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面积:金河镇位于金平县中部偏东。地处东经103°07′——103°19′,北纬22°38′——22°52′,东与十里村乡连接,南连金水河镇,西与铜厂乡、元阳县大坪乡为界,北接分水岭自然保护区,地域面积204.3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249.8人。镇政府驻县城;最高海拔2597米,最低海拔399米;辖11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107个村民小组17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人口•民族:2003年全镇有51039人,其中农业人口40542人,占79.43%。世居有苗族、瑶族、哈尼族、彝族、壮族汉族。少数民族人口33108人,占64.9%。耕地面积:全镇有耕地面积39500亩,占总面积的12%,其中水田20862亩,旱地18638亩,粮食总产量11301吨,主要农作物有香芭蕉、草果、板蓝根、荔枝、龙眼、核桃、龙须草、橡胶、甘蔗等。主要产品产量草果66.3吨、香芭蕉738吨、龙须草560吨、橡胶102吨、甘蔗708.6吨。经济概貌:2003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3710万元,农民人均有粮266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554元;地方财政收入662万元,财政支出287.2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完成3800万元,增加值886万元,实交税金440万元,有乡镇企业8个,从业人员2740人,主要产品有铜、金、硅铁等。特色经济:境内土地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特色经济以绿色经济、矿业经济、城郊经济、线路经济为主。传统产业蔬菜发展4000亩,草果4232亩、核桃752亩、龙须草1618亩、花椒4000亩。优势资源:金河镇区位优势较好,交通、通信便利,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8.5℃,年降水量2081.9毫米,金河从镇政府驻地流过,河上建有苦竹林村水库、金河三级水电站和正在建设的金河二级水电站,是游玩观光的好地方,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开采的金、铜、硅铁具有相当的储量。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主要有哈尼族“昂玛节”、“新米节”,彝族“火把节”。集镇建设:金河镇是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的中心,集山、村、水、园、田为一体的散点式绿色生态城镇,是农副产品和有色金属矿产加工运输集散地。除县城外,建有闸门三家、哈尼田三家寨丫口两个集贸市场,以香蕉、木薯及农副产品交易为主,年交易额100万元。交通•通讯:全镇通公路的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75个,公路通车里程136.1千米;电话普及率城区85%、农村10%。 |
位置•面积:勐桥乡位于金平县东北部。地处东经102°31′—103°05′,北纬22°48′—22°58′,地域面积397.41平方千米。东隔红河与河口瑶族自治县相望,南连马鞍底乡并接越南老街省坝西县、莱州省封土县,西接大寨乡,北邻个旧市。乡政府驻勐桥街,距县城108千米。辖5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2003年总人口1784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1‰。农业人口17273人,少数民族占94%;主要民族为瑶族,有8516人,占总人口的40.7%,人文资源丰富,有瑶族“盘王节”等节日。耕地面积:2003年耕地面积26654亩,占总面积的4.2%,其中水田10202亩,旱地16452亩。粮食产量7240吨。经济作物有香蕉、草果等,香蕉100万吨、草果1000吨。经济概貌:农村经济总收入25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5元,农民人均有粮356千克。地方财政收入80.29万元,财政支出156.71万元;有乡镇企业2个,从业人员362人,乡镇企业总产值2992万元,主要产品发电量6182万度,铁矿石10万吨。特色经济:区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分布红河谷热区、半山湿热区和高山冷凉区,地形复杂,海拔相差大,森林植被茂密、动植物丰富,未利用土地面积宽广,适宜于发展香蕉、草果、竹材产品等,有瓦窑河、新桥河,已建成友联电站、大淮电站,在建电站1个。香蕉2万亩,草果9358亩,主要有铁,铜,铅等矿产,钒钛磁铁矿储量达2010万吨。集镇建设:已建成集镇1个,可容纳2000人赶集,年成交额600万元,积极引资建设综合农贸市场。年内多方筹集资金,投工投劳在建勐坪、骂卡集镇建设。交通•通讯:有4个行政村通公路,公路通车里程127千米;4个行政村通电话,电话普及率15%。教育:全乡有中学1所,7所完小,在校学生2133名(中学生803名,小学生233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0.63%。卫生:乡级卫生院1所,护士3人,医生9人,病床8张,B超机1台,常规化验室1个,开展内、外、儿科等综合门诊部;村级卫生所3个。 |
