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孔氏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孔氏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据传孔子周游列国时,路经南营河,渡河时将书掉到河里,立刻在河边石头上晒书,现留有“晒书台”,“夫子台”。随后到孔氏住了几天,赐名孔子村。随之村民在晒书台上面的石洞里修起了“夫子庙”。
据传战国时期,赵国在白皮关屯兵安设营垒,驻扎防守。村庄建在关南,故名南营。
该村建在松溪河和刀把口河的垂直汇流处,形成丁字地带,故名丁峪。
该村山岭呈朱红色,是晋冀行人的必经之路,因村设有店铺,得名朱石铺。
该村山势陡峭,又被红粘土覆盖,雨季洪水冲刷流出洪色泉水,故名洪泉。2001年七月甘川沟并入洪泉村委会,改名洪川。
因定居在山沟之口,地貌形似刀把状,故名刀把口。该村在抗日战争中至合作化时期,曾是太行山区和山西省农、林、牧发展的典型。
由郝姓人在此立庄,故名郝家。
传说,从前居民为避免河水冲击,因此建庄在河旁的方形石台上,故名方台。
该村是通往河北赞皇县的要隘。传说,古代此处有九根石条堵关,上刻九条龙,依次排放于关口,故名九龙关。
因庄建在长满松树的山岩下,故名松树岩。
因村庄位于小山咀下。据传山咀上曾有木炭窑,故名小窑咀。因“窑“与”要“音同,故演变为小要咀,现名小腰咀。
早年,村中有寺院时,群众布施,出钱募集买了一口铁钟,故名募钟,而后逐渐演变为务种。
因所在王寨村而得名,别名王得寨。据传北宋南迁,金兵入侵此地时,广大劳动人民在农民英雄王得领导下,在村北岩石上筑寨抵抗,王得战死,村民为了纪念他,故起名王得寨,后人们习惯叫王寨。
因该村建南、北两个泉之口,故名泉口,建庄时因村南有一股泉水流出,故名南泉,建庄时,村北有一股泉水,故名北泉,三村合并,故称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