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叶有一棵需五个人牵手方能合抱的大古树,故以树名为地名。 |
此地四面环山,中间为坦地,早前从花果坪去恩施崔家坝、鸦雀水必经此地。坦中为原始森林,林木茂密,藤蔓交织如网,林中只有一条羊场小道,过往行人有须侧身甚至抱头而过,行走艰难。清道光年间,有位官员奉命调查了解此地银矿分布以及开采情况,骑马经过此地,红须官帽被藤蔓勾挂,马也穿不过去,官员只得下马牵着缰绳,侧着身子向前走。他边走边怨道:“我的马竟在此坦被隔,那还了得,我不派人将它砍开,誓不罢休”。不久,附近的里长、乡约、保董,即奉命带人在此砍出了一条宽敞通道,这件事传开后,人们根据便称此地为“隔马坦”。 |
“香草岭”是指此地有一向阳的山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树林茂密,其半山腰有一水塘,水塘周围长有异草(兰草),开花时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故而名之为“香草岭”。又相从前此山岭上住有一户人家,家有四人,一叟一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他们从不与外界接触,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十分勤劳。他们种的庄稼,一不是玉米、二不是马铃薯,既不是麦、也不是荞,远远望去,只见岭上绿绒绒的一片。每到春夏,这一片绿地,便散发出沁人肺腑的馨香;这香气随风飘散四方,使人喜悦,也使人神秘。清乾隆年间,施南府府台派员到崔家坝检查工作,闻听离此不远的建始隔马坦一带,常有香风吹来,他定要去弄个明白,于是带领随从经墨石沟、隔马坦、箱子岭来到此地,他只见一岭翠绿的芳草,随着微风起伏荡漾,并散发出醉人的馨香。因为这个官员是贫民出身,又听说四个种草人亦是穷人,所以心情格外激动,即兴吟诗一首:“一岭巍峨矗云天,八手强劲勤耕耘,巧编绿毯铺世外,妙酿香露洒人间”。吟毕,他领随从来到岭上茅屋,想找四个种草人谈谈家常,谁知连个人影也未见着。正想起身回程时,忽见堂屋中间篾笆折上贴有一张方纸,上面写着:“当官为民,处处芳香,当官压民,男盗女娼,当官贪财,断头挖肝”。落款为“平民百姓”四字。那个官员看后颇为感动,随即挥笔在茅屋大门的横板上写下“香草岭”三个大字。“香草岭”因此得名。此说有警示为官者“当官为民,处处芳香;当官压民,男盗女娼;当官贪财,断头挖肝”。 |
此地地势平坦,坪中有一天坑,下雨天洪水由此坑消落,故名落水坪。 |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黄姓先祖迁至此地,此地为一片荒芜的草坝坪,黄姓先祖在坝中放马。坪边坡上有一山洞,深邃无比,蜿蜒曲折,先民遂称该洞为“龙洞”,取名为马坝龙。后因人们音讹,传为“马背龙”。 |
境内有一条山溪名为“石板溪”,由于溪流河床底部是一整块平展的石板构成,很是特别,在周边颇有名气,故以其名为村民委员会名称。 |
清康熙年间(1661-1722),湖广填四川,李姓人家自湖南宝庆西迁夔州建始,分支族人到该地,见地势平坦,遂择址挽草为界,开基建房,并以其姓氏名地。 |
太平龙:是指此地有一山梁,形似飞龙,蜿蜒盘旋。且清末在山头上修有地图寺,意欲镇住此龙,以保此地太平吉祥。村民取吉祥之意,名此地为“太平龙”。 |
田家坪:是指该地是一大坪,居民以田氏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