位置•面积:勐拉乡位于金平县南部,地处东经102°41′—103°01′,北纬22°20′—22°45’。距县城公路里程45千米。东邻金水河镇,南与越南接壤,西接者米拉祜族乡,北靠铜厂乡。国境线长39.2千米,地域面积336.47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勐拉街,境内最高海拔2876.6米,最低海拔308.5米。辖7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2003年全乡总人口24858人,其中农业人口24173人,占97.2%。人口自然增长率8.2‰。世居着苗、瑶、傣、哈尼、汉、壮、拉祜、彝8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2634人,占93.6%,主体民族为苗族和傣族,人口9434人和6934人,各占总人口的39%和28.7%。耕地面积:全乡耕地面积22919亩,占总面积的4.5%,其中水田10653亩,旱地12266亩,粮食产量7647吨。主要农作物橡胶、香蕉、芒果、龙眼、荔枝、甘蔗、草果等。年产橡胶1027.7吨,香蕉10571吨,草果81吨。经济概貌:2003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3210 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2327.54万元;农民人均有粮292千克,人均经济纯收入963元。财政收入248.1万元,财政支出190.2万元。乡镇企业385个,从业员1604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786万元。其中乡办企业1个,私营企业5个,个体企业379个。随着市场的不断繁荣,商品批发零售业成为一大产业,全乡商品批发零售总额1430万元。特色经济:区位优越,立体气候明显,热区资源丰富,勐拉坝是红河南部最大的坝子,面积16.3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22.6°C,终年无霜,适宜发展橡胶、香蕉、冬早蔬菜、热果,是全州橡胶和香蕉主产地之一,已发展橡胶28166亩、香蕉12000亩。近年来,大规模改造和兴建沟、渠、林、田、路等农业基础配套设施,水利化程度达80%。建立了仔猪良种繁育基地、家禽林地养殖等多个项目,带动了热区经济长足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远销省内外。资源优势:海拔1600米以下地区,气温适宜、雨量充沛,为主要耕作区。海拔1600米以上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15°C以下,年降水量1800—2500毫米。森林面积10余万亩,多为壳斗科麻栗、青冈、毛木树。竹类有箭竹、薄竹、苦竹、甜竹、吊竹等。。 |
位置•面积:老勐乡位于金平县西北部,处东经102°47′— 102°57′,北纬22°51′—23°02′。东接营盘乡,南邻老集寨乡,西接元阳县黄茅岭乡,北连元阳县嘎娘乡,地域面积185.35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79人。乡政府驻老勐街,距县城101千米。最高海拔2962米,最低海拔419米,辖5个村民委员会,72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2003年全乡总人口15397人,其中农业人口14331人,占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世居着苗族、瑶族、傣族、哈尼族、彝族和汉族,少数民族人口14246人,占总人口的92.5%,主要民族为苗族,有8314人,占总人口的54%。耕地面积:全乡耕地面积34994亩,其中水田5626亩,旱地27268亩,粮食总产量5410吨。主要农作物有香蕉、芒果、龙眼、荔枝、甘蔗等,主要农产品产量香蕉1400吨,甘蔗46吨。经济概况:2003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300万元,农民人均有粮290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512元。地方财政收入32万元,支出137.7万元。特色经济:全乡地处山区,土地资源丰富,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境内海拔高差大,低海拔地区宜种植热带水果,高海拔地区适宜种植草果、板兰根、干果。地产乌骨鸡年未存笼达75500只,出笼162200只,产值290万元;河坝沙滩种植西瓜1600亩,涉及农户150户600人,西瓜产量1392吨,产值85万元,户均毛收入5000元。优势资源: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老勐乡地处元阳、绿春、金平“三县八乡”结合部和交通要道上,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老勐集镇已发展成为金平西部重镇和“三县八乡”商品集散地。藤条江从老勐境内穿过,土地分布河谷热区,半山湿热区和高山冷凉区,地形复杂,最高海拔2962米,最低海拔419米,境内有常年河流平坝河,四季不枯,源头高,落差大,流量大,利于开发梯级水电站,有较高利用价值,至今尚未开发。全乡森林覆盖率为29%,国有林面积3万亩。人文资源丰富,民族传统文化异彩纷呈,每逢节日期间得到集中展示,主要有彝族的“果玛节”、苗族的“采花山”。集镇建设:从2000年以来,老勐乡把集镇建设作为拉动地方经济的主要突破口,现已建成老勐街、平坝河、铁丝桥3个市场,形成0一线的市场体系,年成交额在500万元以上。。 |
