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冯店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冯店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冯元英从湖北黄岗迁此,名冯店。
明末陈、刘二姓徙居此地,有三棵柳树,取名三棵柳;后有居民在此搭棚卖草鞋,得名草鞋店,清乾隆年间形成集店,易今名。
村内有一山冲,曾建有七座寺庙,得名七庙冲,简称七冲,故名。
明末江西移民迁此建宅,故名。
相传明末郭、王二姓从湖北迁此,开杂货店,得名郭家店,简称郭店。
原李姓在此冲建房居住,得名李冲,村以冲名。
民国后期沿河搭棚建房居住,故名。
清道光八年(1828),此地建龙王庙,俗称老庙,村以庙名。
1938年刘姓在此经营造纸作坊,因村落处平畈,更名刘家畈,简称刘畈。
村前畈田有一山包形似螺蛳,故名。
明末吴姓在此开店设铺,称吴家铺。传说,清康熙五十年(1711),有强盗巧扮车夫,混入店内,伺机抢劫,被店主察觉,暗地聚集打手,夜晚用药酒诱醉强盗,遂将人、车推于塘内。为防报复,连夜将塘填平,从此改吴家铺为小店。
曾在河边修建一水塘与河相连,故名。
明嘉靖三十年《商城县志》载:“通城故城,在县南四十里,昔上官桀封于此,城垣遗址见存。”清顺治十六年《商城县志》已称通城店。
两石山对峙,形成隘口,称石关口,村以此名。
杨氏为了防止河水泛滥,保护耕种,在石关口上游河段,由杨氏所修筑的摆埂,得名杨摆埂。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