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积石山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积石山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清代,属西乡二十二会。

1949年至1958年,属临夏县管辖属八区。

1961年11月,恢复临夏县建制,县地仍归临夏县。

198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辖吹麻滩等16个公社。

1983年,改吹麻滩乡为吹麻滩镇。

清代,属西乡二十八会。

1953年,属临夏县第七区。

1958年,设大河家乡,后改为大河家公社。

1981年,成立大河家公社。

2004年,大河家乡改设大河家镇。

2006年,撤销四堡子乡,合并为大河家镇。

清代,西乡十四会。

1953年,属于居集区(第十一区)。

1958年,成立居集公社。

1981年2月,临夏县、积石山县分设地属积石山县居集人民公社。

2004年,撤乡建镇。

清代,属西乡十五会,临夏县永寿乡。

1953年,属第九区。

1958年,成立癿藏公社。

1973年,改为癿藏区。

1981年2月,临夏县与积石山乡置属癿藏公社。

2004年,撤乡建镇。

清代属西乡二十五会,1940年属临夏县积石乡,1953年属七区石塬乡。

1958年上半年,撤乡建置,成立石塬人民公社。

1983年设为乡人民政府,2017年撤乡建镇后改为石塬镇,沿用至今。

1929年至1949年属永靖县管辖,1961年11月将永靖县的银川、铺川、安集、风林4个人民公社划入临夏县;1973年安集公社由吹麻滩区管辖,198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成市立积石山县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由自治县管辖。

2017年撤乡建镇改为安集镇。

明成化年间设银川里,嘉靖年间社银川驿,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属十二,1929年属永靖县管辖,1961年11月将银川划归临夏县,1966年社银川公社,1980年6月成立积石山县,银川公社划归积石山县管辖,1982年改革人民公社体制,银川公社更改为银川乡。

2017年8月14日撤乡建镇改为银川镇。

1961年前属临夏县,1980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积石山县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后属积石山县管辖刘集公社。

后划分为辖区,命名为刘集乡。

刘集乡位于积石山县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总面积48.03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72个行政村。

清代,属于西乡二十三会。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于临夏县和平镇。

1950年,属于吹麻滩区。

1953年,属八区柳沟乡。

1958年,成立为柳沟公社。

1981年,临夏县积石山县分设,属于积石山县柳沟乡公社。

1983年,设立柳沟乡。

清代,属于西乡二十二会。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临夏县和平镇。

1953年,属八区关家川乡。

1958年,成立关家川公社。

1981年,临夏县、积石山县分设,属于积石山县关家川公社。

1983年,改为关家川乡。

清代,属于西乡十九会。

1953年,属于八区胡林家乡。

1956年,改胡林家东乡族乡。

1958年,成立胡林家公社,属临夏县管辖。

1981年,积石山县成立,属积石山县管辖。

1983年,设为胡林家乡。

清代,属于西乡十七会。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于信义乡。

1953年,属于十一区寨子沟乡。

1958年8月,设寨子沟人民公社。

1983年,改设寨子沟乡。

清代,属于西乡二十会。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于信义乡。

1953年,属于十一区郭干乡。

1958年8月,成立郭干公社。

1983年,改郭干乡。

1988年,将郭干公社分为郭干乡和徐扈家乡。

清代,属于西乡二十会。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于信义乡。

1953年,属于十一区五十里铺乡。

1958年8月,成立五十里铺公社。

1983年,改设徐扈家乡。

1988年,将郭干人民公社分为郭干乡和徐扈家乡。

1929年,中咀岭乡属青海省循化县管辖;1949年8月,中咀岭乡属甘肃省临夏县管辖;1950年,县境内设癿藏区和吹麻滩区,中咀岭乡属癿藏区管辖;1958年上半年,撤销乡建置,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年底,永靖县、临夏县并入临夏市;1966年,在调整人民公社的规模和区划时,中咀岭公社并入居集公社和癿藏公社;1978年6月,恢复中咀岭公社;198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积石山县,中咀岭人民公社属积石山县管辖;1982年,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将中咀岭人民公社改为中咀岭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