位置•面积:铜厂乡位于金平县西部,地处东经102°55′—103°03′,北纬22°43′—22°52′。东邻金河镇,南连勐拉乡,西北接老集寨乡和营盘乡,北与元阳县大坪乡靛塘村委会接壤,地域面积270.5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111.3人。乡人民政府驻铜厂街,海拔1600米,距县城45千米,辖9个村委会,92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2003年全乡人口31215人,其中农业人口498人,占9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世居着苗、汉、哈尼、彝、瑶5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7750人,占88.9%,少数民族以苗族为主,人口为21507人,占总人口的68.9%。耕地面积:全乡耕地面积34604亩,占总面积8.2%,其中水田8561亩,旱地26043亩,粮食总产量9652.7吨。主要农作物有香蕉、草果、茶叶、橡胶、花椒等。主要农产品产量香蕉67.7吨,草果16吨,茶叶12.2吨,橡胶60.5吨,花椒3.5吨。经济概貌 2003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2894.9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2324.7万元;农民人均有粮279千克,人均经济纯收入762元。地方财政收入97万元,财政支出182.2万元。有乡镇企业5个,从业人员490人,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558.4万元。主要产品有:金、银、铜、铁、铅、锌、包谷酒等。特色经济:全乡地处山区,土地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茂密,未开发利用的荒地面积近6.5万亩,适宜发展草果、茶叶、花椒、八角、竹材等。绿色食品较多,以苗族“干板菜”风味独特,尤以铜厂包谷酒享有盛名。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有传统产业草果950亩,收获面积689亩;茶叶1424亩,收获1399亩;花椒3160亩,收获51亩;八角420亩。优势资源:地形结构复杂,自然资源丰富。铜厂乡地处岩溶山区,暗河溶洞较多,最高海拔2295.5米,最低海拔350米,高差相悬1945.5米。气候差异较大,呈立体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7℃-22℃,极端最高气温33.1℃,极端最低气温0.9℃,年降水量1600-2800毫米。有鱼里河、响水河、董棕河常年河流,鱼里河四季不枯,上游易建坝蓄水,可发展水产养殖和引水开垦上千亩的农田,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
位置•面积:老集寨乡位于金平县西部。东与营盘乡、铜厂乡隔河相望,南接者米拉祜族乡、勐拉乡,西邻绿春县平河乡,北连老勐乡及元阳县黄草岭乡。最高海拔2147米,最低海拔330米。地域面积323.4平方千米,辖7个村民委员会83个村民小组98个农村合作社。乡政府驻老集寨街,距县城121千米。人口•民族:2003年全乡总人口24765人,其中农业人口24432人,占98%。人口自然增长率6.5‰。居住着苗族、瑶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汉族6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658人,占99.8%,其中哈尼族为主要民族,人口9943人,占人口总数的40%。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47826亩,占总面积的9.8%,其中水田16133亩,旱地31693亩,粮食总产量7944吨。主要农作物有草果、花椒、茶叶、花生、棉花、香茅草、紫胶、香蕉、菠萝。经济概貌:2003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802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428万元;农民人均有粮311千克,人均纯收入574元;乡财政收入45万元,财政支出179万元。拥有茶加工厂11个,从业人员402人,茶叶年产量276.9吨,生产总值223万元。特色经济:全乡土地资源丰富,未利用的土地面积多。通过努力,地方特色经济成效显著,茶叶已由8000亩增至10000亩,建有专业的茶叶加工厂,创有自己的品牌,其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实现上缴税金20万元。