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海北头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海北头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古时此处有镇子海(一说为离源海),该村位于海北岸,故名海北头。
据县志记载元大德九年(1305年)夏,怀仁地裂两处,该地涌水尽黑,漂出松柏木,故名灰泉。解放后改名为清泉。
原名陈家庄,因姓氏得名。后简称形成今名。
明朝隶属大同府,因地处府西南,是一驿站,有堡,故名西南堡。隆庆三年(1569年),设操守防御,改南为安,名西安堡。
合并上、下海子村。
因该村为黄姓始建定居,故名黄庄。
据县志记载,村庄位于古镇子海(一说是离源海)的东梁上,曾名镇海堡,现存堡墙上有“镇海堡”三字,因在高粱上,后名高镇子。
该村为郑姓始建定居,故名郑庄村。
相传因人多兴旺,故名千家镇,后出秦飞贼偷了八王马,被八王随马蹄找来,用牛腿炮将村轰为两半,找到了马,从此人们叫马寻着,后取其谐音,雅化为马辛庄。后。
据记载,因高产小米取名下米庄。另一说因该村为南米庄一附属村,因地势低洼而名下米庄。
据记载,因其位于大同县南,高产小米取名南米庄。
相传该村和马辛庄村两地间原有海铺摊,滩周围青草茂盛,外地人呈在此放马,故名马场,后称马港。
据传此地居民以制盐作坊而形成村庄,为与大盐坊相区别,故名小盐坊。
原名东新桥,1947年春,我第八区干部张树仓、宋智义、史民福等四人被乔王匪徒包围。突围时,宋、史二同志光荣牺牲。为纪念二同志1949年各取中间一字,改为智民庄。
据《县志》记载,该村村前村后都有沟,左右也有沟,成“鲁”字形,起名鲁沟。
相传该村原有两大户,分别姓李、姓马,李家叫李家小村,马家叫马家小村。后两家打官司,县官问离哪村近,他们回答离鲁沟近,故取名鲁沟小村,后改为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