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浪卡子县阿扎乡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浪卡子县阿扎乡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夏瓦”意为“东边”,故名。1989年设立。

夏瓦村东北1千米处为夏普宗教纪念地。设有2个村民小组。人口274人。海拔4500米。

文献中记载的是“康”是大地、州、岛屿的意思,故名。1989年设立。

康巴村东1千米处为恳玛那喀草场。人口126人。草场面积24967亩,以牧业为主。海拔4498米。

“增巴”意为“佛教圣地”,故名。1989年设立。

增巴村东北1千米处为宁布日山峰。人口123人。草场面积37195亩,以牧业为主。海拔4465米。

“阿扎”意为“甜岩”,故名。1989年设立。

阿扎村东北1千米处为阿巴居民点,在县驻地浪卡子镇东19.1千米。设有3个村民小组。阿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60人。草场面积96621亩,以牧业为主,农业为辅;养殖有牦牛、黄牛、犏牛、山羊、绵羊等。农作物以青稞、小麦、油菜等,设有教学点。通乡村公路。海拔4473米。

“玉龙”意为“兔子谷”,故名。1989年设立。

玉龙村西北1千米处为顶巴拉山峰。人口182人。草场面积61475亩,以牧业为主。海拔4530米。

“顶巴”意为“高台”,故名。1989年设立。

东北1千米处为恳琼日苏山峰。人口154人。草场面积24277亩,以牧业为主。海拔4471米。

“亚龙”意为“牦牛谷”,故名。1989年设立。

西南1千米处为杰古囊。设有4个村民小组。人口340人。海拔4497米。

“洞巴”意为“前面的村庄”,故名。1989年设立。

洞巴村东南1千米处为山峰。人口110人。以牧业为主,草场面积5812亩。海拔4469米。

“知巴”意为“整齐”,故名。1989年设立。

知巴村西北1千米处为白玛林宗教纪念地。人口150人。草场面积3万亩,以牧业为主。海拔4491米。

“吾巴”意为“形似小鼓”,故名。1989年设立。

吾巴村西北1千米处为米布山峰。人口67人。草场面积1万多亩,以牧业为主。海拔4498米。

“扎岗”意为“上方的吉祥村”,故名。1989年设立。

扎岗村北400米处为羊卓雍湖。人口55人。草场面积18834亩,以牧业为主。海拔4510米。

“苏角”意为“地形如屋顶挂经幡的角”,故名。1989年设立。

苏角村东南方向两千米处为参坚孜山峰。人口106人。草场面积8605亩,以牧业为主。海拔4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