优势资源:地理位置特殊,主要分为两大区域。海拔1500米以下半山、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8—210C,年降水量1600—2000毫米,为主要耕作区;海拔1600米以上地区,年均气温15—180C,年降水量2000—2800毫米,日照少,多雾罩,为茶叶主产区。河流主要有阿咪笼河、三家河、沙洲河、龙保河,较大水沟10余条,灌溉农田13600亩。矿藏主要有镍、铅、铜、锌、金、铁等。民族传统节日较多,以彝族阿噜支“姑娘节”较为隆重。集镇建设:全乡仅有老集寨街一个集贸市场。交通•通讯:全乡通公路的村委会7个,村民小组52个,公路通车里程142千米;所有村委会均通电话,电话普及率6%。教育:全乡有中小学46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完小9所,在校学生2732名,适学儿童入学率达98.1%。卫生:建有乡中心卫生院1所,病床8张,医务人员8人,其中主治医生1人,医士4人,护士2人。村级医疗卫生室6个,医生10人,病床24张。 |
位置•面积:者米拉祜族乡位于金平县西部,地处东经102°31′—102°53′,北纬22°37′—22°49′。东与勐拉乡相连,西与绿春县坪河乡相邻,北与老集寨乡隔河相望,南与越南莱州省勐德县接壤,国境线长85千米,地域面积375.68平方千米。乡政府驻者米街,海拔580米,距县城99千米。辖4个村委会63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2003年全乡人口19078人,其中农业人口18724人,占总人口的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世居着拉祜、哈尼、苗、瑶、傣、壮6种少数民族。主要民族为拉祜族,人口为5574人,占总人口的29%。耕地面积:全乡耕地面积26932亩,其中水田13113亩,旱地13815亩,粮食总产量8140吨。主要农作物有橡胶、草果、香茅草、花椒、八角、木薯、龙眼、荔枝、甘蔗、香蕉、菠萝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橡胶190吨、草果168吨、木薯3965吨。经济概貌:2003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736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297万元;农民人均有粮387千克,人均经济纯收入669元。财政收入51.8万元,支出407万元。有乡镇企业198个(含个体),从业人员398人,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66万元。主产品有橡胶、草果等。特色经济:者米乡地形复杂,分山区、半山区和河谷坝区,山区森林植被茂密,气候冷凉,适宜种植草果;半山区适宜发展八角、花椒、药材、竹子等;河谷坝区适宜种植橡胶、香蕉等经济作物。近年来,经过全乡人民努力,特色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发展橡胶10579亩(当年新植1098亩),开割面积5064亩;发展草果7812亩(新植402亩),收获面积5665亩;新种植香蕉2036亩,八角4173亩。优势资源:区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地处藤条江支流者米河南岸。地形复杂,为中山深切割地貌,最高海拔3074.3米,最低海拔385米,高差相悬2689.3米。由于海拔高低悬殊,形成了“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干湿季分明的立体气候,常年平均气温7.2°C—21.6°C,年降水量1600—3000毫米。有纳邦河、打洛河、隔界河、茨通坝河等河流,四季不枯,源头高,落差大,具有较高的电力开发前景。全乡森林覆盖率为26.6%,区内有红河州第一高峰——西隆山,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国家二、三级保护动植物竹叶柏、鸡毛松、剑叶尤血树、红椿和穿山甲、黑熊、猴子、野猪、白鹇、蟒等。 |
位置•面积:阿得博乡位于金平县北部,地处东经103°00’—103°19’,北纬22°51’—22°56’。东邻大寨乡,西与元阳县大坪、逢春岭乡相连,南与金河镇接壤,北与沙依坡乡隔河相望。地域面积109.4平方千米。驻地距县城31千米,全乡辖4个村委会、36个村民小组、5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人口•民族:2003年全乡有3066户14136人,其中农业人口2936户13872人。世居哈尼、彝、汉、瑶4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4.1%,其中主要聚居民族为哈尼族,占总人口的69.7%。耕地面积:2003年实有耕地面积10507亩,占总面积的8.93%,其中水田6980,旱地3527亩,农民人均耕0.82亩。主要农作物有草果、板蓝根、红辣椒等。经济概貌: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1元;粮食总产量4670吨,人均有粮325千克。地方财政收入34.72万元,地方财政支出173.23万元。