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孔子适卫,路经三次并留宿得名。今孔村有至圣三至卫留宿之古迹,并有碑记赞曰:“周流天下思明君,上悲天命下悯人,归过此地三留宿,木铎为教觉愚民。”。 |
明天顺年间(1457),山东汶上城西营子迁至滑县姬洼,清光绪年间(1875)改村名下户屯,清末又以姓氏改名为姬家屯,简称姬屯,一直沿用至今。 |
原为李家庄,后因挖沙挖出龙形体态,改名为地龙。明代,朝廷第六支兵马在本村安营扎寨,将村名改为第六营至今。 |
清代,由山西洪洞县迁入本地的岳氏弟兄三人建村,以姓得名岳营。 |
在汉代景帝年间,此地大风漩沙成丘形状如塔,名曰塔丘。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因位于另两个塔丘村南,故名南塔丘。二普时征求群众意见,更今名。 |
明代,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一座庙宇北边,庙内有一座塔,故名北塔丘。二普时征求群众意见,更今名。 |
明代,胡姓族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民而来建村,称为胡大章,约200年前,王氏自大大章迁入,更名为伙大章,1958年成立公社时,改名为东大章。 |
据《左氏家谱》记载,在明永乐年间,姓左的从山西洪洞迁居于此,取名“左庄”。 |
明永乐年间,此地居民从南正村迁移至此,又有其它地方的人迁来,共计六户同居此地,取名为“六合”。 |
明代,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一座庙宇西边,庙内有一座塔,故名西塔丘。二普时征求群众意见,更今名。 |
明初时期此地距南京、北京两地远近相等地,村址为中间,曰“中冉”,当时定居两村,居东,得名“东中冉”。 |
明末清初,此地是聂庄的大地主聂老亮的一花园。当时由外地来了卢、苗、张三户人家,在此居住,给地主看守花园,经三家协商取村名三义寨至今。 |
早在宋代,从山西迁来的高氏在此安家落户,因村南有一冢,北至八里营冢上,南至冢头,所以称冢头营。 |
取2个村原村名中各一个字,故名店营。 |
取3个村原村名中各一字,故名北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