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老河口市张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老河口市张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张集,又名张家集。地处襄阳、谷城、邓县、光化、新野交通要道。为鄂西北一旱码头,明朝年间(1368-1644)朝廷迁山东五户八军在此设襄阳卫上赵军屯。清初,国家安定,过往客人增多,于是有人来此设茶馆、饭铺、客栈。形成集镇,因系张家较早经商。后人称张家集。1949年,张集划归光化县,把“家”字去掉,直称张集。
原种场社区下设六个分场(二房营分场、赵湾分场、汪冲分场、胡家寨分场、三同碑分场、月亮岗分场),因1958年在当地各村组开荒,所以以当地村组命名。
以驻地村名和群众自治组织综合命名。张集,又名张家集。地处襄阳、谷城、邓县、光化、新野交通要道。为鄂西北一旱码头,明朝年间朝廷迁山东五户八军在此设襄阳卫上赵军屯。清道光四年(1824)清政府在此设巡检司衙署。清初,国家安定,过往客人增多,于是有人来此设茶馆、饭铺、客栈。形成集镇,因系张家族较早经商。后人称张家集,1949年,张集划归光化县,把“家”字去掉,直称张集。
明朝年间,张氏四个家族四兄弟分居生活,长兄住此形成村落,后人便称之为大房营。
明朝年间朝廷山东五户八军刘姓后代由军转民后,同居一地耕种生息,后形成村落,得名余刘村。
早年此处有寺庙,传说一条巨龙的头在寺庙旁一水井中,身在寺庙前一堰塘里,尾在寺庙的屋背上,像很高兴的样子,寺庙因此得名,村以寺庙得名。
明朝年间,朝廷迁山东五户八军在此设军垦农场,其后代由军转民定居于此,形成一片村居,得名李岗。
彭姓集居于一小河湾处得名。
明朝年间,张氏家族三兄弟分居生活,三弟居此,形成村落,后人便称为三房营。
明朝,张氏四兄弟分居生活,二弟居住此形成村落地,后人称二房营。
明朝年间朝廷迁山东五户八军于此设军屯,八军中一王姓后代由军转民后落户一平岗地带耕种后形成村落,因规模大于小王岗村(现小王家)得名大王岗。
明朝年间朝廷迁山东五户八军在此建军屯,八军中一闫姓后代由军转民居于此地,后家族人丁兴旺,形成两个自然村,名上阎家村和下阎家村,“阎”同“闫”,合称闫家村。
江营原名刚营。传说:早年此地住有一财主,性情粗暴,刚愎自用,无论有理无理从不让人,自称刚爷。因财大辈份大,人多称刚爷。此地改名刚营,因地处平岗,有时也称岗营,后刚爷去世,且本地住有很多江姓人家,刚字也不雅,改称江营。
明朝年间朝廷迁山东五户八军在此设军屯,八军中一罗姓人在此耕种,后家族兴旺形成村落,得名罗营。
明朝时期,朝廷迁山东五户八军在此设军垦农场,其后代由军转民定居于此,后形成村落,因村以高姓为主,得名高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