特色经济:地处山区,土地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茂密,未利用的土地面积宽广,适宜于发展草果、板蓝根、竹材产品。草果为传统优势产业,2003年新植草果3500亩。优势资源:地形复杂,沟谷纵横,山高坡陡,气候恶劣,属于高寒冷凉山区乡,主要大山有奎河大山、分水岭大山、金竹林矿山、箐口蜜蜂塔山;主要河流有奎河、岔河、期咱迷河、马过河和箐口河,汇聚成了县内15条大河流之一—麻子河,已建成麻子河四级电站,装机1.6万千瓦,三级宝石电站正在开工兴起当中。立体气候明显,冬天雾雨蒙蒙,夏天风声沙沙,高山地带雾雨笼罩,中间地带阳光辐射,这种光、温、湿为一体的时空分布多样性,造就了丰富的森林资源,矿藏资源。全乡拥有国有森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8%,生长着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桫椤,三级保护树种红椿树、黄心树等,还有梗科红春、樟科奥樟、青冈树、花科水冬瓜、旱冬瓜、老茶王及大量的阔叶林、竹类,灌木林等,林中还有药材野生三七、山乌龟、杜仲、重楼、三茨菇、长生灵芝菌和食用野生香菌、蕨蕨菜。动物有野猪、黄麂、马鹿、猴子、竹鸡、穿山甲、黑蛇、草上飞等。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铁矿、金矿、铜矿、独居石矿等20多种,现已探明的水源铜镍矿储量5000多吨以上,独居石储量在千万吨以上,品位65%,有可观的开发前景。,.。 |
位置•面积:沙依坡乡位于金平县北部山区。东经103°06′—103°18′,北纬22°57′—23°04′。东与大寨乡隔河相望,南接阿得博乡,西邻元阳县逢春岭乡,北隔红河与个旧市、蒙自县为邻。最高海拔1840米,最低海拔132米。面积143.7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146.5人。乡人民政府驻沙依坡街,距县城约70千米。辖7个村委会,79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2003年全乡有4575户21058人,其中农业人口20828人,占总人口98.9%,非农业人口230人,占总人口1.1%。汉族、哈尼族、彝族、壮族、傣族和苗族为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52户11170人,占总人口的53%,主要民族为哈尼族6567人、彝族3396人,各占总人口数的31.8%和16.3%。耕地面积:全乡总耕地面积18843亩,其中水田12839亩,旱地6004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9亩。经济概貌:2003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120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603万元,粮食总产量8785.7吨,农民人均有粮368千克,人均纯收入74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5.2万元,财政支出233.5万元。特色经济: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发展种植业,通过采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培植特色产业,主要是以推进发展草果、八角、板兰根、竹子、砂仁等。目前草果、八角、竹子特色产业已取得了进展。其中草果1962亩,产量26吨,香(芭)蕉5083亩,产量1507吨。优势资源:境内沟河纵横,水利资源丰富,具“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层层梯田从河谷到山腰”的优势。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河流有沙依坡河、阿哈迷河、骂嘎河、小河口河等。野生动物有穿山甲、果子狸、飞虎、乌龟、苦猪、竹鼠、野猫等;珍稀植物有鹅掌秋、竹叶柏、银杏、兰花等;珍稀草药有野三七、金线草、红山乌龟、苏木、血藤等;矿藏有铁矿、独居石、石棉、云母等,但数长滩铁矿和达俄迷铁矿颇具开采价值。沙依坡乡为金平的北大门,与内地市场较为接近,具备商品流通和信息交流的环境条件,人口素质相对较高,外出人员多,对新事物、新观念的接受能力强。集镇建设:近年来沙依坡乡集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位置•面积:大寨乡位于金平县北部,地处东经103°14′—103°26′,北伟22°48′—23°01′。东邻勐桥乡,南连金河镇,西接阿得博乡,北隔麻子河、红河与沙依坡乡和个旧市蔓耗镇相望。地域面积175.56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81.3人。乡政府驻大寨街,海拔1340米,距县城64千米。辖6个村委会,68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2003年全乡人口14911人,其中农业人口14268人,占9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世居有汉族、哈尼族、彝族、壮族、傣族和苗族,少数民族人口9680人,占64.9%,主要民族为哈尼族、彝族,人口分别为5909人和3262人,各占总人口的39.6%和21.9%。