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黄岩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黄岩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七载有东城都一图、二图。

1947年属县城镇、镇东乡。

1949年称城关镇,属城关区。

1958年与澄江区合并,属澄江人民公社城关管理区。

1959年,澄江、城关再次分离,由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直属城关镇。

1981年设东城街道办事处,属城关镇。

2001年7月,根据黄区委〔2001〕7号文件撤销了黄岩区城关镇人民政府,成立了东城街道党委、东城街道办事处,隶属黄岩区委、区人民政府管辖。

光绪《黄岩县志》卷一:“土鼓屿,在县南十二里,状如覆缶,登者以足踢之,则有声如鼓。”清时属南城都1~2图,鼓屿乡25都1~3图,50都1图。

1947年分属城南镇、院桥区鼓屿镇。

1949年5月设立鼓屿乡。

1956年,羽山乡的蔡家洋、民建村,药山乡的横山头、药山、下洋山、鱼沉、金寺堂、吉岙杨村并入鼓屿乡。

1958年称鼓屿管理区。

1961年为鼓屿人民公社,属澄江区。

1983年复为鼓屿乡。

1992年设城关镇南城办事处。

2001年撤销城关镇,设南城街道办事处。

清雍正年间始称西城都。

清光绪《黄岩县志·建置》卷七:“至雍正十一年……在城分四都领八图。”西城都分一图二图。

1947年属县城镇和头陀区万全乡、孝友乡。

1949年设城西镇,属城关区。

1958—1959年与澄江区合并后又分离,称西江分社,由城关人民公社管辖。

1961年直属城关镇。

1981年设城西街道办事处,属城关镇。

2001年由城关镇西部析建西城街道办事处。

2006年7月,根据黄区委发〔2006〕60号文件精神,将原西城街道党委、办事处更名为西城街道党工委、西城街道办事处。

明代,黄岩县城北门称拱辰门,清末定名为拱辰乡,民国20年易称利涉乡,民国23年改称拱东乡。

解放后,沿用老名建政拱东乡。

1956年区乡调整时,塔桥乡并入拱东乡。

1958年称拱东管理区,1961年始称拱东人民公社,隶属澄江区;清末,王林公社成为善化乡,后称拱东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属拱东乡管辖。

1953年建政为王林乡。

1958年公社化时称王林管理区。

1961年始称王林人民公社。

1992年6月拱东人民公社与王林人民公社合并,属城关镇,2001年2月称为北城街道。

清光绪初属3都1图。

民国时属头陀区拱中、拱西、万全、头陀各乡镇。

1949年分属拱西、拱中、万全和头陀四个乡。

1950年8月分属新界、前洋、西乡,属头陀区。

于1956年9月,前洋乡大部分村与头陀新界乡合并称澄江区新前乡,1958年11月改称为新前公社管理委员会,1961年9月成立新前人民公社,1969年5月建立公社革委会,1981年3月改称为新前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12月撤社设乡,建立新前乡人民政府,1991年12月撤乡设镇,建立新前镇人民政府,1992年5月25日撤区并乡扩镇,屿下乡并入。

2001年12月底撤镇设新前街道,2006年7月改建党工委。

民国时属头陀区万全乡。

1948年属头陀区万孝乡。

1949年5月设万全乡、焦坑乡,隶属头陀区。

1956年万全、焦坑、临古三乡合并为焦坑乡,属头陀区管辖。

1958年临古划出改焦坑乡为管理区,划归澄江区管辖。

1961年始称焦坑人民公社。

1969年5月称焦坑公社革委会,1981年7月称焦坑公社管委会,1983年复称焦坑乡。

1992年5月改称焦坑镇,同时临古乡重新拼入。

1995年11月更名为澄江镇。

2001年12月又更名澄江街道。

清光绪初年属49都1-2图。

民国时属直属镇东乡。

1949年5月设澄江区镇东乡。

1949年8月建江口乡。

1950年分设镇东、江口、坦洋3乡。

1956年3月江口、坦洋两乡并属镇东。

1961年为江口人民公社。

1983年为江口乡。

1992年2月改称江口镇。

1992年上辇乡并入。

2001年12月撤销江口镇设江口街道办事处。

清时属三童乡,清光绪年间属22都1-2图,24都1图。

民国时期属院桥区三童乡。

1949年4月仍称三童乡。

1951年分设为高桥、三童两乡。

1956年春撤三童乡,并入高桥乡。

1958年10月改为高桥大队,1959年4月设高桥管理区。

1961年9月为高桥人民公社。

1969年5月为高桥公社革委会。

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温岭高桥重名,根据国务院(1979)305号文件规定,经台州行署批准于1981年7月改为高桥头人民公社。

