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凌源市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凌源市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47年6月为凌源县,归一区(西五官营子)河东村。

1958年为河东人民公社。

1984年1月为河东乡。

1992年9月为东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6年4月为东城街道办事处至今。

1947年6月为凌源县城关区北街村,1955年为城关区北街街道居民委员会,1958年9月为凌源镇人民公社北街街道,1976年为凌源镇公社,1996年撤销凌源镇设立北街街道至今。

1955年成立南街街道居民委员会,1976年属西街街道办事处,1996年4月撤销凌源镇设立南街街道至今。

1947年6月为凌源县第十区(热水汤)一个村。

1958年1月并区撤乡,将庙西、三官甸子两个乡并为庙西乡。

1958年9月为凌源镇人民公社一个生产大队,。

1970年3月成立凌北公社。

1984年1月凌北公社改为凌北乡。

1998年撤乡设立凌北镇,2007年撤销凌北镇设立红山街道至今。

1947年6月为凌源县一区(驻地瓦房店)的一个村,1958年9月为凌源镇人民公社一个生产大队,1965年6月归河东公社管辖。

1970年3月成立凌河公社,1984年1月凌河公社改为凌河乡,1984年10月凌河乡改为蒙古族乡,1992年2月撤销凌源镇,设凌源城关乡。

1998年撤城关乡设城关镇,1999年7月撤销凌河蒙古族乡并入城关镇。

2007年4月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至今。

1947年6月为凌源县热水汤区万元店村。

1956年归西五官营子区管辖。

1958年9月为凌源镇人民公社万元店生产大队。

1960年为万元店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为万元店乡。

1986年撤万元店乡设万元店镇至今。

1947年6月为瓦房店宋杖子村。

1948年11月建宋杖子区。

1959年5月为宋杖子公社。

1983年12月改为欺天乡。

1994年6月22日撤销欺天乡,设立宋杖子镇至今。

1945年8月为凌源县三十家子区。

1947年6月为三十家子区,管辖三十家子、二道沟、北宫、刘杖子、高杖子、同盛号、冯杖子七个乡。

1958年9月成立三十家子人民公社。

1983年为三十家子乡。

1984年10月撤三十家子乡设三十家子镇至今。

1947年6月为凌源县杨杖子村。

1958年9月为北营子人民公社杨杖子生产大队。

1961年5月为刀尔登公社杨杖子生产大队。

1979年末,百牛群、杨杖子生产大队属于刀尔登公社革命委员会管辖。

1981年1月为凌源县百牛群镇。

1984年9月为杨杖子镇。

1988年向东化工厂迁入杨杖子镇。

1999年10月为杨杖子街道,2001年为杨杖子镇至今。

1930年凌源县设刀尔登镇。

1945年8月凌源县民主政府设刀尔登区。

1947年6月20日刀尔登划为凌源县第五区。

1958年9月成立北营子人民公社。

1961年5月设刀尔登公社。

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刀尔登公社为刀尔登乡。

同年10月24日改为刀尔登蒙古族乡。

1995年10月24日撤销刀尔登蒙古族乡设立刀尔登镇至今。

1945年8月为松岭子区。

1947年6月凌源县第四区。

1958年9月成立松岭子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松岭子公社改为松岭子乡,所辖区域范围与名称均未变更。

1995年12月24日撤销松岭子乡设松岭子镇至今。

1945年8月为凌源县四官营子区,1947年为凌源县第二区,1958年5月为四官营子人民公社,1984年四官营子公社改为四官营子乡,1985年4月四官营子乡改为四官营子镇至今。

1945年8月为凌源县沟门子区,1958年1月为三家子人民公社,1959年6月将作业区改为生产大队,1960年4月为沟门子(驻地沟门子)公社,1983年12月沟门子公社改为沟门子乡,1997年4月1日撤销沟门子乡设沟门子镇至今。

1945年8月为凌源县热水汤区小城子村,1947年6月为凌源县十区小城子村,1958年9月为凌源镇公社小城子生产大队,1961年5月为小城子公社,1984年4月为小城子乡,1998年为小城子镇至今。

1947年6月为凌源县山嘴子区四合当村。

1958年1月为四合当乡,同年九月成立四合当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为四合当乡,1984年10月为四合当蒙古族乡。

1998年撤四合当乡设四合当镇至今。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