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堤历史悠久,据《洪湖县地名志》记载:在江汉平原上有一条自西向东的内荆河,两岸茅草丛生,在河口与长江交汇之处,俗称茅江口。茅江口以东地势略高,逐渐为船只泊岸的码头,久而久之这里成为南来北往的货物流通的集市,俗称茅埠。由于水患连年,这里兴衰不定。在明嘉靖中期,为堵塞长江的“九穴十三口”之一的茅江口,新筑江堤“五千三百余丈”。堤成之后,陆续有人迁至沿堤定居,新堤码头迅速发展成为市镇,将茅埠市镇取而代之。新堤在汉口与岳阳之间崛起,成为湖北省长江中游的四大港口城市之一。时至今日已有四百余年。 [详细] |
因街道境域处洪湖之滨,三方环湖,故名。 [详细] |
以陆地地形和行政区域综合命名。因辖域有一山形似青螺而得名螺山。清乾隆皇帝在螺山圆通寺曾留诗可为佐证:“青螺绣出护江堤,古寺参差万象齐。此地圆通君觉否,清池俯视白云低。”关于其来历,还有一则有趣民间传说。据传,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役使民众搬石运木,苦不堪言。观音大士见后怜悯,给每人木杠上放一花线,从而负重若轻。秦始皇得知后,将花线收集编成鞭子赶山填海,途径此处,不慎掉落一山,人称落山,后以谐音转化为螺山。今螺山街道修有落山路,以纪其事。 [详细] |
以临江乌林矶简称和行政区域类别综合命名。乌林矶为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火烧乌林遗址,以矶岸景物得名。相传,那时矶头岸边土壤肥沃,雨水充足,树木茂密,多有乌鸦、喜鹊、八哥等黑色羽毛的鸟雀成群结对栖息、繁衍,远看树林一片乌黑,故名乌林矶。 [详细] |
以辖域河洲得名。古为江中一圆形冈阜,因江燕筑巢群栖而名燕子窝,简称燕窝。 [详细] |
据清光绪《湖北舆地记》载,“江水又自陆口东流十里至唐冒山北,又东流十里至唐公山北,北岸为龙口镇,属嘉鱼,即《水经注》之练口也。龙口西北有良洲,即《水经注》之练洲也。练、龙、良一声之转耳。”《水经注》为北魏郦道元所撰。练口之名早已成书之前已经存在。推之迄今,至少已有1480年之久了。 [详细] |
据清光绪《湖北舆地记》载:“新滩口当为古夏水分支入江之口,王莽置江夏县于此,盖以此名也。”可知,新滩之名至少已有2000年了。 [详细] |
以水利设施竣工称谓及行政区域名称综合命名。此地原名直埠,后称张家场,地处直埠湖边,明嘉靖二十六年(1548)为“直埠湖泊所”驻地。清乾隆年间(1736),东荆河复堤,直埠湖逐渐淤高,垦殖为田。但每逢汛期,长夏河洪水直泄田垸,故于张家场打坝封口。封口处遂成农产品集散地,商铺日益增多,经济日趋繁荣。沔阳州志载:“以封口之坝,挡住洪水之峰,高坚无恙”。“封口”之称取代张家场之名,后雅化为“峰口”。 [详细] |
以所辖地域内的集镇(街道)和行政区域名称综合命名。原名曹家嘴,以曹姓人家集居此地而得名。明嘉靖十二年版《沔阳州地图》标有“曹家嘴”。清乾隆《沔阳州志》载:“州南,曹家口新场,距州三十里。”(旧方志按:“曹家嘴支河,由府场直下十里,曹家嘴市傍,旧有支河流径沈家庙、关圣庙、麻濠渡,尾出唐嘴。”)大概是因位居河口处,才称“曹家口”;又因市集新兴,故又称“曹家口新场”。光绪《沔阳州志·乡镇》则称:“南乡村场曰曹家嘴,距州三十里,滨易家河(中府河旧名)。”口、嘴均就地势地貌而言,“曹市”之称属以后因繁就简派生所得。建国前,此地是一古老的集镇。建国后,区、社(镇)机关均设于此,所以“曹市”既为地名,亦为区、社(镇)名。 [详细] |
因“临近沔阳府,为其南屏障”“乃取府地昌盛之意”而名府昌场,后简化为府场(《洪湖县地名志》)。 [详细] |
据《戴市志》记载:戴市,原名戴家场。相传,明朝晚期有戴姓手工业者迁此。专事织染土布和兼营买卖生意,慢慢形成集市,亦称为戴家场。场有特指市集之意,故简称戴市。清光绪《湖北舆地记》、《湖北通志》均有“戴市在州城南四十里,为沔阳十九市之一”的记载。“原南乡辖(光绪《沔阳州志》建置志.乡镇)”。又有百桥籍叶道山老师即(高山流水)的《洪湖.戴家场镇篇》上据《戴氏家史》记载而撰写的:“清道光以前,现戴家场集镇为杂姓所居住,并无命名。道光十八(1838)年戴氏家族在此购买墩台49处,戴姓并无人在此居住,只作公产出租他姓,租金用于祭祀、育人和济贫。承租者在此处做些粮棉兑换的生意,逐渐形成小型集市贸易市场,命名为戴家场,迄今有174年历史。”再有《洪湖县志》(1992年版)记载:“明代,此地一百余家均纺纱织布,匠人多姓戴,故名戴家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戴家场有106户,手工作坊和商铺110多家等,洪湖建县后,戴家场先后为乡、社、区、镇的机关驻地。 [详细] |
以姓氏、地理形态及行政区域名称综合命名。据《瞿家湾志》记载,明弘志十五年(1502),瞿氏先祖从荆州安定门外诸倪垱杨家村迁入玉沙县赵湖里内荆河边垦荒围垸,种地狩猎。经繁衍生息,形成村落,故名“瞿家湾”。明嘉清年间(1550年前后),瞿家湾有了集市。明万历年间(1600年前后)集市规模不断扩大,街道形成。至清乾隆初期(1740),瞿家湾已成为洪湖西北角湖区,农产业水产品及农副产品交而的集散地和经济发展较为繁华的集镇。 [详细] |
沙口原实名为小沙口。以地理形态得名。古时,此地河道如织,诸水汇流。《湖北舆地记》载。在洪湖之北有小沙口港,北由关爱河分支南流五里来往。小沙口河由三汊河南下十五里抵,北河旧名小荆河。“冯姓河由沙口南下三里,镇方山旁为此河之口,向有大马河一道,长五六十里尾出大洪口。施流河在太马河之南张家坊,源发沙口市,土名狮子口,中经茶团尾接篆口。众河四方骤至,拖泥带沙,冲积淤高,壅沙成洲,故称此地为沙口。又因此村居沙洲之尖端处,亦称小沙口。明正德年间,沔阳知州李濂子于公元1514年途经此地,曾留诗有。逶迤沙口村,岁晏过其地"之向,足见沙口得名甚早。建国后,区、社(镇)党政机关历设于此。所以,沙口既为地名,亦为区、社(镇)名。 [详细] |
以境内万全垸得名。清同治年间,始建万全垸(13个民垸组成),民国初年,将“涉字垸”、“姚家垸”和“长乐垸”(惯称“下三垸”,属汊河镇管辖)筑一堤(汊河陈坊--万丰村八十八弓)隔开。随后“邹家垸”自行析出,故将上九垸定名“万全垸”。 [详细] |
清光绪《沔阳州志》记载:“汊河口距州八十里,滨易家河南折支河”。汊河口因处内荆河与沙嘴河、太马河交叉口而得名。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