1983年为高桥头乡。

1992年撤扩并恢复原名,称高桥乡。

2001年12月15日撤乡设高桥街道办事处至今。

清光绪初属10都1图。

1932年前置宁溪镇。

1947年设宁溪乡。

1947年7月属乌岩区。

1950年10月从乌岩区析出,设5乡。

1956年5乡合并为宁溪乡。

1959年4月称宁溪管理区。

1961年又称宁溪公社。

1969年称宁溪公社革委会。

1981年称公社管委会。

1983年复置宁溪乡。

1985年改为镇。

1992年5月,联丰、幸福并入宁溪镇。

清光绪年间分属18都,6-8都。

民国时属头陀区江岙乡。

1950年8月从临古乡析出建北洋乡,属头陀区。

1956年4月并入茅畲乡。

1958年前此地是一片田野,黄(岩)长(潭)公路通车后,头陀区公所从头陀街迁到此地,区属单位相继迁入,遂成新兴集镇。

1958年10月属茅畲大队。

1959年4月属茅畲管理区。

1961年9月从茅畲管理区析出建北洋人民公社。

1983年7月复称北洋乡。

1986年改称北洋镇。

1992年5月潮济、长潭两乡并入。

清光绪《黄岩县志》载:“头陀桥,四都一图。”民国时属头陀区头陀镇。

1949年8月建头陀乡,属头陀区。

1950年8月析为头陀、新界、溪头、江岙四乡。

1956年新界、头陀并入头陀乡,同年底临古乡从焦坑乡析出划归头陀乡。

1958年称头陀大队。

1961年9月为头陀公社。

1983年复称头陀乡。

1985年改称头陀镇。

1992年5月溪头乡并入。

宋元属永宁乡沙门里。

明清属永宁乡二十七都一图。

宣统二年(1910)属正南镇。

1913年析置院桥镇。

1947年改为乡。

1950年析建横林、秀岭、西溪3乡。

1956年横林乡并入。

1961年改人民公社。

1983年复为乡。

1985年撤乡建镇。

1992年店头、秀岭、鉴湖3乡并入,形成现今之政区范围。

清光绪年间属23都1图。

民国时属院桥区沙埠乡。

1949年7月为沙埠、前路、横溪3乡,属院桥区。

1956年沙埠、横溪、前路三乡合并,称为沙埠乡。

1958年称沙埠管理区,1961年称沙埠人民公社。

1981年9月分设沙埠、佛岭公社;1983年为沙埠乡;1992年5月佛岭乡并入;1996年3月改称沙埠镇。

清光绪《黄岩县志》载:屿头,9都1图。

民国时属乌岩区柔极乡。

1950年分别设为柔极、二坪、白石三乡。

1951年,土地改革时,建政为屿头乡,隶属于乌岩区。

1954年二坪乡并入屿头乡。

1958年称屿头管理区,驻地迁至白石洋,属乌岩(大)公社屿头大队。

1959年白石管理区并入。

1961年建公社。

1964年废乌岩区,屿头公社划归宁溪区。

1969年称屿头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改称屿头公社管委会。

1983年复置屿头乡。

1992年5月白石乡并入。

明末为黄岩县靖化乡宁溪里10都。

清光绪年间属10都1图。

民国时属乌岩区黄岩溪乡。

1949年7月为乌岩区黄岩溪乡,1950年11月分设上郑、洋头两乡,属宁溪区;1956年春,上郑与洋头两合并,当年上郑隔水建成全县第一座小型水力电站开始发电,称光明乡,1958年10月称光明大队(1959年4月称光明管理区),1961年9月称光明公社(1969年1月为光明公社革委会,1981年7月为光明公社管委会),1981改名上郑,同年圣堂公社析出;1983年7月称上郑乡;1992年5月圣堂乡并入,该乡为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乡。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