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境内有座“墩子山”居于其中,故名。 |
以街道“解放街”派生而得名。解放街建于解放初期,1949年解放军解放广水,大军从这里经过,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时刻,故取名解放街,解放社区成立就以此街派生而得名。 |
20世纪初,从河南逃荒而来的灾民在此零星搭建草棚或草房集中聚居。解放后,原广水镇的铁路职工大多在此居住,形成了街道,称作“工人新村”,后规模扩大,建立了一条街,简称“工新街”。 |
以境内火车站派生而得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信阳至汉口段铁路建成通车,自武胜关入境,设东篁店(今孝子店)、广水2个车站。广水火车站1902年7月正式营业。社区成立时以火车站而命名。2007年火车站迁往它处,境内火车站成为历史地名。 |
此湖位于原广水镇北部,故名“北湖”。 |
此处附近有九皇冲,冲口有九皇堂庙宇,当时庙宇里供有菩萨像,附近村民到此烧香叩拜,祈求家人平安、发财,很有名气,故名,今九皇堂庙宇已毁。 |
广水河流经原广水镇的东边段被称为“东河”,流经西边的长冲河流段被称为“西河”,故名。 |
社区前身为广水市强力公司,是国营企业单位,2001年因企业改制演变成为居民区,2002年成立单位型社区时仍沿用原公司名称。故名“强力社区”。 |
在京广铁路废弃线西边有座小桥名“武元桥”,桐柏大道与解放路之间的南菜场所在的道路以此取名“武元路”,社区紧邻“武元路”,故名。 |
清末民初,有卢氏人家在此搭建棚子居住并做小生意,周围居民称此地为棚子。后来逐渐形成集市,芦氏人家盼兴旺,便取名为芦兴店。原“芦兴公社”、“芦兴乡”、“芦兴村”以及现“芦兴社区”都由此派生而得名。 |
此山东西走向,两头高中间低,形似马的鞍,故名。 |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此地植被稀少,每当下大雨,冲两边山上的泥沙顺冲而下,淹没田地。后在冲的上端兴建水库,蓄水防旱,植被逐渐茂密,改善了生态环境,故名“流沙冲水库”。 |
以境内桥梁“铁板桥”而得名。原京广铁路线南北方向过境,在通过广水河、长冲河汇合处河段架设了一座铁桥,故名“铁板桥”。京广铁路线在此改道后,桥被拆毁。 |
两山汇合处形似一“土门”,故名。原先此地有大片的桃树,因此又叫桃园。 |
由原何家寨村、大桥村和山口村第5、6、7、10组合并而成的,因靠近广水火车南站(货站),故取名南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