耕地面积:全乡耕地面积18511亩,占总面积的7%。其中水田9213亩,旱地8290亩,粮食总产量5440吨。主要农作物有香蕉、草果、板蓝根、荔枝、龙眼、芒果、甘蔗等。主要产品产量香蕉1421吨、草果53.7吨、板蓝根255吨。经济概貌:2003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442.2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190.3万元;农民人均有粮354千克,人均经济纯收入827元。地方财政收入47.5万元,地方财政支出168.7万元。有乡镇企业4个,从业人员910人,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30万元。主要产品有:硅铁、高冰镍等。特色经济:全乡地处山区,土地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茂密,未利用的土地面积宽广,适宜于发展草果、板蓝根、竹材产品。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传统产业草果发展7540亩,新增10亩,收获面积5118亩;新发展板蓝根2310亩,当年板蓝根销售255吨,收入38.2万元,种植户人均增收31元。优势资源:区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大寨乡地处红河南岸,土地分布河谷热区、半山湿热区和高山冷凉区,地形复杂,最高海拔2597米,最低海拔130米,高差相悬2467米。常年平均气温18℃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0.7℃,年降水量1500—2400毫米。有大寨河、新发寨河、箐脚河3条常年河流,四季不枯,源头高、落差大,极具开发梯级水电站,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至今尚未开发。全乡森林覆盖率为28%,紧靠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国有林面积4.63万亩,区内生长着国家二、三级保护动植物桫椤、竹叶柏、鸡毛松、剑叶尤血树、红椿和黑熊、猴子、野猪、岩羊、白鹇、眼镜蛇、蟒等..。 |
位置•面积:马鞍底乡位于金平县东部,地处东经102°24’—103°00’,北纬22°35’—22°48’。东、南、西三面与越南接壤,北与勐桥乡相连,国境线长达156千米,地域面积284.7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63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全乡人口17348人,其中农业人口16964人,占总人口97.8%。人口自然增长率8‰。世居着苗、瑶、哈尼、彝、汉5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6964人,占总人口97.8%。耕地面积:2003年有耕地20838亩,其中水田12367亩,旱地8471亩。盛产草果,草果种植面积11260亩,产量240吨。经济概貌: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4元,粮食产量7434吨,农民人均有粮349千克。财政收入51万元,财政支出167.8万元。特色经济:马鞍底乡地处山区,土壤肥沃,海拔悬殊大,森林植被茂密,适宜发展草果、竹子、经济林果、板蓝根、珍贵药材等山区经济及香蕉、芒果、甘蔗等亚热带作物。优势资源: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最高海拔3012米,最低海拔200米,海拔高差悬殊2812米。常年平均气温20—23°C,年均降水量2000—2400毫米。有中梁河、龙脖河、太平河、水碾河、拉灯河等,河水落差高、流量大、水流稳定,可建10万千瓦以上梯田电站,至今未开发利用。森林覆盖率67%,以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的20万亩莽莽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保存极为完整。其中有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植物:南方红豆杉、竹叶柏、鸡毛松、剑叶尤血树和红椿以及黑熊、蜂猴、岩羊、野猪、眼镜蛇、蟒等,此外,野生三七、黄莲、山乌龟等珍贵药材资源丰富,有香菌、蕨菜、黑木耳等野生蔬菜食品。已发现铁、铜、钽铌、黄金、硅、云母等矿物,有些矿物品位较高、储量大,极具开发潜力。拉灯瀑布、标水岩瀑布、五台山瀑布群,堪称“中华一绝”的天生桥跨国景观,延着156千米国境线分布,为探险旅游爱好者最好的去处。另外,还有远古的浓浓的民族风情,气势磅礴的万亩梯田,星罗棋布的哈尼蘑菇房,古朴的瑶族婚礼,香气扑鼻的彝家苦辣白酒,等待着远方客人前来鉴赏品尝。集镇建设:在完善马鞍底综合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加紧推进地西北边贸市场的建设,两个市场年交易总额达5000万元以上,其中地西北边境贸易额达2137万元,进出口总额67万元。 |
