961年划属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左沟大队改称左沟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沿用至今。

1960年公社化时属左沟大队。

1980年由左沟大队划出,建庄科大队,属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

庄科大队改称庄科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管辖,沿用至今。

1956年1月设大石岭一般乡,隶属赵保区董王庄中心乡管辖。

1960年公社化时建大石岭大队属赵保公社。

1961年由赵保公社划属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大石岭大队改称大石岭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管辖,沿用至今。

1960年公社化时属大石岭大队。

1980年由大石岭大队划出建方村大队,属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方村大队改称方村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沿用至今。

1947年9月设姚村乡隶属白杨区管辖。

1949年2月宜南、宜北2个县合并后,姚村乡隶属宜阳县赵保区。

1956年1月属董王庄中心乡。

1958年2月赵保区撤销,隶属于董王庄乡。

1960年建姚村大队,属赵保公社。

1961年姚村大队划归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姚村大队改称姚村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沿用至今。

1947年9月设官庄乡隶属白杨区管辖。

1949年2月宜南、宜北2个县合并后,官庄乡隶属宜阳县赵保区。

1956年1月属董王庄中心乡。

1958年2月赵保区撤销,隶属于董王庄乡。

1958年8月成立白杨公社,1960年属白杨公社新建的官庄大队管辖。

1961年官庄大队划归董王庄公社。

因与寻村公社官庄大队重名,于1982年经洛阳地区行署,洛署(1982年)078号文批准,东官庄大队。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东官庄大队改称官庄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沿用至今。

1947年9月设乔庄乡隶属白杨区。

1949年2月宜南、宜北2个县合并后,乔庄乡隶属宜阳县赵保区。

1956年1月属董王庄中心乡。

1958年2月赵保区撤销,隶属于董王庄乡。

1958年8月成立白杨公社,1960年建乔庄大队,属白杨公社。

1961年乔庄大队划归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乔庄大队改称乔庄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沿用至今。

1960年公社化时属乔庄大队白杨公社,1961年划属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由赵坡大队划出,建白土坪大队,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白土坪大队改称白土坪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沿用至今。

1960年公社化时属乔庄大队白杨公社,1961年划属董王庄公社。

1980年由乔庄大队划出,建赵坡大队,属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赵坡大队改称赵坡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沿用至今。

1960年公社化时建洞子沟大队属赵保公社。

1961年划属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洞子沟大队改称洞子沟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管辖,沿用至今。

1960年公社化时属石桥大队。

1980年由石桥大队划出,建王路庄大队,属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王路庄大队改称王路庄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管辖,沿用至今。

1960年公社化时属石桥大队。

1980年由石桥大队划出,建邓庄大队,属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邓庄大队改称邓庄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沿用至今。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