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村南有一条河流,河水清澈见底没有泥沙,且河床全是石头,故取名石河。 |
明末建村。村南有一个土谷堆,形似磨脐,得名磨脐庄。后简为磨庄村。因处于地下采矿区,于1974年全村搬迁到引沁济蟒渠南、济源煤业二号井北,仍沿用磨庄村名至今。 |
因地处河南省与山西省交界之地的丘陵地带,故称交地。传清代武官吴太来在此镇守两省交界地,因离家遥远把家眷迁此居住,至今交地吴姓视吴太来为祖先。八十年代建新村,因村民皆由老交地迁来,故名。 |
地处太行山南麓山坡上,村周灌木丛生,多以酸枣刺为多,方言称刺为圪针,故名圪针庄。 |
因乔姓先居,原名乔庄。1982年因域内重名更今名。 |
传北宋康王赵构途经此地曾在此停留,故名。 |
传古时村内原有一位郭姓财主,家境殷实,为人厚道,处事公平,深得居民信赖,遂以郭姓为村名,取名郭庄。 |
唐时因处燕川县治所南部,得名燕川南庄,后简为今名。 |
据载明初有郎姓兄弟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先村民多郎姓。唐代初期,这一带曾设燕川县,此地因处“燕川”正中,故得名中社村。 |
传清乾隆《济源县志》载:唐武德二-四年(619-621)为唐燕川县治所。明太祖洪武年间,当局为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组织大批移民到被战乱荒废的中原地区安家。因大社地处山西通往中原之要冲地带,为移民必经之地,加之这里依山傍水,是人居的理想地,很多移民就在此择地而居。先后建起孟庄、老连庄、张十字、谢拐角、王疙瘩、闫胡同等六个小村庄,后来,随着人口繁衍,六个小自然村庄逐渐连成一片,故取名为大社。 |
沁河是黄河中游一条主要支流,因位于穿越深山峡谷进入平原地带的要口,古名大河口。近代简称今名。 |
虎尾河村原属下冶镇辖村。原村址位于逢石河东岸的虎头山下。因村周有虎尾河,故村以河名。2002年因黄河小浪底水库修建,整村搬迁至克井镇。 |
原属下冶镇辖村,原名逢石村。1958年村一分为二,因位于南,故名逢南村。后搬迁至克井镇建新村,但仍沿用原村名。 |
穿越太行山的沁河谷原有渠首、东滩、圪料滩、河东、沁西5个自然村统称寨河。因河口水库修建,5个自然村属淹没区,故于2012年10月搬迁至克井镇新建居民区。2014年12月市民政局命名为寨河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