位置•面积:勐桥乡位于金平县东北部。地处东经102°31′—103°05′,北纬22°48′—22°58′,地域面积397.41平方千米。东隔红河与河口瑶族自治县相望,南连马鞍底乡并接越南老街省坝西县、莱州省封土县,西接大寨乡,北邻个旧市。乡政府驻勐桥街,距县城108千米。辖5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2003年总人口1784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1‰。农业人口17273人,少数民族占94%;主要民族为瑶族,有8516人,占总人口的40.7%,人文资源丰富,有瑶族“盘王节”等节日。耕地面积:2003年耕地面积26654亩,占总面积的4.2%,其中水田10202亩,旱地16452亩。粮食产量7240吨。经济作物有香蕉、草果等,香蕉100万吨、草果1000吨。经济概貌:农村经济总收入25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5元,农民人均有粮356千克。地方财政收入80.29万元,财政支出156.71万元;有乡镇企业2个,从业人员362人,乡镇企业总产值2992万元,主要产品发电量6182万度,铁矿石10万吨。特色经济:区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分布红河谷热区、半山湿热区和高山冷凉区,地形复杂,海拔相差大,森林植被茂密、动植物丰富,未利用土地面积宽广,适宜于发展香蕉、草果、竹材产品等,有瓦窑河、新桥河,已建成友联电站、大淮电站,在建电站1个。香蕉2万亩,草果9358亩,主要有铁,铜,铅等矿产,钒钛磁铁矿储量达2010万吨。集镇建设:已建成集镇1个,可容纳2000人赶集,年成交额600万元,积极引资建设综合农贸市场。年内多方筹集资金,投工投劳在建勐坪、骂卡集镇建设。交通•通讯:有4个行政村通公路,公路通车里程127千米;4个行政村通电话,电话普及率15%。教育:全乡有中学1所,7所完小,在校学生2133名(中学生803名,小学生233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0.63%。卫生:乡级卫生院1所,护士3人,医生9人,病床8张,B超机1台,常规化验室1个,开展内、外、儿科等综合门诊部;村级卫生所3个。 |
位置•面积:营盘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地处东经102°51′—103°03′,北纬22°48′—23°00′。东、北分别邻元阳县大坪乡、小新街乡,南接铜厂乡、老集寨乡,西接老勐乡。地域面积210.44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136人。乡人民政府驻营盘街,距县城95千米,辖9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2003年人口27925人,其中农业人口27445人,占总人口数的98.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世居民族有汉族、哈尼族、彝族、苗族、瑶族,少数民族人口25845人,占92.5%,主要民族为苗族、哈尼族,人口分别为14857人和4667人,各占总人口的54.1%和17%。耕地面积:全乡耕地面积30438亩,其中水田10043亩,旱地20395亩,粮食总产量8352吨。主要农作物有草果、板蓝根等。经济概貌:2003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2230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669.6万元;农民人均有粮248千克,人均经济纯收入600元。特色经济:全乡颇具规模的产业为草果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目前,利用退耕还林为契机,大力发展花椒、八角和草果,在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方面争取有新的突破。优势资源:境内以山地为主,起伏不平,海拔在390—2761米之间,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罗戈塘、水塘、太阳寨3个村为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多,地表水渗透严重,素有“八甲干地”之说。常年平均气温15—20℃,年降水量1560—2960毫米,适宜发展林业;九公里处的清水洞,具有独特的溶洞景观,还有境内民族众多,独特、淳厚民族文化是极具潜力的旅游资源。集镇建设:1997年破土动工新建营盘集贸市场,工程于2001年底竣工,新建街道长568米,宽13米,总面积7384平方米,共设置300个固定摊位,大大改善了营盘以路为市,阻塞交通的历史,集贸成交额100万元。交通•通讯:全乡9个村委会,58个村民小组通公路,通车里程165千米;1个村委会通电话,电话普及率5%。教育:全乡有中小学34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完小11所,在校生385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8.52%。卫生:建有乡中心卫生院1所,医疗点11个,医务人员28人。其中初级7人,中级3人,拥有病床18张;村级医疗卫生室9个,医生17人,病床16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